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台湾回归?78年前邓公的奇谋,或许是最佳解决方案

乐宝侃世界 2025-04-04 04:12:38

文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台海局势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赖清德跳的太欢。

都说统一是历史趋势,但每个人对统一的方式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些方案各有各的优点,也有缺点。

今天咱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看 78 年前邓公的一个奇谋,也许当前最佳解决方案,他给当下提供启发,带来破局思路。

邓公的奇谋

时间拨回到1947年夏天,解放战争打得正酣,刘邓大军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

他放弃中原的根据地,带着十几万部队,硬是千里跋涉,挺进大别山。

那是个敌强我弱的年代,国军兵多将广,占据华北、华东的战略要地,谁能想到,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竟凭着一股子胆识和谋略,彻底搅乱了对手的阵脚,为后来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邓小平那时候跟刘伯承搭档,两人脑子里装的不是死守一城一池,而是整个棋盘的走势。

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正面硬拼,代价太大,所以才有了这个决定,带着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甩开身后的一切包袱。

但是大别山这地方,离国民党控制区近在咫尺,周围全是敌军,地形又复杂,山高林密,补给线拉得老长,乍一看像是自投罗网。

可邓小平心里清楚,这不是送死,而是下了一步险棋。

历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刘邓大军这一走,硬是把国民党几十万部队拖得七荤八素。

蒋介石急了眼,调兵遣将围追堵截,可解放军压根不跟他们硬碰,翻山越岭,忽东忽西,对手损失惨重。

邓小平后来回忆,那时候部队饿得啃树皮,吃野菜,战士们脚底磨出血泡,可没一个人喊退。

部队能撑下来,全凭一个信念,不争一时得失,放眼全局,拖垮敌人。表面上看似简单,实践中却没那么容易。

军事史家后来评价,大别山这一仗,等于把解放战争的主动权从国民党手里抢了过来。

邓公这一奇谋的厉害之处,不光是在于敢赌,更是他看透了局势,国民党看着兵强马壮,其实内里早就虚了,后勤跟不上,指挥乱成一锅粥。

刘邓大军这一插进去,就像一把尖刀,直戳对方软肋,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典型的“出其不意”吗?我们用空间换时间,用机动牵制对手,最后让对手自己把自己耗死。

两岸的僵局,像不像当年的模样?

眼下两岸这局面,跟1947年那会还真有点像,台湾那边有美国撑腰,军舰巡来巡去,导弹摆得满满当当,大陆这边则是统一决心铁板一块,可真要动手,代价谁都算得清。

2024年10月,解放军在台海搞了一次大规模军演,台湾当局立马跳脚,可没过几天,又传出岛内经济下滑的消息,民众怨声载道。

再往后看,2025年初,局势继续紧绷,台海周边又是军机绕来绕去,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

现在是箭没射出去,双方都还在试探,说白了,这就是个僵局。

大陆这边有经济体量、人口红利,目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崛起,底气足得很。

台湾却靠着美日撑场面,岛内民意早就撕裂了,有人想“独”,有人想和,更多人其实只想过日子。

国际上,美国嘴上喊得响,真要为台湾跟大陆拼个你死我活,怕是也得掂量掂量。

就像当年的国民党,外强中干,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那么问题来了,硬打不是上策,谈又谈不出个所以然,肯定不能就这么耗着。

再看当年大别山,解放军部队杀出一条血路,如今这节骨眼上,会不会也需要一招”奇谋“,来个意想不到的破局。

现代版“大别山”,怎么走?

邓小平的路子,说白了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搁到今天,台湾统一这事,未必非得刀兵相见,也未必非得坐下来签个协议。

想想看,咱们要是把当年“千里挺进”的精髓拿出来用,也许真能玩出点新花样。

第一招,可以从经济上下手。

咱们作为礼仪之邦,向来注重国际外交,合作已经延申到了东南亚、欧洲、中东,要是再加把劲,把台湾的经济命脉掐得再紧点,你会发现事情将变得有意思起来。

因为台湾出口靠美日,大陆只要跟这些地方的贸易深化,台湾的订单就没人看得上了。

就像当年刘邓大军深入大别山,把国民党后方搅得天翻地覆,现在大陆也可以用经济杠杆,把台湾的“靠山”一点点撬松。

第二招,舆论不能少。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上随便一搜,关于两岸的帖子铺天盖地。

我们完全可以积极一点,把“两岸一家亲”的声音,包括历史、文化、血脉这些东西继续发扬下去。

这招现在用起来,比导弹还管用。

第三招,军事上多出奇招。

台海演习可以多搞几次,而且要摆出架势,让台湾当局疲于奔命。

2024年的那次军演,台湾一天出动几十架次战机,油钱花得哗哗响,士兵累得够呛。

大陆要是隔三差五来这么一下,台湾的资源和意志还能撑多久,就算不硬拼,光是拖也能成事。

最后一招,民间走起来。

两岸的文化交流、旅游往来,其实早就有了基础,现在要是再推一把,比如开放更多城市给台湾游客,或者搞点两岸青年创业项目,时间一长,统一的心气自然就起来了。

这不就是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时曾提到过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吗,这招灵活得很,今天用在这,正合适。

历史告诉我们,大别山那一仗打完,后来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步步紧逼,最后连个喘气的机会都没留,历史证明,奇谋这东西,真能翻盘。

再看现在,台湾内部乱糟糟,经济靠外贸,能源靠进口,民意还分歧得一塌糊涂。

国际上,美国忙着中东、欧洲,哪有心思全心全意管台海。

大陆这边经济稳得住,军事实力上来了,统一是早晚的事。

而且统一是民族大义,“台独”那帮人喊得再凶,也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螳臂当车。

前辈们的奇谋,是看透了时势,抓住了人心,这份智慧,今天照样能用。

结语

历史总有它的轮回,邓小平的谋略,也总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时候。

未来的统一,说不定真的会上演一场出人意料的大戏。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网——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7日 千里跃进大别山

文汇网——解放军在台湾岛周边联合演训!一起全景回看“联合利剑—2024B”演习

0 阅读:58

乐宝侃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