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透彻人生的本质,也是同样的道理

敏敏喜欢聊汽车 2022-06-11 12:25:56

1.

谁说“虚无”是无用的?虚无具有虚无的吸引力。

《星辰大海》里有一首诗说:

“我的心!提高警惕,不要陷入虚无的漩涡!”

世间有千种繁华,对应万种寂寞,由繁华转为寂寞的感觉,称为“世间冷热,人情冷暖”。

于是有人转入了虚无的怀抱。

2.

什么是虚无?

虚无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当一个人不再求生时,他要么成为佛教徒,但更有可能陷入虚无的围困。

有人认为:对于社会来说,佛教代表着一种放弃的态度,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躺下”。当我们体验到虚无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3.

虚无的本质。

虚无的本质并不全是消极的,它积极的一面是:它意味着生命的本质。

虚无是生命的内在属性。说得更清楚一点,生命没有特定的意义。

我们不是超人,也没有拯救地球免于危机的使命。如果说“重大责任落到人民头上”,那么这个“重大责任”其实是捏造的。

就像汉高祖刘邦在起义时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赤帝之子”来杀死白蛇一样。没有“天降”,但有“自命”。

没有什么是对生命本质的透彻理解。

4.

但我们不能同意虚无。

有生活经历的人,肯定会面临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生活逻辑:

正确的不一定正确;错的不一定是错的。

人无中生有的社会,还不够令人眼花缭乱吗?因此,无意义的生活仍然可以建造有意义的大厦。

我们的生活是各种意义的集合。

5.

古人云:“水清则无鱼。”

对于虚无,这句话很有启发性。

0 阅读:1

敏敏喜欢聊汽车

简介:专注汽车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