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陵安穆王朱徵钤:见证五世同居的长寿郡王

钱越说史 2023-07-10 12:58:2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丁多少一直衡量家族兴衰的重要标准,四世同堂也成为古代大家族的终极追求。以本人视角去计算,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七代人之中,相邻近的四代都可以构成四代同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因为它还有一个限制条件,那便是每一代成年人都要夫妻双双健在,哪怕少一个,都不能算四世同堂。

以古人那只有30几岁的可怜平均寿命,想要达成四世同堂更是难上加难,即便是贵为帝王,也难以达成这一成就。据统计中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中,只有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两人做到了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剧照

明朝十六帝中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见到了第四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三十日,皇太孙妃马氏就为朱允炆诞下嫡长子朱文奎。可他也只能算四世同居,而非四世同堂,因为正妻马皇后与嫡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早已去世。四世同居虽然比四世同堂容易实现,可也不是那么好达成的。明代另一个实现四世同居为明神宗朱翊钧,皇长孙朱由校出生时,其生母李太后依然在世。

可是在大明宗室之中有一个人却见证了五世同居的盛况,他便是襄陵王朱徵钤。

求取乐户

朱徵钤,生于景泰七年(1456年),为襄陵恭惠王朱范址庶长子,襄陵庄穆王朱冲炑(音mu)之孙,生母不详。由于是庶出,最初受封镇国将军。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初十,襄陵王朱范址薨逝,在位28年,享年78岁,朝廷赐谥曰恭惠。正德六年(1511年)五月,朱徵钤以镇国将军的身份袭封。

《皇明祖训》虽无郡王庶长子晋封郡王长子的相关规定,可有亲王与正妃年及五十无嫡,就可以请立庶长子为亲王世子的条款。且有过援引这一条款请立郡王长子的实例。比如正德三年(1508年)四月,鲁藩第二代东阿王朱阳镖,就曾援引这一条款,为庶长子朱当滰请封。明武宗给予恩准。

襄陵王家族以长寿著称,朱冲炑享寿77岁,朱范址享寿78岁,然而他们的庶出继承人,却都以镇国将军的身份袭爵,朱徵钤更是等了整整五年才得以袭封,韩藩那小透明的属性可见一斑。

平凉古城

平凉,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的藩国。永乐十五年(1417年)八月二十九日,安王朱楹在藩国平凉薨逝,享年35岁,朝廷赐谥曰惠。他去世后,安藩绝嗣而被除国,但安惠王却被安葬于当地。为此明成祖在裁撤安藩时,对朱楹的身后事做了一定的安排:保留安藩仪卫司的三把手典仗,改称守坟典仗,由他率一支百人规模的校尉守卫安惠王坟园。

可随着时间推移,安惠王坟园的祭扫工作越来越懈怠,以至于每每官方祭奠过后,守坟典仗、校尉不得不集资重新进行祭祀。即便明英宗亲自下旨制定了祭祀安惠王的礼仪,依然收效甚微。

景泰五年(1454年)八月,对安惠王坟园混乱的祭扫忍无可忍的朱冲炑,愤而上疏朝廷,乞求由他出面重新修缮安惠王坟园,并监督祭祀事宜,获得明代宗准许。

自景泰五年起,朱冲炑、朱范址父子两代监督安惠王祭祀事务,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襄陵王府也因此成为安惠王朱楹的奉祀者。安惠王奉祀家族的身份,让襄陵王府在诸多宗室郡王之中显得特殊起来,拥有了一丝高于普通郡王的特殊属性。

自古礼乐不分家,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是华夏文化的核心,而乐则是礼的孪生子,两者相伴而生,互为表里。在传统文化中,所有礼仪活动几乎都有乐舞相伴,乐舞翩跹(不包括非正统乐舞)必然有相应礼制。因此古人常以礼崩乐坏来形容乱世。

祭祀宗王,是一件事关国家礼仪制度的大事,自然要有相应的乐舞。明代,乐舞由乐户这一专门表演乐舞的户籍世代传承。能否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乐户,是政治地位高低的象征,宗室之中只有藩王才能拥有乐户。普通郡王并不能享有这一特权,可他们也有要用到乐舞的时候,此时需要向外借用乐户。与本支大宗同城者,可以向长史司借取。至于如蜀藩华阳王等与本支大宗别城而居者,则需要向当地官府借取。

唐宫乐舞《大唐皇后》

安藩的乐户在其薨逝后,已随同安藩长史司一道被裁撤。故历代襄陵王祭祀安惠王时,都须向韩藩大宗借取乐户。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徵钤以祭祀安惠王要向大宗借取乐户多有不便为由上疏朝廷,请求单独赐予襄陵王府乐户。

明武宗这位一心想要策马驰骋疆场,恢复祖宗荣耀的镇国大将军,本就对礼仪不太感冒,对宗室也相对大方。因此得奏,便大手一挥同意了此事。

没想到,很快就出现了搅局者。次年,朱徵钤的同族兄弟乐平王朱徵铔援引襄陵王府之例,也上疏求取乐户。此举礼部的驳斥,甚至连累用以供祀安王的乐户也被一并革除。

“正德十二年嗣襄陵王徵钤,请乐户祀安王。明年,乐平王徵铔援徵钤例以请。礼部言:‘亲王有乐户。郡王别城居者,有事假鼓吹于有司。其附亲王国者,假乐户于长史司。’因并革安王供祀乐户。”(《明史卷一百十八·诸王列传》)

这种旋得旋失的感受,必然相当不好受,好在很快事情有了转机。明武宗驾崩后,其堂弟明世宗朱厚熜入继大统。嘉靖二年(1523年),朱徵钤鼓动时任韩王朱旭櫏共同上疏朝廷,提出恢复襄陵王府乐户,以便祭祀安惠王。此时正纠缠于大礼议斗争的明世宗,亟需宗室和朝臣的支持,大笔一挥同意了韩王的请求。

因奉祀安惠王,而获得独立拥有的乐户,让襄陵王家族坐拥部分亲王的特权,也为数十年后韩藩的内乱种下了祸根。

五世同居

朱徵钤袭封时已年近花甲,人老了各方面精力自然也跟不上,何况他与父祖一样没有嫡子,需要为继承人铺路。

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时年68岁的朱徵钤,以自己年耄行动不便为由,上书朝廷,请求让嫡长孙辅国将军朱旭橦代行礼仪,获得明世宗准许。

之所以让孙子,而非儿子代行礼仪,是因为朱徵钤的庶长子镇国将军朱偕浰,早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就已去世,好在朱偕浰留有子嗣。

泾河:平凉的母亲河

顺便说一句,朱旭橦也非嫡出,朱徵钤称其为嫡长孙,是从继承权角度而言。“嫡”在古代有两层意思:一是从生母出身而言,指正妻所生的子女;二是从继承权角度而言,特指下一代继承人。只要你是下一代继承人,在血脉上不管嫡庶皆为“嫡”,不是继承人,即便血脉上属于嫡出,也是“庶”。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前五个儿子都是嫡出,可相对于懿文太子朱标一系,不管是秦王朱樉,还是燕王朱棣,就继承权角度而言都是庶支。所以尽管朱旭橦是庶子,当他成为襄陵王第一顺位继承人时,他就是嫡支。

“甲子……襄陵王徵钤以年耄不能动履,乞以嫡长孙辅国将军旭橦代为行礼。许之。”(《明世宗实录》)

生与死,乃生命存在的必然形式。但“恋生畏死”是人的本性,可一个生命自诞生起,就在坚定地向着死亡“前进”,所以年纪越大越避讳谈论生死。古人为摆脱这种宿命感,开始谋求长生不死,渴求永生不灭。对长寿的老者,也有很多优待,比如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就有“七十者衣帛食肉”之言,清代搞过多次千叟宴。

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明世宗以襄陵王徵钤、肃王朱贡錝、堵阳王朱同鉣、南阳王朱申锯等多位宗王年过七十,特地下旨对他们进行奖赏,并派官慰问,以示庆贺。

“辛巳……以肃王贡錝、堵阳王同鉣、南阳王申锯、长阳王恩钠、陵川王诠(金梦)、襄陵王徵钤、庆成王奇浈,各年逾七十,命赐玺书,及给羊酒币帛。令各府进表,官顺赍存问。”(《明世宗实录》)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表彰的七位宗王之中,前六位属于同辈,都是各派系字辈中的第三辈,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玄孙,也即是四世孙,当朝皇帝的曾祖辈,唯独庆成王朱奇浈小了一辈。

嘉靖十一年(1532年)四月,已经77岁高龄的朱徵钤,因为五世同居家庭和睦,再次受到明世宗的嘉奖。

“庚子……韩府襄陵王徵钤五世同居。上嘉其亲睦,遣使赍敕奖谕。仍赉以羊酒文币。”(《明世宗实录》)

由于《明实录》只提及五世同居,并未说明绝提情况,所以朱徵钤的这个五世同居究竟涉及哪五代不得而知。

西安钟楼

襄陵王府大宗一脉过得其乐融融,可随着支脉人口的膨胀,及大环境的改变,自首封襄陵王朱冲炑传承下来的忠孝家风也在褪色,嘉靖年间襄陵王府宗室也冒出了不少违法乱纪者。

比如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襄陵王府奉国将军朱偕泓,因为勾结贼人、私自出城等原因,遭御史喻茂坚弹劾,最终被革去三分之一岁禄,并要求朱徵钤严加戒谕。

再比如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襄陵王府辅国将军偕浦等人,因朝廷积欠,生活陷入饥寒交迫之中,为此竟擅自离境跑到省城西安讨要禄米,御史张珩向朝廷据实以告。明世宗看在事出有因,予以了谅解,令陕西巡抚等详查其事,以免他们流离失所。

又如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二月,襄陵王府辅国将军朱偕漙等被罚半年、一年不等的禄米,襄陵王府教谕赵绩等交由巡按御史治罪。原因吗,是因为朱偕漙等聚众离城闹积欠。

阿越说

嘉靖十七年(1538年),襄陵王朱徵钤薨逝,在位28年,享年83岁,朝廷赐谥曰安穆。朱徵钤总体而言延续了襄陵王府的忠孝品质,除在嘉靖三年(1524年)十一月,因被陕西巡按御史郑气弹劾,而受到明世宗切责外,并无其他恶迹,“安穆”这个谥号也说明了这一点。

以郡王的身份获得乐户和五世同居,应该是朱徵钤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但荣耀的背后多少要付出一些代价。

柳湖公园

襄陵王家族以长寿著称,三代襄陵王都活到了耄耋之年,这在明代宗室中是相当少见的。不过阿越此前一直强调,家主长寿对继任者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好些继承人因此被熬死在半途。襄陵王家族的断层也在朱徵钤这一代显现,作为继承人的庶长子朱偕浰去世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享年43岁。朱旭橦这位长房长孙于嘉靖十六年(1527年)成为襄陵王长孙,眼看着可以袭爵了,不想将自己生命定格在了嘉靖二十年(1541年),享年41岁,依然没能成为正封襄陵王。最终由朱旭橦的嫡长子朱融焚袭爵。

至于乐户的取得,虽然让襄陵王府有了傲视绝大多数的郡王资历,可也正是因为乐户,让襄陵王家族在他去世后与韩王爆发激烈冲突,引发韩藩动荡,不得不吞下被取消作为安惠王奉祀者的苦果。

相关文章

襄陵王朱范址:当朝皇帝的高叔祖,活着的老祖宗,刲股奉亲的孝子

襄陵王朱冲炑:忠孝两全,意欲逃离西北而不可得的贤王

崇宁王朱悦燇:长相酷似建文帝,亲叔想借此造反,亲爹大义灭亲

真宁王朱秩荧:大家都是庶子,凭什么居长的我不能承袭庆王之位

弋阳王朱奠壏:冲冠一怒为红颜,却背负“与母私通”的罪名被赐死

12 阅读:3519
评论列表
  • 2023-07-10 18:00

    宋高宗没有儿子,是养子

  • 2023-07-10 23:07

    要按四世同堂每一代都要夫妻双全来算的话李隆基也不合格,李隆基原配王皇后被废抑郁而终后李隆基没立继后,武惠妃是死后追尊,李亨生母早逝,李豫生母也早逝,李豫在马嵬之变后不承认作为杨贵妃外甥女的原配崔氏,李适生母沈氏丢了,李豫也就没有正室。

  • 2023-09-22 08:29

    乾隆没有4世同堂吗??

    用户10xxx20 回复:
    先搞清楚四世同堂和四世同居的区别
    琥δ珀 回复:
    其实都在线,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