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股市以来,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在股市中一直处于劣势。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可以追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告中。这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目标是解决落后的生产力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股市的诞生和演化就是为了支持这一目标。

从1978年起,中国社会各行各业都在配合消灭落后的生产力,股市也不例外。股市成立之初的使命就是帮助国有企业获得资金,以便提高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一点,股市默认允许炒作,通过高估值、高价发行股票,为企业提供大量资金,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种炒作贯穿了几十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庄家主导的恶性炒作,导致周期性崩溃;第二阶段是公募基金崛起,但炒作现象依旧存在。
因此,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一直优先考虑融资者的利益,而不是投资者的利益。这种现象解释了为什么投资者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然而,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在十九大之后,中央会议文件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生产力落后,而是发展的不均衡。经济过剩和消费不足成为新的主要矛盾。为了应对这一变化,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提出要搞活股市,提振信心,促进消费。

这意味着股市的功能和责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股市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现在则是创造消费能力。投资者必须在股市中挣钱,才能有消费能力,这样才能拉动经济发展。
(二)估值规律为什么从2021年初到2024年春节,股市先波动下跌,后单边崩溃下跌?
这次崩溃实际上是(基金重仓)恶性炒作的结果,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伤害。从2018年开始的抱团周期一直持续到2023年,而在2023年8月之后,基金重仓股开始持续下跌,进入了崩溃期。事实上,在基金重仓股背后还有一个更广泛的炒作,即对所谓的成长股的炒作。过去一年的崩溃也是由这些所谓的成长股泡沫所带来的。这引发了我一直在追问的是这是必然的死,还是人祸?
在成长股泡沫形成的过程中,价值指数一直保持不变,但当成长股泡沫破裂并导致无法逆转和阻止的下跌过程中,价值板块一直处于低估值状态。在泡沫不可避免地下跌的过程中,只要成功地托起低估值,市场就能避免崩溃,形成稳定甚至慢牛的态势。然而,在中国股市的赛道上,高估值去泡沫的过程中,市场中有1/3的资产处于罕见的严重低估状态。只要在成长股泡沫消退的过程中,让这些低估值资产实现符合价值规律的上涨,中国股市就没有理由陷入崩溃。

然而,最终的崩溃是由于职能部门未能有效应对,他们没有尽一切办法拉升低估值,而在2024年春节前,全市场在卖出,崩溃随之而至。从春节后的一个月起,国家队迅速拉升低估值资产,以应对危机和崩溃。所以国家队一定要从崩溃的根本原因上入手解决——拉升低估。政府在救市时拉升低估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是在输入价值规律,输入价值投资,引导市场。
----------------------------节选自《2024年半年报附件:过去一年公开活动演讲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