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第一次告诉父母想当演员时,场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冷场。他的父亲一边喝着茶一边不紧不慢地说:“演员?不如去新华书店搬书,踏实。”就这样,18岁的王凯,怀揣着当演员的梦想,却成了书店管理员。
在不甘与执着的驱动下,他决定孤注一掷。成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2005年,王凯第一次登上银幕。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星途坦荡”,反而让他认识到什么叫“入圈即被虐”。
后来几年,他的角色几乎没什么突破,直到2015年,《琅琊榜》横空出世,他饰演的“萧景琰”一角一夜之间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帅气又深情的男人。那年,王凯的剧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伪装者》《琅琊榜》《如果蜗牛有爱情》让他红得发紫。
家族重压与命运突袭2017年,王凯接到小妹打来的电话:“爸病了,医生说是肺癌晚期。”他带着父亲转战各大医院,想尽办法治疗,但每一位医生都告诉他:病情已经无法逆转。
父亲是王凯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支持者。虽然父亲当年极力反对他当演员,但最后却总是在电话里安慰他:“没事,咱家娃要是没戏拍了,大不了回家摆摊。”
拍戏和陪父亲,成了王凯最痛苦的选择题。他的父亲却拉着他的手,开玩笑道:“我这破身体,你留在家有什么用?不如去剧组。”每次离开医院,王凯都会悄悄抹掉眼泪。他太清楚,那些未能陪伴的时光将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让王凯没想到的是,父亲离世仅一个月后,他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在一次常规体检中,他被查出肺结节。他回忆起父亲临终时的模样,内心一阵阵发紧。医生告诉他:“还好发现得早,但也别掉以轻心,该休息就休息。”
远离聚光灯的自我重建从2018年开始,王凯的生活方式来了个360度大转变。他不再接受高强度的拍戏安排,而是学着给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间。有人说他“膨胀”,也有人说他“懒了”,可王凯笑笑不以为然:“人没了,钱多有啥用?”
王凯回归家庭,过起了“邻家哥哥”的生活。他每天早睡早起,学会了修剪花草,还迷上了烘焙。
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拍戏曾让他觉得无比自豪,但透支身体的代价却太大了。他反问记者:“你听过白玉兰奖吗?我拿过一个,但我爸妈连奖杯都没见过,值吗?”
从名利到清醒人生如今的王凯,住在一套宽敞的北京公寓里,房间很多,却少了一个父亲的身影。
虽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但王凯偶尔接拍一些精品剧集。比如《向风而行》,观众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说自己不在乎再拿奖了,只想享受表演本身的乐趣。他笑着调侃自己:“这年纪,再不悠着点,还想拼几年?”
或许,正是经历了失去和疾病,王凯才能对人生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他活得坦然,从不刻意迎合外界的期待。正如他在一次访谈中说的那样:“我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活得舒服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