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战,给我们提了个醒:一旦台海战争,3点软肋别让人抓住

南斋孤风中 2024-12-27 20:26:25

这次叙利亚内战,从开始到结束,仅用了13天。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就是个政府军和反政府军打来打去,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这事得从2011年说起。

那会儿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阵“民主风”,大伙儿都上街要民主要自由。

叙利亚也不例外,但谁知道这一抗议,就把战火给引着了。

为啥?

因为阿萨德家族,在叙利亚可是土皇帝,当了40年的老大,哪能轻易让位。

直接派军队死伤无数,这下子惹火了。

本来是国家内部矛盾,结果越闹越大,外国势力都掺和进来了。

俄罗斯和伊朗站在阿萨德这边,美国和土耳其又支持反对派。

打着打着,连ISIS这种恐怖组织都来凑热闹。

你想想,这么多人搅和在一起,仗还能好打吗?

战争最惨的就是平民百姓。

说个具体的,阿勒颇这座城市,打了整整四年。

这城市在叙利亚就像我们的广州那么重要。

结果呢?

被炸得面目全非,导致至少35万人死亡。

此外,战争导致约一半的叙利亚人口流离失所,只能到处逃命。

要知道叙利亚原本也就2000多万人口,这一打,差不多一半人的生活都毁了。

再说经济损失,超过几千亿美元。

城市变成废墟,工厂停工,农田荒芜。

大量年轻人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这个国家算是被打乱了。

到了2024年,城市都成废墟了,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谁来建设?

谁来种地?

谁来发展经济?

现代战争不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大国在后面搅和,把别人的国家当成自家的棋盘,你来我往交锋。

但最后遭罪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

家没了,亲人没了,生活完全被毁了。

这个国家就像一个破碎的花瓶,就算能粘起来,也很难和原来一样了。

经济制裁的软刀子

从2011年开始,打了这么多年仗,好不容易局势稳定了一点,叙利亚人民盼着能重建家园。

但美国可不想让它安稳。

2019年底,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凯撒法案》。

打的是保护平民的旗号,但实际却是把叙利亚的经济命脉给掐住了。

具体怎么说呢?

比如,叙利亚想要重建被炸毁的发电厂,就得买发电机和零件。

可但凡跟叙利亚政府做生意的公司,都会面临被美国制裁的风险。

就连救命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外国公司都不敢卖给叙利亚,生怕惹上麻烦。

制裁的后果,直接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上。

叙利亚货币贬值得厉害,物价飞涨,但工资却涨不上去,普通人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这个法案就像一个经济绞杀器。

邻国黎巴嫩银行业崩溃,伊朗自己也被制裁,俄罗斯忙着应付乌克兰战争,叙利亚能指望的盟友都帮不上太大忙。

结果就是,普通叙利亚人继续受苦。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有能力的都想办法偷渡到欧洲,留下的人只能在废墟中艰难求生。

这就是现代战争的残酷之处:

枪炮声停了,制裁的软刀子却更狠。

一个国家,就这样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压力下慢慢窒息。

几千万人的命运,被大国博弈牵着走。

军人要养家糊口,很多人不得不兼职开出租车或者去做小买卖。

战争需要钱粮,这是古今通例。

想想看,一个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政府,如何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没有稳定的经济,军队的战斗力就是一句空话。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有多少军队,而在于经济基础是否稳固,人民生活是否安康。

否则,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在贫困面前土崩瓦解。

我们应该提防的

看看叙利亚的前车之鉴,美国这一制裁,直接整趴下了。

虽然叙利亚和中国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确实还有不少“卡脖子”的地方。

金融领域上,如果被切断SWIFT系统,国际贸易结算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主。

咱们有什么优势呢?

市场大,14亿人的大市场,谁不眼馋?

工业齐全,从筷子到航母,啥都能造。

积蓄厚,这些年的外汇储备就像存在银行的压岁钱,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

朋友多,从亚非拉到一带一路,交往的国家不少。

再看看俄罗斯,被制裁这么久,不也活得好好的?

他们调整了贸易方向,该买还买,该卖还卖。

但居安思危,该准备的还得准备。

关键技术得攻关,特别是那些卡脖子的地方,产业链要本土化,重要的东西得自己能造。

金融体系要独立,不能被人掐脖子。

说到底,打仗是最后的选择。

古人说“止戈为武”,最好的战争是不打的战争。

怎么做到?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经济搞上去,老百姓富起来,这才是硬道理。

叙利亚的油田

叙利亚的情况特别讽刺。

他们国家东部的代尔祖尔省有大片油田,按理说是自家的聚宝盆。

但现实是啥?

美军控制着这些油田,叙利亚政府自己的石油都用不了。

叙利亚,战前每天能产38万桶石油。

现在呢?

政府能控制的产量仅1.4万桶。

就像家里有米但是做不了饭,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拿走。

这个教训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

咱们每年要用多少石油?

2023年,中国每天要进口1100多万桶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

来看看中国的石油进口菜篮子:

俄罗斯供应19%左右。

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加起来占了将近一半。

还有一些来自非洲、美洲。

万一真有什么风吹草动,海上运输受阻,这些石油从哪来?

工厂怎么开?汽车怎么跑?

这就是所谓的能源安全问题。

看看中国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光伏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

风电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

电动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储能技术不断突破。

为啥要大力发展新能源?

道理很简单:靠天吃饭不如自己种地。

太阳能、风能这些是取之不尽的,而且谁也抢不走、制裁不了。

这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发展新能源,不仅是为了环保,更是为了国家安全。

到了关键时刻,就能多条腿走路,不至于被卡住脖子。

守护粮食安全底线

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省、拉卡省和哈塞克省,本来是叙利亚大粮仓。

这块地方就像中国的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全国粮食产量最高的地方。

战前,叙利亚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出口小麦。

但内战打完之后呢?

农田被炸得坑坑洼洼,灌溉系统被破坏。

农民逃难,没人种地,农业机械设备被抢或损毁。

中国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一点不假。

所以每个国家都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宁可其他产业受影响,也得确保粮食生产。

这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能不能站得住脚的大事,关系到14亿人的饭碗。

先看看中国粮食进口的实际情况:

水稻、小麦、玉米这些主粮,基本能自给自足。

但大豆就成了心病,每年要进口近1亿吨。

除了大豆,还得进口不少高粱、大麦这些饲料粮。

为什么需要进口这么多大豆?

因为这关系到整个“肉蛋奶”供应链:

大豆榨油后的豆粕是养猪、养鸡的主要饲料。

没有豆粕,畜牧业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影响到老百姓的餐桌。

现在大豆主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口。

主要靠海运,一旦出现危机,这些进口渠道可能会受影响。

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底线。

居思危,越是和平时,越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

粮食安全就像一个国家的“保命符”,平时可能觉得不起眼,关键时刻却决定生死。

就拿二战时期的日本来说。

虽然,工业实力不弱。

但因为粮食依赖进口,被海上封锁后很快就陷入困境。

这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老百姓的事。

就像现在提倡的光盘行动,看似小事,其实是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1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