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大”与“血糖数值高”,哪一个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更大?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12-11 10:08:40

糖尿病患者群体数量比较庞大,主要分为两种病型:一是胰岛素先天不足引起的1型糖尿病,约占患者一成比例;二是胰岛素后天出现抵抗诱发的2型糖尿病,占到患者总数9成以上。

很多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点,放在“吃药”和“饮食”方面,其实,防止的关口应该前移,要关注“血糖”问题。血糖对如何有效吃药、怎么合理饮食有关键影响。或者说,糖尿病的核心,是患者高效、安全、长期地管控自己的血糖。

血糖是什么?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基础营养物质=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支撑。

血糖有哪些作用?主要有4个:细胞的“能量来源”、免疫的“重要帮手”、体液的“基础力量”、代谢的“核心支撑”。

可见,如果血糖出现问题,控制失当,以2型糖尿病为例,细胞会“断粮”,免疫会“断线”,体液会“断根”,代谢会“断供”,短期内会引起一些不适,长期则会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所以,为了保证血糖平稳,人体“设定”了一整套精密的分泌、管控、调节、循环系统,确保血糖按照正常路径在体内流转。但如果人体自身基因有缺陷,或自我干扰血糖管控机制,使血糖失控失稳失速,就会引起糖尿病问题。实际上,2型糖尿病基本是患者自己后天“作出来”的。

血糖有严格的标准,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餐后3小时恢复到3.9—6.1mmol/L,尿糖为阴性,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也在正常范围内。

但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糖耐量测试、糖化血红蛋指标均超标,就基本是糖尿病没跑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偏高的,超标的葡萄糖在血液里游荡,相当于把人体器官组织“浸泡在糖浆里”,时间久了,会出现并发症。先从小微血管病变、到主要血管掉链子,蔓延到心、肺、肝、肾、眼、脑、足部等,目前临床已确认的糖尿病并发症数量超过100种。

所以业界有“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才可怕”的说法。

换句话说,患者血糖数值高,长期会引起氧化应激、炎症活跃、内皮损伤、凝血机制活化等问题,诱发身体多点位、多脏器出现问题,并发症由轻变重、由少到多,影响巨大。

但也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存在“波动幅度大”的问题,临床又叫“血糖波动大”、“血糖变异性”,这种情况和“血糖数值高”有明显的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血糖波动大”和“血糖数值高”,哪一个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更大?

血糖波动大,临床指的是患者白天“高血糖+低血糖”发作的不稳定状态,它是血糖平稳性差,就像潮汐波浪起伏一样;血糖数值高,是指患者测量血糖数值一直在超出正常值的高位运行的状态,它是血糖管控性差,就像失去弹性的弹簧一样。

实际上,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关注的是“血糖数值高”的问题,想办法怎么降血糖,面对“血糖波动”不太上心。

血糖波动,怎样才算波动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明确2个数据:

1、一天当中用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大于4.4mmol/L,就是“血糖波动大”。

2、一日三餐,每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减去餐前血糖的差值,这三个值的平均值,如果大于等于2.2mmol/L,就提示“餐后血糖波动大”。

这两个数值只要有一个符合,就是“血糖波动大”的体现,如果两个数值都超标,更需要重点关注。

为什么会血糖波动大?可能有6个原因:

一是降糖药的使用有问题,可能不是最合适的药物,或者乱用药。

二是胰岛素β细胞功能衰退,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三是饮食控制不到位,多见于把医生要求当耳旁风。

四是运动量不达标,质量比较低,自己忽悠自己。

五是某个时期可能服用了升糖的食物或药物,如激素、降压药等。

六是长期压力大,身体疲劳,引起内分泌紊乱。

血糖波动大有什么影响?如果说高血糖像“高位洪水”一般,以压力来威胁堤坝,那么血糖波动大,就是“潮水一般”,高高低低、反反复复冲刷堤坝。

血糖波动大,意味着它是高血糖+低血糖,同时威胁身体健康,高血糖的影响可能是几个月才见到效果,但低血糖,可能几个小时就危及生命。临床上低血糖程度较轻时,会心悸、发抖、冒冷汗、头痛头晕等,较重时会抽搐,短时丧失意识,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所以,血糖波动大与血糖数值高相比较,血糖波动大的影响更大,危害更重,更需要提高警惕和防范。《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也强调,血糖波动的危害,可能比持续高血糖还要严重。

日常做好血糖控制,防止波动过大,可以从饮食七分饱、坚持适度和足量运动、科学正确用药且不乱用、认真做好情绪管理、强化作息时间等方面入手,打好组合拳。

1 阅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