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是余则成和翠平原型,因一块牛排暴露,蒋介石痛恨要亲见死刑

子青说历史 2025-04-06 10:00:14

前言

2009年电视剧《潜伏》一经放映,广受好评。剧中“为国行大义,不辱声望”的余则成是观众重点讨论的对象。

潜伏时期种种经历,爱与信仰的激烈碰撞,成就了热血隐忍的英雄余则成。

电视剧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但现实不是。

余则成的原型,吴石将军,真真切切潜伏台湾获取情报,却因一块牛排暴露身份,英勇就义。

吴石将军到底是何人物,如此谨慎的潜伏行动,怎会因为牛排暴露?

一、“十二能人”吴石的抉择

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却能得到中共重用,将大量核心机密情报从台湾传递到大陆,吴石这个名字,应当被更多的人知晓并记住。

吴石生于福建,8岁时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成绩优异。

1912年,正值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为尽快统一南北,福建地区响应北伐军政策,在本省发出通告,招募学生北伐军。

吴石年纪小,革命热情却不输许多年长之人,瞒着家里人同好友吴仲禧一同参加辛亥革命,成为革命军中最小的一员。

“英雄不问出处,能者不问长幼”,二十来岁的他就以“双第一”的好成绩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是名副其实的“保定军校状元”。

因其自身崇高的政治军事理想,吴石的学业之旅并未就此止步,正所谓“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同样吴石也以第一名的好成绩,相继从日本炮兵学校、陆军大学毕业。

文武诗词样样精通,书画骑射技艺非凡,驾车游泳不在话下,英语日语切换自如,正因如此,吴石也被称为“十二能人”。

这样具有超凡知识与能力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有一番作为,吴石自身也对此深信不疑,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凭借优异成绩,吴石在国民政府谋得了教官这一职位,日常便是钻研兵法,教学生学习兵法与其他军事理论知识。

名师出高徒,许多学生在吴石的指导下走上战场指挥作战,成就不凡。

望着建功立业的学生们,吴石心中是自豪的,也是酸涩的。

自是饱读兵法,谁不想手握实权亲临战场指挥作战呢?这才是吴石最期盼的。

尽管仕途不如意,吴石也没有放弃对现实生活的努力,每日勤勤恳恳完成自己的工作,可心中的愤懑与失望,仍旧难以抹去。

同乡好友吴仲禧再度出现,打破了吴石的困境。

1939年,吴石与吴仲禧重逢,昔日革命好友再度相见,有说不尽的话语,当时的吴仲禧是处长兼司令,而吴石仍旧是掌管人员调动的文职工作者,同是革命人,如今境遇大相径庭。

此后几年,两人一起处理军队事务,吴仲禧“主外”吴石“主内”,心思细腻的吴仲禧轻而易举捕捉到了好友的消极情绪,是愤懑忧郁,也是不甘与失望。

早已秘密加入中共的吴仲禧并未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毕竟是否加入中共这一重大事宜,还要吴石自身摸索与决定。

虽然都是在国民政府工作,吴石对中共是有向往和好感的,吴石酷爱读军事书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他爱不释手的一本,周恩来同志在武汉的演讲,也令吴石大受震撼。

感叹共产党人思想先进纯洁的同时,吴石不自觉想与其接触靠近。

但这样的钦佩与欣赏,还不足以动摇吴石内心的根本。

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百姓还未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便迅速开展内战,企图将全中国握在自己的手心。

国民政府的腐败与贪婪,任职多年却无一实权,不顾百姓死活只为自身利益,吴石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毅然决然与共产党建立联系,他坚信只有这样一个为群众考虑的政党,才能引导中国人创建真正幸福的生活。

1948年,也是吴石与共产党建立联系的第二年,他凭借自身职位特权,请求李树正关照好友吴仲禧,李树正收到老师的信,自然是对吴仲禧一百个放心,“大方”地将作战地图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吴仲禧眼前,于是国民党作战信息便十分便利地传到了共产组织内。

1949年吴石接到国民党命令,将绝密档案从福建运往台湾,吴石巧施妙计,扣下了大部分的绝密文件,藏匿于福建省研究院书库。

同年,吴石接到调往台湾的指令,与好友吴仲禧告别。

此时的吴石完全可以拒绝国民党的调任,请求留任福建,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吴石只感慨自己决定得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没有错过的道理。

为了不引起怀疑,吴石将妻子和一双较小的儿女带去了台湾,或许他们能在台湾安定下来,或许他们会被一锅端起,无论如何,吴石一家的性命已经与共产党捆绑在了一起。

二、牛排事故,蔡孝乾被捕

1949年8月,新中国即将成立,解放台湾成为共产党人主要任务。

金门失利,攻打舟山群岛失败,共产党人逐渐明白,解放台湾并非理想中那样容易,唯一能够扭转局势的方法:得到台湾方面的军事情报。

跟随国民党退往台湾的吴石,成为能否解放台湾的关键人物。

潜伏者吴石是国民党陆军中将兼参谋次长,身居高位的他能够接触到极为有用的国民党核心机密。

如何从吴石手中将核心机密传递到大陆?朱枫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1949年8月,朱枫寄信予夫女:“现在随时可以走得了!”

当时的朱枫,已在香港顺利完成情报工作,只待收拾完毕便可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

可解放台湾刻不容缓,急需一位传递情报的人物,经验丰富的朱枫成为不二人选,并且她的女儿与女婿皆在台湾,这于她行动十分便利。

考虑再三,虽有不忍,共产党人还是联系到了朱枫,交代任务,征求意见。

考虑到国家大局,朱枫决定前往台湾,为共产党传递情报。

两封介绍信,部分金器,朱枫前往台湾看望女儿女婿,凭借介绍信朱枫依次与蔡孝乾、吴石取得联系。

蔡孝乾是中共台湾地下党最高负责人,秘密发展地下党员的同时,与情报传递员取得联系,通过广阔的地下党员情报网,将信息收集传递出去。

与蔡孝乾确定联系方式后,朱枫迅速与吴石确定了会晤时间与地点,每周六下午朱枫都会化身“陈太太”准时到达台北吴公馆看望女儿女婿,取走吴石准备好的情报。

取回情报后,朱枫便凭借香港那边的秘密关系,将情报送达大陆。

那是一批批记录国民党军事机密的微缩胶卷,吴石是国民党高官,获取一些信息并不困难,关键是吴石本身获取信息能力过硬,因此传递到共产党内部的信息都是十分关键有用的。

七次会晤,吴石将国民党《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武装的应变计划》《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等浓缩在胶卷中,全部传递到党中央高级干部手中。

吴石与朱枫的合作十分默契,任务完成也很顺利,第七次会晤结束后,我党已经取得许多关键信息,随即下令朱枫同志速回上海。

多月蛰伏终于盼来这一天,圆满完成任务的朱枫只等着船票到手便能离开台湾前往日思夜想的上海与家人团聚,为这一刻,她已期盼了许久。

谁知,还未踏上归乡的航船,台湾方面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锁,预感大事不妙,朱枫求助吴石,一张“特别通行证”便能使朱枫飞出台湾,返回老家。

可世事变化莫测,朱枫未能回到老家,吴石也被逮捕,起因竟是因为一块牛排!

1949年蔡孝乾所领导的台湾地下党秘密创办《光明报》,在台湾制造政治动乱,“迎接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等标语私下传播开来,最终传到蒋介石耳中。

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反复追查,最终还是查到了中共工委书记钟浩东。

各种严刑拷打,钟浩东对中共事务闭口不言,乃至精神涣散,也没有忘记自身责任,迷糊之中追问国民党工作人员:“老郑还好吗?”

追查“老郑”真实身份,成为保密局工作的中心,从地下党工人李汾摸到中共工委副书记陈泽民,“老郑”家庭住址被爆出,保密局展开行动,并在其附近蹲点。

“老郑”未能现身,最终抓捕到的只是一位贪吃享乐的40多岁的男子,该男子声称能帮助他们找到共产党的一处据点,前提是要吃到牛排。

跟随神秘男子前行,却不料在一处工厂中被甩,保密局人员后知后觉,该男子便是中共地下党最高领导人蔡孝乾,也就是“老郑”!

国民党人悔恨不已,立即展开对蔡孝乾的二次抓捕,在嘉义农村进行秘密蹲点,等待蔡孝乾的出现。

一日,嘉义农村乡间小路与往常一样平静,一人西装革履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伪装为农民的国民党人很快发现了这一点,跟踪观察后惊喜地发现,这人就是他们日夜苦等的蔡孝乾。

如此西装革履大摇大摆地出来,只是因为想吃牛排。

三、吴石、朱枫等人英勇就义

以吴石、朱枫连接起来的情报传递网工作一直很顺利,就在朱枫圆满完成任务即将返回家乡,蔡孝乾被国民党人抓住了。

经受不住严刑拷打,蔡孝乾供出了吴石、朱枫等400多名共产党工作者,国民党随即开展大规模清剿行动,台湾地下党组织基本荡然无存。

拿到“特别通行证”的朱枫,到达舟山便被国民党人控制,其情报传递员身份暴露无遗,知晓即将经历严刑拷打,朱枫四次吞金企图自杀,都没能成功。

即使百般拷打,国民党人也未从朱枫口中得到有用信息,最后只得将其击毙泄愤,1950年6月10日,朱枫同志英勇就义,她最终都未能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梦碎了,人也不在了。

为朱枫开具“特别通行证”的吴石,也没能逃过国民党的魔掌。

蒋介石如何也未想到,国民党高官吴石,那个20多岁便加入国民党的优秀人物,竟然暗地里一直在为中共做事。

面对如此“叛徒”,国民党的拷打方式只会更加变态无人性,可吴石仍旧平静,保持本心。

据吴石同看守所的刘建修回忆,国民党人对待吴石是不同的,尽管大家都是每天两顿饭,但吴石总有一些鱼肉,或许是国民党人觉得他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在刘建修眼中,吴石是平静的,他很少显露别的表情,平日也不说话,白天便看看书,看《中国文学史》看《世界史纲》,碗里的鱼肉,他也不吃。

每过几天,吴石便会被带走一次,常常在夜里,偶尔也在白天,事后国民党特务便将吴石扔回监狱,起初吴石只是躺在地上,后被折磨过多,实在忍不住才会痛苦呻吟。

看着吴石身上的伤,刘建修害怕不已,那是多么惨痛的画面,全身上下甚至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起初吴石躺一晚上便能恢复,又开始像往常一样看书,越到后来,吴石恢复的时间就越长,有时躺在地上两三天,只喝些水,吃点冷饭。

尽管如此,吴石依旧平静,还向刘建修示意,让他把鱼肉吃掉,刘建修心怀感激,却迟迟未能下筷。

3个月零11天,是吴石被关在看守所的时间,严刑拷打之下,吴石被折磨到一只眼睛再无法见到光明,也未吐露共产党一丝信息。

断断续续写好遗嘱,吴石静待生命结束,从少年得志到仕途不如意,弃暗投明辗转为共产党取得情报,吴石没有遗憾,若说遗憾,那便是决心太晚。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洋洋洒洒的诗句写下,吴石将军的一生就此落幕。

结语:

“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被赞誉为“十二能人”的吴石,年轻之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平生殚力为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马场町英勇就义又是多么悲壮!

深入虎穴,为共产党收集关键情报,推动全中国解放。

被捕入狱,始终维护党的利益,未向敌人透露半点信息。

这便是吴石大将军,生来无畏,死而壮烈。

参考文献:

岫云 从“帝师之乡”走出的“密使一号”

邹声文 许雪毅 刘少卿 “潜伏者”吴石的传奇人生 2021年6月8日

郑立 吴石将军最后的日子 读史明鉴

7 阅读:2061
评论列表
  • 2025-04-06 12:46

    这姓蔡的好像没挨打就叛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