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陆逊为何放弃攻打白帝城?42年后陆抗给出答案

历史的旁观者 2025-02-10 17:05:41

『引言』

三国时期陆逊在夷陵之战后不攻打白帝城的决策,以及42年后其子陆抗攻打白帝城失败的历史事件,让我认识到战略决策的重要性。陆逊在胜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冷静分析局势,考虑到曹魏威胁和白帝城易守难攻的特点,放弃追击,避免东吴陷入危机,这种长远眼光令人佩服。陆抗的失败则进一步验证了陆逊决策的正确性。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习这种不被眼前利益迷惑、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更有利的决定。

陆逊

夷陵之战:蜀汉的折戟沉沙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各方势力逐鹿中原。公元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之名,亲率大军伐吴,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夷陵之战爆发。此时的刘备,满心都是复仇的怒火与重夺荆州的决心,他率领着蜀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东吴。

陆逊,这位东吴杰出的将领,受命于危难之际,肩负起抵御蜀军的重任。他深知刘备久经沙场,蜀军士气正盛,不可贸然出击。于是,陆逊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任凭蜀军如何挑衅,他都稳如泰山,坚守防线。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数月之久,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蜀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又被陆逊拒之门外,士气逐渐低落。刘备无奈之下,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在山林中安营扎寨,绵延七百里。陆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他果断下令采用火攻战术。一时间,熊熊大火燃烧起来,蜀军大乱,陆逊趁势发起总攻。蜀军全线溃败,刘备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这场战役以东吴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陆逊的抉择:止步白帝城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往白帝城。此时的白帝城,成为了蜀汉最后的防线,也成为了东吴是否继续进攻的关键抉择点。许多东吴将领,如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白帝城,彻底消灭蜀汉。

然而,陆逊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他深知,虽然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自身也损耗不少。此时,曹魏的势力虎视眈眈,就在双方交战之时,曹丕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东吴继续攻打白帝城,必然会拉长战线,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物资。一旦曹魏趁

机攻打荆州江陵,东吴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而且,白帝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军虽败,但仍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刘备逃到白帝城后,赵云也率领援军赶到,加强了白帝城的防御。陆逊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放弃攻打白帝城,班师回朝。

陆抗攻白帝:四十二年的回响

时光荏苒,42年过去了,三国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蜀汉在诸葛亮、姜维等人的努力下,勉强维持着,但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东吴这边,陆逊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陆抗成为了东吴的中流砥柱。

公元264年,陆抗率领3 - 4万兵力攻打白帝城。此时的白帝城守将是罗宪,他手中仅有2000人马。尽管双方兵力悬殊,但罗宪凭借着白帝城坚固的城防和顽强的意志,坚守城池。陆抗率领东吴军队,采用了各种攻城战术,如架云梯、挖地道、投石车攻击等,但都被罗宪一一化解。

这场攻城战持续了半年之久,东吴军队始终未能攻克白帝城。而此时,曹魏的胡烈率领大军攻打荆州,陆抗无奈之下,只好撤兵回援。这一战,让人们再次看到了白帝城的坚固,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年陆逊不攻打白帝城的战略眼光。

曹魏阴影下的三国博弈

在整个三国时期,曹魏始终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对蜀汉和东吴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无论是夷陵之战时曹丕准备趁机攻打荆州,还是陆抗攻打白帝城时胡烈攻打荆州,曹魏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蜀汉和东吴的战略决策。

对于蜀汉和东吴来说,他们既要相互争斗,争夺地盘和利益,又要时刻警惕曹魏的威胁。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每一个战略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陆逊不攻打白帝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明智选择。他不仅考虑到了眼前的军事形势,还看到了曹魏这个潜在的威胁,为东吴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略决策:历史的回响与启示

夷陵之战后陆逊不攻打白帝城的决策,以及42年后陆抗攻打白帝城的艰难,都成为了三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陆逊的决策,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冷静的头脑。他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从全局出发,考虑到了各种因素。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而陆抗攻打白帝城的经历,既是对陆逊决策的一种验证,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陆抗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但面对白帝城坚固的防御和顽强的守军,他也无能为力。这也告诉我们,在战争中,不仅要有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还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坚定的意志。

三国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这些故事却永远值得我们回味和思考。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要冷静思考,从全局出发,做出正确的决策。

0 阅读:229
评论列表
  • 2025-04-14 16:40

    东吴的进攻能力实在堪忧,打赢的全是防守战,蜀亡后罗宪几千人镇守永安就打不下来(对手还是名将陆抗),曹仁几千兵马就能拖周瑜一年,还得蜀国帮忙才打的下来,合肥就不用说了,自保有余进去不足,陆逊不愧是一代名将,知己知彼

    asd飞 回复:
    很难吗?但凡有点历史常识你都不敢这么放屁,历史上的记录不是比比皆是?除了刘备这个菜狗一枪不放都徐州其他哪个重镇不是慢慢磨?
    asd飞 回复:
    除了背刺刘璋打个益州还打下哪了?
  • 2025-02-12 20:07

    又不是没有打只是打不下来

    登风逐浪 回复:
    你在想啥呢,夷陵之战拖了多久,打完了直接去打白帝城,先要硬碰刘备哀兵,然后蜀道进出不易,曹丕大军就等着陆逊追击,他好跟上,直接可以一鼓下江南。
    流星追月 回复: 登风逐浪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是进攻过白帝城的只是并不顺利才善罢甘休的,你以为陆逊不是省油的灯,这省油的灯可比不省油的灯难缠多了,当初刘备逃到秭归的时候陆逊这省油灯一鼓作气摧毁了刘备在此收拢败兵的打算,你看一下三国志就明白刘备在夷陵之战的统筹并不是十分拉跨甚至还是比较出色的,可是陆逊的军事能力太强了才导致刘备惨败而回,如果不是陆逊刘备依然也会失败但是不会败的那么惨。
  • 2025-03-23 22:14

    刘备除了关张,不相信任何人,如果当初留诸葛亮在荆州,事情尚有转机。结果关羽守荆州,败走麦城。刘备以为二弟报仇之名,自己也败走白帝城,最后仍然托孤诸葛亮,时也命也。

    登风逐浪 回复:
    异地为官是上位者最基本的要求,本地人也最高官员,那是人事财政军事一把抓,有什么变故,孤军深入的刘备唯死而已。
    小然 回复: 登风逐浪
    你鼠目寸光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