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时,打开他们的柜子才恍然大悟:陪伴远比金钱重要。

阿香莲花 2025-02-06 22:50:37

我是即将奔五的年龄,以前我一直觉得逢年过节给爸妈打几百一干,已经算到尽孝了,但是经历了两件事,我发现我错了。

我是70后的人,现在也准备五十岁的人了,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我的父母亲,在柜子里存了几万块不舍得花。

爸妈还健在时,由于工作的原因,基本上是放假,才能回家看他们,即使回去了呆个半天几个小时,没有耐心在家,逢年过节回不去的,就给钱给他们,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和爸妈就一直是这种状态。

母亲70将近80岁,2015年母亲脑梗突然去世,因为太突然母亲都没得什么交代,我们几姊妹整理她的房间,在柜子里的一件新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布袋,布袋里包了一袋钱,我们数了数,总共3万多。

我们很纳闷,母亲一个农村老太太,又没工资领,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怎么存了那么多钱。

算了算,这3万块钱肯定是平时过年过节时我们给她,平时她都不怎么舍得花,生病了也不舍得上医院,平时有个头痛发热 都说没事。

母亲走了以后,我们对父亲的照顾也一直停留在金钱上的,只是经常提醒他,不要存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逢年过节放假了我们都回去转转,因为都是开车回去的,很少在家里面过夜,只是每次返程时,父亲都要送我们出村口。

到2020年过后几年,逢年过节我再给父亲钱时,他说他不要了,有什么需要再电话给我们帮买,所以后来的几年,我一有假期,我一般都是买很多东西回去。

直到2023年,89岁的父亲,因为肺部感染,在医院住了10天,他坚决要回家,我们也只能顺着他,回来一周就走了。

和母亲不同的是,父亲在走前的两天,把我们几姐妹叫到跟前,除交待后事,还把他这些年存的钱也做了交代,总共还有38000放在柜子里面。

这就是我的父母亲,现在想想啊,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过年过节丢个三五百一干,就算完成了对父母的关心,其实不然,人老了需要的并不是钱。

面对年迈的父母,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给予他们足够的金钱就是尽孝。然而,对于他们来说,真正需要的并非金钱,而是我们的陪伴。

当我们忙于工作,用金钱来弥补无法陪伴的遗憾时,却忽略了父母内心的孤独。他们渴望与我们分享生活的点滴,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期待与我们共度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金钱可以买到物质上的享受,却无法替代亲情的陪伴。父母老了,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寄托。我们的陪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爱和回报。

在这里只能提醒各位,放下手中的工作,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后悔莫及。

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用陪伴诠释孝心的真谛,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温暖和幸福。因为,对于父母来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0 阅读:17

阿香莲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