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美国大片《洛杉矶之战》掀起了关注“星际战争”的新风潮。该片描写了外星人企图消灭人类以控制地球的水资源而对地球发动了入侵,在地球军队节节败退之时,一支在梅乔中士指挥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小分队在洛杉矶与外星人激战,并在实战中逐步找到外星人的弱点,最后战而胜之的故事。据说,影片由于过多暴露了美军军力,五角大楼企图封杀该片。但其实,影片中的美军是在用今天的装备、“昨天”的战术打了一场“前天”的战争——美军方面
综合在影片中的表现,美军的战术运用大体有巷战战术、无线电对抗战术、突围行动战术、结构瘫痪战术和引导打击战术等。
影片中美军的巷战战术并不怎么出色。梅乔中士率领的小分队向警察局进发时,小分队队员都集中在大街中央,成集团队形前进。这样的队形过于集中,而且在大街上过于暴露,容易受到建筑物内敌方火力的威胁,虽然小分队队员都持枪保持警戒状态,但一旦遭到伏击将很难作出快速反应。美军的遭遇正是这样,遭到伏击后,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行动,只能快速向附近的建筑物内撤退。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战术应该是,小分队分成两路沿道路两侧推进,两队之间保持目视和语音联系,以进行可靠的协同动作,相互支援。在遭到伏击时,由受火力威胁较小的一路掩护另一路脱离受攻击区域,然后视情况进行反击或者撤退。
在巷战中,保持身体隐蔽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双方态势犬牙交错,任何地方都可能是敌人的藏身之处,一旦暴露就可能成为对方的射击目标。在从警察局出来乘坐巴士撤往军事基地的途中,外星人的飞船就追了过来。梅乔等人立即停车,试图躲过敌飞船的追踪。但这时,美军士兵不是采取全体在车内隐蔽的动作,而是将枪支伸出车窗外保持警戒状态。这个动作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黑色的枪支在红色的车体映衬下极容易被对方发现而暴露目标。这样做虽然可以在需要射击时快速开火,但与暴露目标相比明显得不偿失。除非美军知道外星人只是靠无线电来进行侦察,而不利用光学观察器材和目视进行侦察,这样的动作才具有合理性。不过,美军在影片中对地形地物的利用要明显强于外星人步兵,这也算是小分队伤亡比较小的“合理解释”吧。
在女中士桑托斯与梅乔中士率领的小分队会合后,桑托斯曾说起外星人似乎知道空军侦察部队的目的地,其部队遭到外星人的伏击几乎全体覆没,只有她自己幸存下来。这实际上是外星人通过无线电侦察定位发现了他们的行踪,进而实施伏击行动。在从警局乘巴士撤退时,梅乔终于确认了这一点。他发现只要他们的无线电设备一工作,外星人就会寻踪而来,因此他果断命令停止无线电设备的工作。但此时外星人的飞船已经飞到了附近,巴士上的美军和平民仍然面临被发现并消灭的危险。此时,梅乔采取了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他拿起一部单兵电台,打开后跑向一个加油站,然后将单兵电台固定在加油机上,等外星人飞船跟踪无线电波飞到加油站内后,梅乔利用手榴弹引爆了加油站,将飞船炸毁。这些行动都属于无线电对抗的范畴,前者属于无线电侦察,后者属于无线电佯动。
桑托斯用有线电话与指挥部取得联系,这样就避免了被外星人监测到
影片中美军小分队停用无线电设备后,利用超市电话与上级取得联系,这就是利用了外星人可以监测无线电信号而对有线传输的电话信号无能为力的缺陷。此外,美军小分队乘直升机撤离时遭遇短时电子设备故障,梅乔据此推断附近有强大的电子设备在工作,因此才对直升机的电子设备造成了干扰。此前,梅乔已经知道外星人的飞船是无人驾驶的,加上通过夜视仪发现地面上有异常物体,因此他断定外星人的指挥中心就在附近的地面上。这里据以推断的依据就是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存在干扰的这一特性。
美军小分队没有等来计划中的空军轰炸,只得赶到圣莫尼卡机场去一探究竟。他们赶到机场才发现,整个机场已经被外星人完全摧毁,基地内的美军已经全部被消灭了。他们只得取得部分弹药补充后突围,计划前往地图上显示的撤离点。小分队找到了一辆加装有M240机枪和M242“大毒蛇”25mm链式机炮的LAV-25步兵战车和一辆加装有M2HB机枪的悍马车,运载人员实施突围行动。装载平民的步兵战车在前开路,悍马车紧跟其后。路上遇到不少外星人步兵挡住去路,梅乔使用步兵战车上的M240机枪猛烈扫射,加上驾驶员采取车体冲撞的动作很快打开了一条通道。外星人步兵的武器对于步兵战车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被美军火力和车体冲撞打得伤亡惨重。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战术安排。步兵战车装甲防护力强,在前面开路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方的火力打击效果,而装甲防护力较弱的悍马车跟在后面就能利用步兵战车掩护,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但是,梅乔没有使用步兵战车上面威力强大的M242“大毒蛇”25mm链式机炮,反而从炮塔内探出身子使用M240机枪射击有些令人费解。探出身子后就失去了步兵战车的装甲保护,有可能被击中而伤亡,如果在炮塔内使用车载机炮,既可以大大提高火力,又可以受到装甲保护,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爆炸的加油站彻底摧毁了外星人飞船
结构瘫痪战术的前提是将对手视作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中总是有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节点,攻击这些节点就可以对敌整个作战体系造成瘫痪性的打击。影片中美军从一开始就派出桑托斯中士所在的空军侦察部队去搜寻外星人的指挥中心,企图首先通过打击外星人的指挥中心达到瘫痪其整个作战体系的目的。只可惜空军侦察兵找到了指挥中心,却又跟丢了。梅乔的小分队接过了这一任务,终于发现并且引导导弹击毁了外星人的指挥中心(当然也有一些凑巧的成分在里面),扭转了战局。这一战术实现的基础是外星人除了步兵外都是一些无人驾驶的作战平台,这些作战平台顺利执行任务有赖于指挥中心持续不断的指挥控制,一旦指挥中心被毁,这些作战平台就会完全失去作用。影片中正是这样,指挥中心被击毁后,外星人的小飞船一架接一架地坠落在地。失去了重型装备支援的外星人步兵很快就丧失了有效的抵抗能力,在梅乔小分队几个人的主动攻击下败退而去。
图中激光照射装置发出的红色激光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应该是不可见光
影片中美军实现结构瘫痪战术的手段是引导打击,即由地面小分队引导导弹攻击目标。小分队使用激光照射装置引导第一枚导弹,击毁了外星人指挥中心的地上部分。待指挥中心升空后(不明白它为什么要升空,本来在地下可以得到更好的掩护,可能是地面上的天线被毁造成通信不畅,需要升空指挥作战吧),又引导两枚导弹攻击目标,最终将其击毁并取得了战斗胜利。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美军发射的是激光制导导弹,这种导弹必须由外部光源进行持续照射才能准确命中目标。因此,激光照射引导就成为攻击能否成功的关键。要不是在最后关头,梅乔不顾危险冲出掩体抱起照射装置照射目标,那么最后一枚导弹可能就会成为“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也就不可能再取得战斗的逆转了。不过,影片中这一场景出现了很多错误。如进行战术激光制导照射时,需两人配合进行,其中一人负责照射,另一人负责与导弹或炸弹投射平台联系。后者负责告知投射平台大致的激光漫反射回波方向,同时协调导弹或炸弹的投射方向(导弹或炸弹的飞行方向与激光照射方向必须在一定角度之内,否则导弹或炸弹会接收不到足够强的信号或者干脆接收不到反射信号)和发射时间。影片中是先发射导弹,然后才进行照射,而且在告知外星人指挥中心坐标后与发射平台再无通信联络,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可能的。影片中激光照射装置发出的激光为红色可见光,这也是错误的。战术激光照射装置发出的都是近红外激光,是不可见光。如果是可见光,很容易被对方发现而采取对抗措施,从而导致攻击的失败。此外,像影片中那样保持很短时间的照射就能够正确引导导弹命中目标,也是令人怀疑的。
从《洛杉矶之战》全片来看,其总体思路与《独立日》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独立日》的地面版,只不过将《独立日》中向外星人指挥中心注入计算机病毒改为了直接摧毁指挥中心。影片中没有出现美军最引以为豪的空中力量决定战局的场面,甚至没有空地协同作战和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场面,完全是一支步兵小分队在孤军奋战并最终取得胜利。除去美军手中的武器和最后的引导打击(无线电对抗早在二战时期就已开始运用)外,这差不多就是一种二战时期样式的巷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中的美军是在用今天的装备、“昨天”的战术打了一场“前天”的战争。(完)
(原文发表于《轻兵器》2011年第6期下半月刊,文有删改)
2023年第11期《轻兵器》杂志已经上架!
限时福利! 2021年7-12期杂志打包限时优惠!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编辑:高燕燕 丁涌强
校对:魏开功
技术上降维打击,所以电子战类高科技肯定不行,但环境不同,人体发展也不同,应利用这不同因素,比如生化武器
就和人类拿打火机烧蚂蚁窝一样,反击个毛,希望这无聊的人早点玩腻了回家去吧。没错,对能到地球的外星人来说灭你地球人就是无聊的事情,是人家都懒得拿打火机喷你而己。
降维打击,你以为拍电影?地球目前科技分分钟被灭绝
地球人心真大,连月球移民都做不到,还想和可以星际航行的外星人打
地球人没有反应的时间。
怎么会有这种没对比性的想法!
onz
发射的探测器太阳系都出不了,还想和宇宙舰队打?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