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武力是衡量一位猛将猛不猛的直观因素。
如果提到许褚和典韦,按照吕布武力100来定的话,这两人给个95或者96还是比较符合大众认知的。
有这么一位猛将,他出场很早,谢幕也很快。
一生只打了一场单挑,虽然落败,但其武力却有点深不见底的意味。
在我看来,他的武力不比许褚、典韦逊色,甚至能持平,某种程度还能超越。
这是为何?他是否真的被低估了500多年呢?
《三国演义》虚构了不少特点鲜明的人物。
论猛将的话,可能会想到被韩馥称之为可斩华雄的上将潘凤!
华雄vs潘凤,可能是前期最有梗的单挑。
以至于,潘凤竟然被后世吹成上古无双战神!
华雄死后,接下来最有梗的单挑是哪一场呢?
吕布vs武安国,如何?
当时的情况是,河内名将方悦主动出战,被吕布五回合内解决。
张杨部将穆顺,仅一回合就被吕布的方天画戟刺落马下。
这时候,我们的武安国紧随其后挥动双锤出战!
双方你来我往,方天画戟有如鬼魅迅雷,双锤仿佛铜钟巨石,打了十多个回合!
武安国一看,这吕布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战胜。
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就有了企图用双锤夹住方天画戟,卸掉其兵器再击杀吕布的想法。
不曾想,吕布的戟法是以巧取胜,不注重爆发,面对无法数回合击杀的对象,他是徐徐发力,犹如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麻痹对手。
在武安国以为有胜算的时候,吕布鬼神般的一戟,直接切断了武安国的手腕!
真的是壮士断腕了!武安国只能弃了双锤,在十八路诸侯的掩护下,保命撤走。
后边,白马将军公孙瓒亲自出战,没到数回合就被击败,这武艺明显不及武安国了。
以武安国与吕布大战10多回合来看,为何他的武力能不差于许褚和典韦呢?
大家伙要说了,许褚可是跟吕布打过20回合的猛男!典韦则与许褚战平,两人的武力是绑定的水准。
这武安国拿什么碰瓷呢?
首先,自古以来,用双锤的猛将就没有菜鸡。
李元霸、裴元庆、何元庆、岳云等,那些演义小说中的双锤将,个个都是武力战神!
从这点规律来推算,武安国就不可能是武力值低的武将。
其次,武安国这名字就很有说服力,武力过人,能安邦定国也!谁敢小瞧他的武力?
再次,武安国与吕布之间有兵器的硬性差距。
武安国的双锤,毕竟是短柄兵器,吕布的方天画戟则是长柄兵器。在攻击范围上就已经吃了亏。
加上画戟的敏捷性更足,防御性更强,仅仅力量占据优势的双锤怎么吃得下对方呢?
最后,许褚跟吕布打20回合,实际并不强于武安国与吕布打10多回合。
许褚用的是类似关羽的大刀,与吕布的方天画戟都是一脉相承的长柄兵器。
许褚与吕布的对决,是相对更加公平,没有劣势可言。
而且在打了20回合后,曹操就认为吕布非一人可战胜。再打下去,这许褚可能就有性命之忧了!
同时,很快就有5位猛将上前助力许褚,在一定程度上,许褚有着强大的后盾呐!
相反,武安国很可能就是孔融阵中的最强猛将,也没别的猛将了。
他带着兵器上的巨大劣势,也没有能够提供支援的强大后盾,是一个毫无畏惧直面飞将吕布的孤勇者!
就这样不利的条件,武安国依然撑了10多个回合!
这么看来,使用双锤硬抗吕布10多回合的武安国,表现并不逊色于单挑吕布20回合的许褚!
如果武安国是用长柄的大锤来战吕布,说不定能打20回合往上,比许褚、典韦上限更高也未可知!
武安国,三国演义中,第一锤神,由于兵器劣势,葬送了自己后半生的猛将生涯,也被低估了500多年,令人唏嘘!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武安国的武力能否媲美许褚和典韦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我看你脑子就是个锤子,还锤神?你咋不说是索尔转世呢?还对着三国的时间线说自古以来?双锤猛将李元霸裴元庆何元庆岳云?且不说全是演义杜撰,唯一一个岳云使用的大铁锥也只算平常操练武艺的训练工具,上战场很有可能还是使枪,而且宋朝冷兵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枪也有很多种,岳云估计使的是宋朝《武经总要》里记载的锤枪,沙场对阵杀敌必须主使长柄武器,短武器基本都是副手兵器,所以马上不可能双锤这些自己给自己糟心挖坑的玩意,佩刀配剑鞭锏锤鐹等无论古今中外都属于近身或巷战的第二武器!而且三国演义里武安国使的是长柄铁锤!就类似南北宋中金兵辽将那种狼牙棒的无刺版,真当写神话一样李元霸双臂四象不过之力加无限续航永动机那样在战场上龙卷风摧毁停车场?那都是民间讲给老百姓当乐子听的玩意,压根没啥文学价值,传承下来经过无数二创,才能在艺术加工的领域后有着一席之地。举个例子就拿众所周知如今最火之一的封神演义来说,是公认的写得烂,但架不住故事构架好在百姓这方便流传,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加工,就像哪吒这一单元经历过几番二创,终于有了上个世纪上美的哪吒闹海及现在的大热的魔童系列!这都是跟原著比算改得面目全非的,但并不妨碍故事精彩!
那黄巾管亥还和二爷战了40回合看来也是名将,这也是二爷过三十合唯一斩的大将
三国武力被低估的十个人,孙权,刘备,兀突骨,李严,王朗,司马懿,华雄,公孙瓒,高览,张巍
有点道理
什么玩意你
武安国是被其领导为了出名而成为炮灰,按理盟主袁绍、发起人曹操、江东一霸孙坚等都没有主动出将。
一派胡言,骗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