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专题座谈会,来自工商联、科技、经济、侨联等界别的委员踊跃发言,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
“过去数年间,我亲眼见证了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来自工商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在一线调研中发现,目前营商环境仍有提升空间。他认为,应进一步强化“围绕特色产业抓营商”的理念,聚焦科技服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关的核心产业,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的生存发展需求。
“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应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李志起建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政策等措施,提升产业生态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鹏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虹认为,营商环境改善要充分适应首都高质量发展。她建议,大力推动行政审批数字化、智能化,最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在数字技术环境下,可以有效实现审批组织的扁平化,进一步细化、量化有关许可条件,统一审批政策、标准和口径。”同时,要加大力度持续破除市场主体隐性准入壁垒,持续精简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简化准入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等。
来自科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建议,建立市级政务数据统一管理机制,推动政务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和开放,从而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价值,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政务数据资源哪些必须共享、开放,哪些属于涉密、隐私,为数据共享和开放提供法律保障。”
近年来,本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切实举措,有效提升了国际化服务水平,增强了对外资及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来自侨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建议,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并将提升国际会展举办及服务水平作为打造“北京服务”品牌的一个亮点。随着新场馆陆续投入运营,北京可举办更多高规格国际会展,着重提升国际高端会展服务水平,鼓励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合作在京举办会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马婧,杨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