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看守所属羁押机关,虽同属执法机关,但性质不同,任务不同。前者属于己走完法律程序的己决犯,后者是正在走法律程序未决犯,相当于正式工与临时工区别。
监狱是司法厅下属改造单位,看守所是公安局辖内的羁押机关,法律分流站,被羁押人员要么放,要么被送进监狱执行刑罚,要么罪大恶极失去生命。
笔者曾采访过我国南北不少看守所与监狱,也曾因经济问题(拉横幅讨债)被请进去10天,对其深有体会,个人觉得,这五大压力足以摧毁大多数人。
1,生存压力看守所人犯监舍,北方叫“号子”,南方称“仓”,无论县、市、省(自治区)或铁路看守所一般都是18平,也有大号,如广州白云区看守所三十多平方。县看羁押人数相对少,市区以上看守所平均12人以上,遇严打或专项运动更夸张,会塞进去二三十人,一些人称睡觉时十三四人,一觉醒来就30人。
人太多
再者,监狱伙食也有标准,《监狱法》:罪犯伙食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持平。此外,监狱服刑人员参加劳动创造效益,每个监区分监区账户上有钱,这些钱各押犯单位自己计划。
4,规矩压力看守所规矩超级多,除严格遵守《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外,有事找管教必须打报告,蹲着说话。号霸与管理者问话也有规矩,另有很多潜规矩,你懂的。大规矩套小规矩,一不留神就出错,犯错误当然要付出代价,一天到晚让人高度紧张。
监狱当然也有规矩,如《服刑人员改造行为规范》《监狱法》等。但监狱服刑人员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车间干活,劳动生产可以跳过这些规矩。
5,监房内部压力这种压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牢头狱霸与管理者压力。对牢头狱霸,报纸和新闻中一直在打击,如今还有没有,笔者近几年没采访过不能乱说。但仓内管理者一定会有,没有管理者,号里会乱成一锅粥。
至于怎么管理?是不是只换了马甲谁知道呢,对在押人员来说,没遇到当然最好,遇到那就没办法了,是拳头还是无穷无尽小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压力躲不掉。社会上,我惹不起可以躲起,号子里你躲到那?他抬头能看到你,低头也能看到你,手下爪牙也找你麻烦
发药了
正因如此,看守所在押人员做梦都想结束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但什么时候结束不是自己说了算,案情复杂,两三年常有的事。终审裁定下来就有权利申请早日到监狱服刑,开始新生活。
看守所也不愿羁押已决犯,可转监毕竟是项大的司法活动,需要大量警力车辆,产生费用,所以往往集中转送,也就是说凑够数才送。
看守所专用小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