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精神病”?别再让你的孩子左右为难了

说说青少年们 2024-07-13 05:23:32

“精神病”是养出来的吗?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不健康的孩子?

1956年,英国心理学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了双重束缚的概念,认为“双重束缚”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

家庭教育中的双重束缚,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经常接收到两个或多个互相矛盾的信息,不知如何反应,又不得不反应。在情绪的压迫下孩子会怀疑自己所做的选择,并把所有的错误归结于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怎么做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比如孩子不去干家务,就说孩子懒,孩子干家务,就说孩子连家务都干不好;孩子考70分,就说考得太差了真差劲,孩子考了98分,就说那2分哪儿去了这都会错,不管孩子怎么做都能挑出毛病。

这些父母一变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又希望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

家长或许会说,这种教育方式只是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避免孩子骄傲自大。可事实上,当孩子长期沉浸在父母给予的情感束缚中,个体会因无法满足两种或多种对立的期望可能会引起内部的冲突从而对自我认知产生影响。长期沉浸在这种状态里,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精神分裂。

如何改变家庭中的双重束缚?

用发展的思维培养孩子。父母双方要学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出来,切勿把自己受过的教育生搬硬套地放到孩子身上,多从自身反思而不是指责孩子,学会相互聆听。

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言行一致。减少对孩子的否定,帮助孩子在出现的问题中找到原因并引领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做。

在满足孩子需求时具有原则性。合适的可满足,反之,不合适的需求无法满足时尽量向孩子温柔地说明原因并拒绝,避免拔高孩子期待后又无法做到,让孩子产生心理落差。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多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随着他的成长,根据其生理心理变化调整教养方式,也是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父母的过程。

双重束缚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若家长发现自己有这种言语倾向并对孩子产生影响,却不知道如何调整,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通过专业的咨询和系统的调整帮助您和孩子摆脱双重束缚,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阅读:33
评论列表

说说青少年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