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横空出世,美股泡沫要破?A股迎来春天?
这个春节假期,我几乎是在“吃瓜”中度过的。短短不到10天,全球AI产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Deepseek。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AI公司,突然之间改写了游戏规则,让原本需要巨额资金和资源投入的AI大模型训练,瞬间调转了方向。

就在这几天,围绕着Deepseek的热点事件一件接一件,简直比春节档的电视剧还要精彩。对岸的美国反应更是“一波三折”。先是特朗普不明就里地夸奖Deepseek,声称它为美国的AI行业敲响了警钟,呼吁美国集中精力在竞争中取胜。然而,夸奖完没几天,Deepseek的应用就登上了苹果App Store下载榜的榜首,紧接着1月27日,英伟达股票暴跌,整个美股科技股市值一度蒸发了一万亿。
利益受损来得如此之快,屁股决定脑袋。 美国不再夸了,开始对Deepseek进行了一系列的“泼脏水”和调查。多名美国官员指责Deepseek“蒸馏”了OpenAI的知识,称这种行为是“盗窃”。随后又传出消息,美国正在调查Deepseek是否通过新加坡购买了英伟达的先进半导体芯片,从而绕开了美国的芯片制裁。
从1月27日开始,黑客对Deepseek平台的攻击暴增,潮水般的攻势一波接一波。据说,背后有360、华为等科技界的大佬们帮助Deepseek抵御住了这些凶猛的攻击。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确实在1月底的后几天,我在使用Deepseek时,明显感觉到它的卡壳和失灵。直到昨天,它才恢复正常。
截止到1月31日,这场关于Deepseek的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逗号。英伟达、微软和亚马逊三家巨头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接入Deepseek-R1模型。关于Deepseek的热点连续剧可能到此落幕,但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转折点由此到来。

我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Deepseek的横空出世。有人非要吹毛求疵地去论证Deepseek没有ChatGPT好用,还有人非要研究“蒸馏”到底是什么,Deepseek只有GPT-4o的十分之一成本是否言过其实,万一成本稍微高点呢?这些东西重不重要呢?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Deepseek给中国的AI产业撕开了一个突围的口子。 在此之前,我们的AI产业是被对岸摁着头打的,什么文心一言、豆包等,在ChatGPT面前如同三岁孩童一样。而正是Deepseek把我们的AI产业拉到了第一梯队的牌桌上。Deepseek就像打响第一枪的那个勇士,它的一声枪响之后,后面就是前仆后继的国内后来者。
国内无数的资本、资源和科技都在信心百倍地涌向这个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流阵地。在这个主流阵地上,以前我们是沮丧的、悲观的,是跟着对岸亦步亦趋的。而此后,我们是充满信心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是不计代价占领高地的。这就是Deepseek之于国运转折点的意义。
有人说Deepseek是国运的转折点,不是说它本身有多么牛逼,有多么大的引领作用,而是它是第一个科技突围成功的。只要有一个突围成功的成为榜样,以咱们泱泱大国的精英数量,后面AI产业就不会再缺后来者。不管后面Deepseek能不能领先,但我们国内的AI产业的未来必定是繁华璀璨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对于国内的资产而言,尤其是对于大A而言也是件天大的好事。Deepseek刚爆火前几天,随着英伟达股票暴跌17%,有人说Deepseek戳破了美股的泡沫。Deepseek能不能戳破美股泡沫这个咱们尚且不知道,但Deepseek绝对是2025年A股的支撑力。
一个Deepseek冒出来,能够发挥的效力比重大利好政策的效力大10倍。因为什么?因为A股太缺乏信心、情绪和能够讲故事制造泡沫的行业和赛道了。你回顾下刚刚过去的整个2024年,A股全年的波动就完全围绕着政策逻辑来搞的。扔一波政策来波反弹,来大利好来大反弹,小利好小反弹,反弹完了之后就又一点点的归于沉寂。
整个A股里面你找不到可以去做长投的充满星辰大海的行业和赛道,没有冒险可得高收益的共识,所以资金就抱着高息股不放。过去一两年A股的叙事逻辑就是沿着与政策共舞的逻辑去走,如果不是Deepseek打破这个循环,2025年大概率还是沿着这个逻辑去走。而且会越走越沉寂,因为按照一般规律,市场会对政策逐渐产生抗药性。
而现在情况变了,一个星辰大海的未来突然展现在了面前,那将会吸引多少渴望的目光,吸纳多大的资本量。这个潜力无可估量。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站在2025年的2月初去看美股和A股,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美股太贵了,A股太便宜了。 一个站在泡沫的顶峰之上,一个已经低到了尘埃里。在情绪和信心的渲染之下,中国资产和美国资产过去两三年各自演绎着极端的行情。
美股到底算不算贵,这个众说纷纭。有人开玩笑说,每次说美股太高时,它都用现实的收益啪啪打看空者的脸,这样打脸的行情已经走了两三年,足以在一些人的心中打上“美股永远涨”的思想钢印。但美股究竟是不是高了,这个是有历史数据来去做证明的。就在今年的1月份,《原则》的作者达利欧发出了人工智能泡沫重现互联网热潮的警示。说当前类似于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标普500的市盈率正处在历史最高的10%分位数上。许多科技股的估值比2001年纳斯达克泡沫时期还要高。

美股涨得越高,在上涨中获利的人就越多,那后续向下抛的压力就会越大。美股会不会崩这个得取决于向下的抛压会有多大,是不是大到足以将基本盘打翻。站在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是大A确实结结实实一再被全球资金看空,甚至到现在,境外的资金依然并没有对大A和港股的态度有所转变。
这个就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未来先进科技的行业来实现突破。Deepseek点燃了第一把烽火,2025年还会有第二把烽火,第三把烽火,后面的无数把烽火。 2025年是AI落地应用的元年,也是用AI把所有行业重犁一遍的元年。这里必定会反映到经济上,进而反映到资产上面,反映到大A和港股上。不可能同一个牌桌上的先进生产力计价,一个贵到天际,一个便宜到不可思议。这完全不符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