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玫瑰干燥工艺,一个月加工流程,高原储存技巧,转行夫妻说
山地玫瑰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植,它独特的莲座状叶丛很迷人。很多人觉得它在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室养着好看,但常常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我有个朋友在网上分享他的经历,他在华北地区自己家里养山地玫瑰,总是在夏天过不了热这一关。这就是很多人养山地玫瑰会碰到的痛点。
山地玫瑰有很多品种,除了常见的品种外,还有一些冷门品种像冰莓系列,它相比普通山地玫瑰花朵更紧凑,颜色也更粉嫩;还有屋脊玉露,它的叶片透明度更高。还有翡翠球,长得比较小巧圆润。和普通山地玫瑰比起来,冰莓系列更娇弱一点,对湿度和光照的要求更精细。屋脊玉露适合在有散光又很通风的地方,翡翠球就很适合在阳台这种半封闭且有散光的环境。
有对转行夫妻专门研究山地玫瑰的干燥工艺。他们从采摘就开始讲究。采摘时间很重要,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采摘比较好,这时候的山地玫瑰状态好。采摘后先不能马上处理,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凉个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就开始干燥流程,第一天要把山地玫瑰放在阴凉通风处,叶心一定不能有水。3天左右的时候,叶子的边缘会微微发黄。到了7天,叶子会收缩一点,像个小拳头。15天的时候,干燥就比较明显了。到了一个月,整个山地玫瑰就像一个干燥的艺术品。
说到高原储存技巧,这也是这对夫妻的重点经验。他们发现高原地区干燥、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山地玫瑰的储存。在高原上储存山地玫瑰,首先要选好地方,像在西藏部分海拔3000米左右的背风坡就很不错。那里气候干燥,白天光照强能给山地玫瑰补充一定能量,夜晚温度低又能减少它的呼吸作用损耗。
在居家场景里很多人喜欢养绿植,山地玫瑰是很美的选择。邻居张姐说,她之前在华南地区养山地玫瑰,总是发现叶子发黄。后来她才知道,南方地区湿度大,山地玫瑰在那种环境下通风要特别好,不然很容易滋生细菌。在办公室养的话,也有一些讲究。同事小李说,他办公室在靠窗位置,下午阳光很强的时候山地玫瑰就有点蔫,他就找了个薄纱遮挡,阳光不那么强了,玫瑰就好多了。
如果是比较冷门的阿罗拉玫瑰,在干燥流程上和山地玫瑰有些不同。阿罗拉玫瑰花瓣比较厚,干燥的时候可以在花瓣之间夹点卫生纸,这样能让花瓣干燥更均匀。而且阿罗拉玫瑰的花朵比山地玫瑰大很多,储存的时候更要注意空间,不能让它在狭小空间挤压到。像在日本的一些山区,阿罗拉玫瑰干燥得就很不错,当地的做法是在干燥地方铺上细沙,把阿罗拉玫瑰平放在沙上,沙能吸走多余的水分。
再说那对转行夫妻,他们做山地玫瑰干燥的时候,在干燥设备上有自己的小技巧。如果用烘干机,温度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高于这个温度,山地玫瑰的颜色就会变得很难看。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调整这个温度,在潮湿的天气可以适当提高一点温度,但是不能超过45度。如果是阴天,就把温度控制在38度左右,并且要增加通风设备,让空气更好地流通。
在储存方面,除了高原储存,还有北方一些地区的干燥窑也能用于储存山地玫瑰。北方像山西部分地区的干燥窑,内部空间比较大,可以存放很多山地玫瑰。这些干燥窑有很好的通风系统,还有温湿度监测设备。夫妻俩在和窑主交流的时候知道,干燥窑内湿度常年保持在30% - 40%之间,温度在10 - 15摄氏度左右,这是山地玫瑰储存的理想环境。
再看不同品种对比,山地玫瑰和一些小众的迷迭香玫瑰对比。迷迭香玫瑰的花很奇特,花瓣像迷宫一样缠绕。在种植上,迷迭香玫瑰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要疏松透气且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而山地玫瑰相对来说对土壤的要求没那么苛刻。在干燥方面,迷迭香玫瑰由于花瓣结构特殊,干燥时间会更长,一个月都未必能完全干燥,而山地玫瑰一个月基本能达到比较好的干燥效果。
还有蓝丝带玫瑰这种冷门品种,它的花茎细长且花朵颜色淡雅。蓝丝带玫瑰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被碰伤,这在收集干燥原料的时候就比较麻烦。而山地玫瑰花茎相对粗壮一点,在收集和搬运的时候就比较方便。蓝丝带玫瑰在储存的时候,对防虫的要求更高,因为它的花朵比较小,虫子很容易侵害。
在居家和咖啡厅场景下的山地玫瑰养护和展示也有讲究。在居家客厅,灯光如果太暗,山地玫瑰就显得没那么生机勃勃。而如果灯光太强又像办公室那种情况,会让它水分流失太快。咖啡厅一般有那种暖黄色灯光,这种灯光对山地玫瑰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也要注意避免放在风口附近,不然很快就会变得干干巴巴。
我在云南听说一个养山地玫瑰的高手,他说在云南这种湿度比较高的地方,想要让山地玫瑰在居家环境长得好,就要把山玫瑰放在花架上,让它底部通风好。并且经常给周围环境喷水降温,但是喷水一定不能喷到叶子上。他说有一次不小心喷到叶子上了,结果叶子很快就腐烂了。而在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在户外设置一个小的玻璃花房,里面温度能稳定在15 - 20摄氏度左右,湿度30% - 40%,这种环境山地玫瑰在这种环境下储存或者干燥都很不错。
从这对转行夫妻的角度来看,他们当初转行做山地玫瑰相关工作,就是因为看到了山地玫瑰的市场潜力。他们发现很多人虽然喜欢在各种场景下养山地玫瑰,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山地玫瑰的后续问题,比如干燥保存或者长途运输。他们就想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帮助更多人。
我在广西认识一个做花艺的朋友,他尝试过把不同地区的山地玫瑰进行干燥处理后做花艺作品。他发现广西的山地玫瑰干燥后颜色会比较偏黄一点,和在甘肃、宁夏这些地方干燥出来的山地玫瑰颜色有差异。甘肃、宁夏干燥出来的山地玫瑰颜色会更偏向于原本的紫色或者蓝紫色。他说这可能和不同地区的土壤、空气成分有关系。
那对于山地玫瑰干燥工艺,夫妻俩还提到在干燥过程中偶尔也需要补水。不是随便补水,在15天左右的时候,如果发现山地玫瑰太干了,叶心都已经干皱了,就可以用喷雾器在周围环境里稍微喷一点水雾,增加一点湿度。但这个水雾不能让叶子沾到水,不然还是容易坏。
在储存的时候,无论是高原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定期检查。有个贵州山区养山地玫瑰的养殖户,他说他储存山地玫瑰的时候,每周都会检查一次,发现有发霉迹象的山地玫瑰就赶紧处理,不然就会传染给其他的。这种定期检查对于长时间的储存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一些小众的绿植种植和加工,山地玫瑰在冷门品种中有自己的优势。它的干燥效果和储存时间长,非常适合做一些长期的花艺展示或者收藏。在高原地区,比如新疆的一些高海拔地区,日照充足,山地玫瑰在干燥的时候颜色会更鲜艳。而且在新疆干燥的气候下,干燥速度也比在其他一些湿度稍大的地方要快一点,一个月内干燥得更好。
那对于不同的居家或者办公场景,我们怎么更好地保存山地玫瑰干燥作品呢?在城市的小公寓里,空间有限,我们可以用那种小型的密封盒来保存山地玫瑰干燥作品,放在书架或者办公桌上。在开阔的大办公室,可以找个专门的展示架,把干燥好的山地玫瑰放在里面,既美观又能当装饰。在家庭阳台,如果天气好的时候,把干燥好的山地玫瑰拿出来晾晒一下,让它吸收一下阳光的能量,但是在下雨前一定要收回来。
在干燥过程中,山地玫瑰和它旁边的小物件搭配也会影响最终效果。比如说在干燥过程中放入几片干薄荷叶,会让山地玫瑰干燥后有淡淡的清香。这是我在四川一个爱花的老奶奶那里听来的,她会把山玫瑰和干薄荷叶一起放在一个小布袋里干燥,做成独特的香囊。
在讨论山地玫瑰的各种养护和加工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西藏为例,这几年气候变暖,山地玫瑰的生长周期和干燥储存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大概一个月干燥得很理想,现在可能25天左右就可以了,但是在高海拔寒冷的时候,又要注意防寒措施,不然干燥过程中的山地玫瑰可能会被冻伤。
从这对山地玫瑰研究的夫妻来看,他们希望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在不同的场景下更好地养护、干燥和储存山地玫瑰。无论是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花友,都能从中受益。那大家在养护或者加工山地玫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特别的情况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小技巧可以分享呢?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和大家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