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经写过: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人世变迁,世事浮沉,在这世上的所有事情,都要见机在前,才能从容豁达应对。
在“伴君如伴虎”的古代,面对天威难测的君王,尤其如此。
一、避祸在任何时候,“功高盖主”都不是一件好事。
聪明的人都懂得避祸,所以——
秦国老将王翦率大军六十万出征之前,向秦王嬴政又是讨要封地,又是讨要钱财,大军出征之后,刚刚安营扎寨,他又派出亲信返回咸阳向秦王讨封。
当时随他出生入死的部下很不理解,老将军 一生征战,并不贪恋财物,为何临到老了,却变成这样?
一生清誉,毁于一旦。
王翦听后,屏退左右,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一生治军,在众将士心中,自然敬仰我,尊崇我,等到秦国统一六国,到时候我的声誉达到最盛,这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军士只知道老将王翦,却不知道秦王虎威,如此岂能有好下场,因此我“自污以求生”。
到了唐朝时,郭子仪借兵平定安史之乱,恢复李唐江山秩序,为此皇帝不惜将公主下嫁给郭家儿子郭暧。
这时候的郭子仪,嘱咐家丁从此府门不闭。
这下热闹了,堂堂的大将军府第,每日里军士穿梭,甚至街边百姓也可以入府探奇。
郭家女眷为此深感苦恼,而在朝堂之上,郭子仪的做法也让众人暗笑,大家都认为他治军厉害,但治家不严。
这时候,郭家少爷不干了,他找到郭子仪表示,家里如此乱糟糟,让人耻笑,我的确感到没脸见人。
郭子仪笑盈盈问他:是没脸见人好还是脑袋都保不住好?
儿子不解。
郭子仪解释说,现在的情况,你老爹我征战南北,功高盖主,难免不被主上猜忌,这时候要是有人从中挑拨,说我郭家意图谋反,如果我们大门紧闭,这到哪里说理去。
现在我们天天府门常开,天下人人可作证,我郭家并无谋反之心。
耻笑不过一时,生存才是硬道理。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我们自认为看到别人很好笑的时候,或许,在“好笑”的背后,就隐藏的智慧。
二、宴请屠戮功臣,是历代君王难以避免的问题。
温柔一些的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春风化雨般解决将领们拥兵自重的问题,但也为大宋朝“将熊 兵 弱”留下了隐患。
与温温柔做法相比,更多的君王选择了强硬做法,比如朱元璋。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并不想屠戮众臣,明朝立国之初,他们君臣关系还很和谐,但随着君威日终,朱元璋慢慢露出杀伐之心。
但很多大臣毕竟是与自己征战南北,一起携手走过的手足兄弟,于是朱元璋就想在宴席上做一番暗示。
作为穷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一直保持了朴素的美好品质,所以他的宴请,往往清汤寡水,多是素菜。
群臣早已习惯,所以在听闻皇上召集宴请之时,大家都会在家里吃一些东西,免得宴席上挨饿。
但这一次,朱元璋见了宴席上毫无胃口的群臣,于是嘱咐换菜。
当时在席上正吃着萝卜白菜的刘伯温听到后停下碗筷,也想看一下皇上这次换了什么菜,结果第一道菜“清汤燕窝”端上来后,刘伯温略有疑惑。
正当他准备下勺时,第二道菜“烤兔肉”和第三道菜“红烧狗肉”都端了上来,看到这样的菜品,刘伯温吓得汤勺都掉落在地。
那一餐饭,众位大臣大快朵颐,唯独刘伯温不敢动碗筷。
宴席后,坐在旁边的徐达询问刘伯温宴席上为何不肯下筷?今天的菜品可比以往好了太多。
刘伯温擦擦冷汗,嘱咐徐达明日和自己一起辞官回乡,不可眷恋。
徐达疑惑,刘伯温解释说,后来的三道菜,意思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样的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作为武将的徐达并未在意,所以后来的故事中,朱元璋屠戮功臣时,徐达背上生疮不能吃鹅肉,这时候朱元璋却赐了一只蒸鹅……
徐达明白了当初刘伯温说的正确,可是为时已晚,于是他含泪吃下鹅肉,就此殒命。
三、结语朱元璋“宴请群臣”的故事属于民间流传的乡野故事,但在这些故事中,也隐藏了一些道理:
比如,功劳太大之时,往往已是身陷险地。
《诗经》里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道家传人,因此他能够见机行事,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
这些故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或许就是——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