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读过诸葛亮的《出师表》,读这篇文章时,常有一个印象——诸葛亮在乱世也非常悠哉,他隐居草庐以待明主,用今人的话说,就是“佛系”求职,缘分到了,明主自然会找上门来。可是,这和史实相符吗?
翻查史籍,诸葛亮其实做了大量预备工作,从他选择隐居地点,到交友,乃至预备整套复兴汉室的方略,他绝对不是纯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大家若然相信诸葛亮的话,就被他欺骗了。
先谈诸葛亮选择的隐居地点。
按照诸葛亮自己的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即南阳郡,在当时归属荆州。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事起,南阳郡是其中一个反应比较激烈的地方。 当时的风云人物,逢纪、许攸、何晏等人皆出身南阳郡,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尽管不及颍川郡)。
再就地理形势上看,南阳郡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处南北交界,向南可通往襄阳、江陵,控制长江以南,向西可通往巴蜀、汉中,若北方政权占据南阳郡,其可将它作为南下的桥头堡,而南方政权夺取南阳郡,则既可维持守势,又可蓄积粮食伺机北伐。这里还要再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庞大人口带来丰厚的田赋收入和粮食产出,《三国志.袁术传》记载“南阳户口数百万”,可见南阳郡的富庶,南阳郡作为群雄们都有意争夺的地方,意味着此处也有许多潜在的“雇主”,诸葛亮不选他处隐居而独选南阳,本身就有出仕做官的计划。
再论交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裴松之注引《魏略》: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崔州平、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都是诸葛亮的同学兼老友。崔州平是地方望族,博陵崔氏出身。徐元直、石广元来自颍川郡,孟公威来自汝南郡,而颍川、汝南向来盛产名士。诸葛亮与这些人交往,是要为自己建立品牌和口碑。试想这些颍川、汝南名士都对自己赞不绝口,这是何等巨大的宣传威力!果然,《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另外《襄阳记》记载: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司马德操即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也是颍川名士。正因为有徐庶、司马徽的全力推荐,刘备才会去三顾草庐。若没有之前多年经营人脉关系,单靠“佛系”心态,明主怎会自动送上门?据此也可以知道诸葛亮的计算极为精密。
至于《隆中对》,向刘备详细分析天下大势,并提出跨有荆、益二州的伟大构想,内修政理,俟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挥军以向宛、洛,成就霸业,复兴汉室,这样的前瞻性计划,更不可能是一时三刻就能想到,必然经过了多年的反复观察、思考、研究,藏之于心,待时而发。
综上所述,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绝对不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还有一个旁证是“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一首民谣,内容讲述春秋时代,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名大将,恃勇而骄,齐相晏婴于是与齐景公商议,除掉三人。若诸葛亮没有辅助明主的远大志向,怎会把《梁父吟》挂在口边?
另一个旁证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为齐桓公之丞相,任内兴渔盐之利,大力发展商业。乐毅则为燕昭王时的大将,曾统率秦、韩、赵、魏、燕五国兵马伐齐,大败齐军,齐国差点灭亡,仅留下莒和即墨两城,迫得田单用火牛阵反攻。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比,这分明着重事功的建立。
顺带一提,魏晋人物的行为往往体现着儒道合流的趋向。诸葛亮苦心经营盼得遇明主,却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一例子。后来淝水之战,东晋宰相谢安听见前方捷报,却依然气定神闲继续下棋,是又一例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