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个叫单依纯的小姑娘,就凭一句歌词闹得整个娱乐圈翻了天。这事儿我头回听说的时候,正蹲在小区门口跟老王头下象棋呢。老王头家闺女追星追得凶,成天在朋友圈分享这些,那天突然把手机往我面前一怼:"老张你快看,这姑娘唱了句词儿,网上都炸锅了!"要我说现在这网络时代真是神奇。早些年咱们听歌得买磁带,后来变成CD,现在倒好,手机里随便划拉两下就能听歌。可这方便是方便了,好歌反而难找了。您说是不是?前阵子我闺女还跟我抱怨,说现在排行榜上的歌都一个调调,听着跟炒冷饭似的。可这单依纯的曲子愣是杀出重围,听说播放量都破9亿了,比咱们小区门口早点摊的包子销量还惊人。这姑娘唱的那句词儿挺有意思——"不给我的,请完整给她"。乍一听像小年轻谈恋爱闹别扭,可仔细咂摸咂摸,里头滋味儿深了去了。那天我碰见居委会李大姐,她正跟几个老太太唠嗑呢,说现在年轻人分手都分得客客气气的,跟这句词儿里唱的一个样。您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现在的小年轻谈感情可比咱们当年明白多了,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些年广场舞最火那阵子。满大街都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听得人耳朵起茧子。可您发现没有,这两年广场舞大妈们换曲风了,开始跳些有情有调的慢歌。要我说啊,老百姓的耳朵最诚实,啥好啥赖心里跟明镜似的。单依纯这歌能火,说到底还是戳中了大家心里那个点。
我邻居家有个小伙子,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成天加班到半夜。有天我在电梯里碰见他,戴着耳机摇头晃脑的。一问才知道,他循环播放的就是单依纯这首歌。小伙子说现在工作压力大,听这种走心的歌比喝咖啡还提神。这话我倒信,现在年轻人活得不容易,白天在公司装孙子,晚上回家还得当房奴,没点精神食粮撑着还真不行。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了:这么句简单的词儿,咋就有这么大魔力?要我说啊,这就跟做饭一个道理。现在馆子里的菜都讲究摆盘,花里胡哨的盘子比菜还大。可真正让人惦记的,还是家里那碗热汤面。单依纯这句词儿就像那碗面,看着简单,吃着暖心。您想想,现在电视剧里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剧情,哪有这句大白话来得实在?
我老伴儿最近也迷上这歌了。她年轻时候在文工团待过,对唱歌讲究得很。那天她一边择菜一边哼这调儿,跟我说:"现在这些年轻歌手,就缺这种能把话说到人心坎里的本事。"这话在理。您看现在有些歌手,飙高音能飙到房顶去,可听完转头就忘。反倒是这种平平淡淡的调子,听着听着就钻进心里了。这事儿还让我想起咱们年轻时候。那会儿流行邓丽君,大街上谁要拎个录音机放《甜蜜蜜》,能围上来半条街的人。现在时代变了,可人对好音乐的渴求没变。前两天我去理发,听见理发店小哥跟客人唠嗑,说现在直播平台上全是喊麦的,好不容易出个正经唱歌的,可得好好捧着。您听听,老百姓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要说这单依纯也真会挑时候。现在正是选秀节目遍地开花的时候,小年轻们挤破头想当明星。可您发现没有,这两年观众口味变了。前些年大家爱看选手卖惨,现在倒好,观众更看重真本事。就跟咱去菜市场买菜似的,刚开始图新鲜爱买进口货,现在都知道本地菜实惠又好吃。我有个侄女在音乐平台工作,她说单依纯这歌的数据曲线特有意思。别的网红歌曲都是爆红之后迅速下滑,这歌反而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要我说啊,这就跟炖老汤一个道理,火候到了自然出味儿。现在人听歌不光是听个响,更想听出点人生滋味来。
这事儿还让我想起去年疫情那阵子。当时有个外卖小哥在街头弹钢琴的视频火了,点击量好几千万。要我说,大家不是单纯看个热闹,是真心想找点能打动人的东西。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上班挤地铁像打仗,下班接孩子像赶场,谁不想在手机里存几首能让人静下心来的歌?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这么火的歌,会不会跟风出一大堆模仿的?要我说这事儿得两看。好的一面是能带动行业重视作品质量,坏的一面是容易把好经念歪了。就跟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带火了一批农家乐似的,最后真正能留住客人的,还是那些实打实做好菜的馆子。
我觉着单依纯这事儿给娱乐圈提了个醒。现在明星们成天上热搜,不是这个离婚就是那个出轨,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没几个。要我说啊,观众早就腻味这些八卦了,就想看点真材实料的东西。就跟咱看电视似的,天天看婆媳吵架也累得慌,偶尔换个纪录片看看反而舒坦。这事儿还让我想起小时候听评书。单田芳先生一张嘴就能把千军万马说得活灵活现,靠的不是多华丽的词儿,而是能把故事讲到人心里去。现在有些歌手就缺这个本事,光想着怎么炫技,忘了唱歌最根本的是要传递情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近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小区广场舞队伍里,大妈们开始拿单依纯的歌当背景音乐了。要搁以前,她们可看不上年轻歌手的曲子。这事儿说明啥?说明好歌不分年龄,真正的好作品能打破代沟。就像当年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不光年轻人爱听,老头老太太也跟着哼哼。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这歌这么火,能火多久?要我说啊,这事儿得看后续。就跟做菜一个道理,不能光靠一道招牌菜撑场子。单依纯要是能保持这个创作水准,说不定能成下一个邓丽君。要是被流量冲昏了头,那可能就跟流星似的划过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老百姓听歌图啥?不就图个舒心顺耳吗?现在有些歌听着跟外语似的,歌词写得云里雾里,调子拐得山路十八弯。要我说啊,还不如单依纯这种大白话来得实在。就像咱平时聊天,谁整天之乎者也的?有话直说多痛快。您各位有没有这种经历?开车时候广播里突然放首老歌,一下子就把回忆勾起来了。要我说啊,好歌就该有这个本事。单依纯这句"不给我的,请完整给她",说不定过个十年二十年,还能让人想起现在的光景。就像咱们现在听《难忘今宵》,照样能想起当年的春晚。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真金不怕火炼。娱乐圈再怎么折腾,观众心里那杆秤准着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得了,不跟您多唠了,老伴儿喊我回家吃饭了。各位要是也有听歌的趣事儿,欢迎在评论区唠两句,咱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