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有多少明朝开国公侯还活着?哪些与朱棣交过手?

佳霖谈历史 2024-08-29 19:44:51

元朝末年,烽烟四起,百姓颠沛四方,流离失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群人择木而栖,追随朱元璋实现人生逆袭。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册封六人为公爵。

这六人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

与之同时,还有三十人封侯爵或伯爵,包括中山侯汤和、‌巩昌侯郭兴、平凉侯费聚、淮安侯华云龙、‌长兴侯耿炳文、‌济宁侯顾时、江阴侯吴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等。

除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外。洪武十年(1377年)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间,还有九次册封。

在这十次的册封中,九人获封公爵(汤和、傅友德、蓝玉由侯爵晋封公爵),五十一人封侯爵,四人封伯爵。总计六十四人。

以上六十多位明朝的开国元勋,大多出身草根。

朱元璋和他们缔造了自西汉后,最大的规模的“草根崛起”。

可光荣之余,明朝的开国功臣们又是悲哀的。

因为朱元璋不好相处。

洪武一朝三十余年,虽说近一半的开国公侯是自然病故,善终。

然而朱元璋为了给儿孙铺路,对功臣们的打压,却是史无前例——即便你死了,也要找借口剥夺爵位,搞你个家破人亡!

如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以“谋反”、“通虏”的罪名,将李善长及费聚、陆仲亨、黄彬、唐胜宗等九位开国公侯处死、夺爵之余。还对已经去世的杨璟、顾时等人追责,剥夺了爵位。

三年后的“蓝玉案”,朱元璋如法炮制,先以“居功自傲、横行不法、不尊人臣之礼、勾连党羽意图谋反”等罪名,将蓝玉、常升、曹兴、桑敬等一公、九侯、二伯下狱诛杀或赐死。接着对已经去世的韩政、胡海、濮英等人追责,剥夺爵位。

由此至洪武后期,六十多个公、侯、伯爵位,大多家破人亡。

还能得以承袭的,只有十一家。

分别是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武定侯、长兴侯、越巂侯、江阴侯、安陆侯、凤翔侯、西平侯和永定侯。

这其中,信国公汤和因其长子汤鼎,长孙汤晟和曾孙汤文瑜,都不幸早逝,未能活到世袭爵位考核。因此爵位只传承了一代。

张铨的史料记载,突然就没了,按照惯例,应该是凶多吉少,死后除爵。

所以,最终能侥幸活到靖难之役的开国公侯,仅九人。

即二代魏国公徐辉祖、二代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越巂侯俞渊、二代江阴侯吴高、二代安陆侯吴杰、二代凤翔侯张杰。以及三代西平侯沐晟。

他们在靖难之役期间的表现如何呢?挨个来说。

最早亮相的是长兴侯耿炳文。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起兵。

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十三万大军北伐。

八月初,南军到达真定。由于时值中秋,忙着过节,缺乏防备,结果耿炳文被朱棣打了个措手不及,折损九千人。

其后,朱棣派兵攻克莫州,耿炳文自知不敌,率部向真定转移。

趁南军移营之际,朱棣突然率军袭击,再败耿炳文。

连战连胜,燕军士气大涨,南京方面则准备换帅。

关于耿炳文的下场,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是认为其在真定之战中阵亡。二是认为朱棣继位后,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畏罪自杀。

不管哪种说法,耿炳文的长兴侯爵位都被朱棣剥夺了。

南京方面要换帅,换谁呢?

朱允炆的老师、翰林学士黄子澄建议:由李景隆接手。

兵部尚书齐泰极力反对。

齐泰认为李景隆干啥啥不行。标准的纨绔子弟。难堪大任。但朱允炆不听。

八月三十日,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出征。

结果不出齐泰所料,曹国公李景隆化身运输大队长,惨遭吊打,折损十万兵马和几十万人的辎重,让朱棣捡了大便宜。

几天后,李景隆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

黄子澄十分惊慌,李景隆是他推荐的,如果李景隆倒霉,他也会被拖下水。

为求自保,黄子澄做了个很无耻的决定——隐瞒真相,让李景隆继续指挥。

李景隆那边,一场惨败过后,六神无主,陷入了迷茫。

趁着李景隆陷入自我怀疑,朱棣派兵攻打辽东都司。

当时镇守辽东是吴高。

吴高之父,即江阴侯吴良。

吴良很早就追随了朱元璋,凭借平定广西蛮夷之功,获封江阴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的第三位。(徐达排第一,汤和排第二)

吴良死后,吴高袭爵。

由于吴高曾率军征讨百夷,又在山西等地练过兵,有着丰富的作战和练兵经验。所以靖难之役爆发后,吴高被委以重任,负责辽东军务,牵制朱棣的后方。

对于吴高的才能,朱棣曾这样评价:吴高虽怯,而行事差密。

也就是说,吴高打仗时,很沉得住气,轻易不冒险。

这种风格的将领,未必有多厉害。但对于朱棣来说,太可怕了。

因为吴高的存在,让朱棣一直不敢出远门,担心被偷家。

而朱棣和朱允炆的实力又不对等。如果燕军不能速战速决,势必会被耗死。

所以,朱棣要想下战争,就得先解决吴高。

不过,朱棣的这次征讨,没占到任何便宜。

见战场上搞不定对手,朱棣来了一手阴招。

十二月,南京城盛传吴高有可能投降燕军。

朱允炆得知消息,在不派人调查的情况下,将吴高贬到了广西。

吴高走后,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试想,如果吴高不被调离,朱棣大概率不敢南下,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白沟河和济南之战。更不会有朱棣赌博式的千里南征。

只能说,朱允炆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靖难之役后,吴高被朱棣召回,镇守大同。

但好景不长。永乐八年(1410年),御史弹劾吴高,朱棣下旨,将其废为平民。

关于吴高为何被一撸到底,《明史》给出的解释是朱棣北征回师,吴高称病不朝。对朱棣大不敬。

可从后来明仁宗朱高炽对吴高的清算来看,他被修理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在永乐朝的夺嫡之争中,站队了汉王朱高煦。

因此向来仁慈的朱高炽,才会对吴高耿耿于怀。以至于吴高死后,仍不依不饶,坚持要流放他的家人,并剥夺吴家爵位。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在真定誓师北伐,决心在白沟河找回场子。

鉴于“李大队长”确实不是打仗的料,这一次,朱允炆派来老将郭英和俞渊助战。

还让安陆侯吴杰担任李景隆的副将。

郭英是郭宁妃的哥哥,十八岁时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早年的鄱阳湖大战,明军南征云南、北讨王保保,郭英均有参与,且功劳不小。

俞渊是俞廷玉的儿子。

朱元璋当年攻略江南时,由于缺乏战船,无法扩展疆域,很是苦恼。

正在此时,俞廷玉带来了水军和战船,解决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所以俞廷玉死后(1359年战死),朱元璋念其功劳,封其子俞渊为越巂侯。

洪武朝的四大案,郭英和俞渊全部躲过。

俞渊一度被夺爵,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按理说,有如此幸运的两员老将相助,李景隆应该不会再败了吧?

很可惜,李景隆就是丧门星附体,衰到了极致。

战斗中,朱棣仗着有朱允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自恃南军不敢伤害他,亲自上阵与南军搏杀。

而一辈子好运的俞渊,则阴沟里翻船,战死沙场。

更倒霉的是,俞渊的三个儿子还都短命。

越巂侯爵位因此断了世袭。

此役,南军又收获一场惨败。

战后,李景隆和郭英被免职。

黄子澄为了甩锅,上书朱允炆,请求立斩李景隆。

朱允炆这次破天荒的没有采纳黄子澄的建议,放过了李景隆。

可朱允炆包庇李景隆,却导致了更严重的恶果!

那就是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都不处罚,便再也没人为朱允炆卖命了。

反正打败仗也不会受惩罚,何必玩命呢?

没多久,惩罚就来了——朱棣在滹沱河之战中大败吴杰。

这一战,很诡异。

起初,南军占据优势。然关键时刻,狂风呼啸而至,吹得南军睁不开眼,而燕军却不受影响。

趁此良机,朱棣指挥燕军乘风突击,大败南军。

此前的夹河之战和白沟河之战,也是如此。每每都是突然吹来一股妖风,帮助朱棣反败为胜。

这种诡异现象,如果与运气无关,那就只能说明南军根本没有认真打。

朱允炆的一句别让朕背上杀叔之名,导致大家畏首畏尾。

朱允炆不杀李景隆,导致大家都觉得打了败仗也无所谓。都在忽悠朱允炆。

滹沱河之战后,吴杰因部队失控,约束不力,降为南宁指挥使,并剥夺爵位。

吴杰的父亲吴复,早年在濠州投入朱元璋军中,凭战功获封安陆侯。

吴复死后,吴杰袭爵。被朱元璋当作优秀官二代,进行重点培养。

靖难之役期间,吴杰多次与燕军正面对抗。甚至在朱允炆与朱棣议和时,吴杰还率部袭击燕军粮道,给朱棣造成了很大麻烦。

但他运气实在太差了,遇上了心态失衡的朱允炆。

等到朱棣登基,鉴于吴杰以往的表现,自然不会恢复其爵位。

因此安陆侯一爵,也只传承了两代。

相比之下,郭英的运气就好很多。

靖难之役后,郭英辞官回乡,不久去世。

由于死得早,没有遭到报复。其武定侯爵位一直传承到了明末。

李景隆则在燕军围攻南京期间,倒戈一击,迎燕师入城,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居然还混进了靖难功臣榜。

不过,李景隆德不配位,势必会遭人嫉恨。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等,先后上书弹劾李景隆。

朱棣遂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再次上疏,称李景隆在家中也不老实,意怀叵测。

朱棣遂褫夺李景隆爵位,将其软禁。曹国公爵位也因此断了世袭。

李景隆绝食抗议,但他终究没有饿死自己的勇气。

宣德四年(1429年),义愤纠结的李景隆最终死在了幽禁之所。

再说回靖难之役。

朱棣打败李景隆后,对手变成了铁铉、平安、盛庸。

这些人单拎出来,都不是朱棣的对手。但他们一起上,还是让朱棣吃了不少苦头。

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看到铁铉、盛庸、平安这些人太难缠。

朱棣放弃步步为营的战略,改为直接率兵南下,直扑南京!

朱允炆见势不妙,急令驻守河北的南军下立即南下。

同时,任命驸马都尉梅殷(朱允炆的姑父)为总兵官,坐镇淮安。

后来朱允炆觉得还是不保险,又令徐达长子徐辉祖率兵增援。

据《明史》记载,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打小就非常有才气。

所以别看都是官二代,徐辉祖的表现就比李景隆强得多。不辱其父徐达威名,与朱棣打得有来有回。

但由于徐达的长女徐氏是朱棣正妻,且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期间,多次为朱棣通风报信。

也就是说,徐家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两面下注。

这引起了朱允炆的猜忌。

因而在关键时刻,朱允炆将徐辉祖从前线调回。

而徐辉祖被调离,南军的防线势必要重新部署。

趁此机会,朱棣在灵璧大破南军,歼敌二十万,并俘虏了平安等三十多员大将。

等到朱棣兵临城下时,南京城内已经没兵了。

这时候,朱允炆又想起了徐辉祖。

然此时启用,为时已晚。

燕军攻入南京后,徐辉祖把自己关在父亲徐达的祠堂中,坚决不肯迎接朱棣。

朱棣大怒,派人将徐辉祖下狱审问。

审问期间,徐辉祖振笔直书:“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始终不愿推戴朱棣称帝。

朱棣再次大怒,想要杀了徐辉祖。但念在他是国舅,只好作罢。

之后,朱棣革去徐辉祖的爵位,下狱禁锢。

不过,自己老丈人的爵位,朱棣未敢废除。

开国六位公爵中,也只有魏国公徐达一脉,一直与明朝荣辱与共,从洪武到崇祯,传承从未断绝,共传十世十一代。

靖难之役期间,凤翔侯张杰和西平侯沐晟没有与朱棣交手。

但两人的境遇截然相反。

张杰的爷爷叫张龙,早年追随朱元璋,获封凤翔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洪武朝的所有大案,张龙也躲过了。

但张龙没活过朱元璋,病死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

由于活得太久,张龙死后,其子张麟也已经不在了。所以张龙的凤翔侯爵位,就传给了孙子张杰。

朱棣和朱允炆pk时,张杰还只是个小屁孩,根本不可能站队。

可朱棣登基后,还是剥夺了张杰的爵位。

结合史料分析,估计是张杰的老妈、朱元璋的第八女福清公主在战争期间,站在了朱允炆一边,事后才会遭到朱棣的报复。

相比之下,沐晟就厉害了。

沐晟是沐英的儿子。

至于沐英是谁,想必就不用多介绍了。

沐英留给子孙后代的“家训”(背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死后,先是其长子沐春承袭西平侯爵位。

沐春做了七年西平侯,病死后,因无子袭爵,所以爵位传给了弟弟沐晟。

靖难之役期间,沐晟坚决支持朱允炆。

诸如耿炳文北伐、白沟河之战、灵壁之战,云南都有派兵支援。

所以靖难之役后,朱棣先后派岷王朱楩、左都督袁宇(岷王的小舅子)和顺昌伯王佐前往昆明,试图削弱沐家在西南的影响力。

然而,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温室里长大的岷王朱楩,根本玩不过沐家人。

早在沐春生前,朱楩就曾被朱元璋派往云南。

沐春采纳沐晟之计,没有正面硬刚,而是给朱元璋递了两道折子,说云南很穷,民族关系也比较复杂。

建议朱楩先在棕亭(地点不详)凑合着住,也不要安排护卫,以免刺激当地土司。等十五年以后,云南有钱了,再盖王府也不迟。

朱元璋觉得有道理,便让沐春负责朱楩的安全。又派人给朱楩带话:儿子,你先在又偏又破的房子里将就着。

接到诏令时,估计朱楩的内心是崩溃的。

这哪是就藩啊?完全是发配啊!

朱楩就这么熬了四年,总算熬死朱元璋和沐春后,寻思自己的好时候该来了吧?

哪曾想,沐晟先发制人,借着朱允炆削藩,挤走了朱楩。

如今手下败将重回云南,仅一年,就再次灰溜溜地败走京城。

见朱楩玩不过沐晟,朱棣心生一计。调沐晟征讨安南,打算借此消耗沐家的实力。

但朱棣万万没想到,不擅长带兵的沐晟却抓住机会,配合名将张辅,将安南国打成了明朝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到了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也不再找茬了,以沐晟收复安南有功,进封为黔国公。

至此,洪武朝册封的九公、五十一侯、四伯,仅剩魏国公、武定侯郭英、西平侯(黔国公)这三家还在传承。

即便算上后来续封的五家:

嘉靖十一年(1532年)四月,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续封怀远侯,汤和六世孙汤绍宗续封灵璧侯,李文忠七世孙李性续封临淮侯、邓愈六世孙邓继坤封定远侯。

嘉靖十一年(1532年)六月,刘伯温十世孙刘瑜续封诚意伯。

差不多也是十不存一。

所以说,追随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功臣们,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即使他们活到了朱允炆登基,没死在朱元璋的手里,最终也难逃朱棣的魔爪。

1 阅读: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