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打假博主“狂傲探店日常”在武汉邓甲生鲜市场买鱼,就因为不让老板宰杀要活的,而被卖鱼老板威胁打骂,期间还用秤砣砸博主,该博主报警处理。最终该卖鱼老板被行政拘留12日,并且处200元,商家停业十五天。

官方没有通报卖家为何因买方要活鱼而做出如此出格行为,但广大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那还不是秤不准,宰杀之后你就没办法核实鱼的真实斤数,而活鱼人家去公平秤或者自带秤一称就见分晓了。
菜市场的秤历来被大家吐槽,每年都有网红打假鬼秤事情的发生,如抖音博主“狂飙兄弟”打假连云港海鲜蔬菜直销市场爬爬虾店主使用“鬼秤”、B太打假大连多家海鲜市场有商户存在使用“鬼秤”、网红打假芜湖黄金回收点使用“鬼秤”问题等等,在当时网络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为何“鬼秤”年年打、年年有?尤其是一些水产品或者价格比较贵的商品。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难道“鬼秤”就无法得到根治吗?

一、对于“鬼秤”的处罚要坚持从重原则,并纳入个人诚信档案
之所以很多问题反复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处罚的“成本”过低,罚几百、关几天店,之后照常营业,这些处罚对于他们用“鬼秤”赚得的钱财来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必须要坚持重罚,让他感觉到“疼”、“很疼”,才能起到惩治的目的。否则脸皮厚的,重新“作案”,重新“被抓”,重新“罚款”……逐步陷入一个怪循环里,导致“鬼秤”这种事情反复发、发反复。

另外,要充分发挥信用档案的作用,要将使用“鬼秤”这种行为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并积极用好这些诚信档案,将此与个人办理贷款、子女考试考编,以及其他相关事项挂钩。如果你失信不仅仅影响个人的某些事项,更将影响子女的很多方面,这样才能引起当事人的重视,才能逐步从根本上开始诚信经营。

二、电子秤生产企业应规避设备被调试的被动局面
每一次“鬼秤”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商铺个人私自对秤动手脚,通过更改系统设置等,达到以少博多的效果。因为是外行,我想说,作为电子秤生产企业,生产的各种秤,尤其是多数应用于菜市场称重、贵金属称重的电子秤,为何不能规避系统被调试的命运,难道就不能在产品出厂之前,就将系统设备锁死,任何人都无法对系统进行改动,以此来确保电子秤的准度。
另外可以设置某些类似防伪功能的内容,将内部系统锁定,如果一旦该系统参数被更改,设备立马自动锁死,随即失去其基本功能,这不就可以避免个人私自调整系数行为的发生吗?当然这是技术活,但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想这应该不成问题。

三、市场管理方应强化商家管理工作,实施退出机制
作为市场的管理方应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责和作用,不能只顾收摊位费而不管后续的管理服务工作。要想确保市场内商家使用规范的秤,靠商户自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实施退出机制,经常加强市场内店铺电子秤的监督检查工作,除设置公平秤之外,还要设立现场投诉平台,第一时间接受群众的投诉与举报,并开展调查工作,一旦投诉属实,立即实施退出机制,将此种商户清出市场。只有这样动真碰硬,才能让市场内经营户诚信经营。

而现在很多市场管理方只顾着收钱,至于对商家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根本就不管不顾,这也是导致“鬼秤”经常发生。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商铺电子秤的监督与执法工作,除了定期检查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经常查、实时查,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类市场是否存在“鬼秤”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共同来整治“鬼秤”行为。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根治“鬼秤”现象的发生,否则普通老百姓钱花了还买不到足斤足两的货品,这还有天理吗?那些靠调秤来赚取高额利润的人,严重干扰了整个市场诚信经营的氛围,必须予以严肃处理,而不是说服教育,如果人人觉悟都这么高,就没有这些烂糟事情发生了。我们要采取实实在在的硬措施,让那些投机取巧的蛇叔之辈无处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