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拟美国在南海发动导弹袭击。该报道援引本月《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模拟了美国对南海中国航母战斗群实施的突然袭击,并透露了有关美国军方最新隐形反舰导弹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 (LRASM) 的关键细节。中国对美国隐形导弹袭击的模拟防御表明,在南海地区隐形与反隐形能力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技术优势的高风险战斗。
据《南华早报》报道,此次模拟演习由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啸主导,旨在增强解放军的对抗和战术。文中提到,模拟战斗发生在东沙群岛附近,美国使用十枚 LRASM发动大规模攻击。该款导弹具有极高的雷达隐身能力,同时,又拥有1000公里以上的射程,这也让中国在模拟当中一艘驱逐舰遭到了该导弹的攻击。文中提到,尽管解放军部署了电子战干扰,但导弹还是切换到热成像摄像机并成功击中目标。
显然,根据该报的报道,中国团队对于模拟南海真实面临的场景,这种模拟,是充分考虑到美国所拥有的隐身打击优势,同时也现实的考虑到中国军队在南海面临美国的隐身打击能力面前可能面临的难题。不过,《南华早报》的报道指出,模拟中使用的数据仍不清楚,中国团队声称这些数据来自开源情报和长期积累。但是目前,美国军方对LRASM的技术参数和作战方法属于机密,中国团队如何获知仍是一个谜。
对此《南华早报》称,该模拟的空前真实感和详细参数可能会对未来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该报之所以会给出这样的评论,该报就认为,中国更关注隐身导弹的威胁,而非高超音速导弹可能带来的压力。毕竟美国不具备高超音速导弹能力,而美国的隐身导弹却是大量装备,这都会对中国海军舰艇造成最现实的威胁。中国团队对此进行模拟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看来中国团队还是比较务实。
太平洋新闻网还援引《亚洲时报》在去年9月提到,像LRASM这样的隐形巡航导弹雷达反射截面小,红外特征最小,敌方防御系统难以发现和拦截它们。而且多枚导弹之间还可以进行数据共享,提高打击效率,能在强电磁干扰环境当中保持其攻击的有效性。这些特点都是高超音速导弹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手制造难以发现的机会。进而就能做到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而这也是解放军恰恰最担心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就是中国该如何防范这种隐身巡航导弹?该报认为中国可能会有多种选择,例如定向能武器、反隐形技术和“先射后射”——在发射飞机或舰船进入射程之前将其摧毁。该报提到了中国可能在舰船上部署激光拦截武器,他们认为这种成本低,但要无限的拦截武器更为理想。太平洋新闻网还刻意提到《亚洲时报》在2024年8月称,中国在激光武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其071型两栖舰“石明山”号升级为先进的激光武器系统就是明证。
该报还进一步声称,中国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与下一代飞机来击败LRASM等隐形巡航导弹。《亚洲时报》2024年11月提到,解放军国防大学和北京智能博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模拟显示,中国新型反隐形雷达可以在180公里外探测到F-22和F-35隐形战斗机。该报道称,中国的雷达系统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信号来探测隐形飞机。该雷达采用独特的算法来识别目标,而无需发射可探测信号,从而增强了中国的反隐形能力。
而另一个关注点就是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是非的第六代战斗机上,《亚洲时报》本月报道称,中国推出新型隐形飞机歼-36和歼-50,标志着其军事航空能力的重大飞跃。他们认为,中国新型隐形作战飞机完全拥有能力,可以进行远程拦截和打击,那么,对于发现的远程巡航导弹,自然也可以动用这些隐身作战兵器给予摧毁。不过,该报并没有深入探讨中国是否会采用这样的方式,也没有对此进行分析,可能也是源于他们对中国六代机并不了解,也不想过分渲染中国六代机。
最后,他们把结论锁定在中国,可能会对美国进行军事反击上,他们关注的重点自然是中国拥有众多的重型巡洋舰,可以发射远程反舰导弹来反击。美国海军舰艇。该报援引《亚洲时报》在去年12月提到,中国可能从而055型巡洋舰发射的YJ-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水面战舰。而且该报还提到,中国的造船能力远超美国,在这样的军事舰艇消耗战当中,显然中国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