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末代港督”彭定康落寞地回到英国,后来怎样了?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5-04-02 02:09:01

1997年7月1日,“末代港督”彭定康在雨中降下英国国旗,带着复杂心情离开香港,结束了150多年英国殖民统治的最后一幕。

而在他落寞地回到英国后,他过得怎么样?

回到英国后,彭定康没闲着,也没彻底退出公众视线,而是换了几个身份继续折腾,从政坛到学术圈,再到媒体和贵族圈,人生轨迹挺丰富,但也有起伏。

从香港撤到英国

彭定康1992年到香港当港督的时候,已经是个老牌政客了,之前在英国做过内阁大臣,1990年还帮保守党赢了大选,是个有野心、有手腕的人。

香港回归是大事,他作为最后一任港督,注定得背上历史的包袱。

1997年交接那天,他在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来,表情确实有点沉重,毕竟这意味着他政治生涯一个大阶段的结束。

回到英国没多久,1999年,彭定康就被扔到了欧盟委员会,当上了英国代表,管对外关系。

这活儿不轻松,相当于欧盟的外交官,得跟全世界打交道。

他在香港的时候就跟我国政府交过手,所以他在欧盟这位置上,多少有点“老对手”的意味。

彭定康干了五年,到2004年卸任,期间搞了不少事。

比如,他试着推动欧盟跟中国拉近关系,想让双方多做生意,还提出过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这事儿听着挺大胆,但最后没成,欧盟内部意见不统一,美国也盯着呢,他只能作罢。

不过,他在中英关系上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他太了解香港了,算是英国政界里少有的“中国通”。

当上牛津校长,学术圈的新高峰

2003年,彭定康接了个大活儿——牛津大学的终身校长。

这可是个硬核头衔,牛津是英国顶尖学府,校长不光是荣誉职位,还得真干活。

他干了21年,到2024年才卸任,算得上他职业生涯的一大亮点。

选他当校长的时候,有人觉得意外,毕竟他不是纯学术出身,但也有人觉得合理,他毕竟有管理经验,做过港督,又在欧盟混过,国际视野和人脉都不缺。

在牛津,他主抓国际化,把学校往全球推,招了不少海外学生和学者。

他还得管些日常杂事,比如主持毕业典礼、开学术会、定发展方向啥的。

二十多年下来,他干得还算稳,牛津的排名和影响力没掉,反而更国际化了。

卸任的时候,彭定康已经80岁了,算是给这段职业生涯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混进上议院,拿了个贵族头衔

2005年,彭定康又多了个身份——终身贵族,正式头衔是“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

这在英国挺常见,政坛大佬退下来后,政府经常给个贵族身份,让他进上议院接着发挥余热。

他在上议院没闲着,经常发言,尤其爱谈外交和香港的事儿。

比如,他老批评中国政府在香港的政策,觉得北京管得太多,毁了香港的自由。

这立场跟他当港督时一脉相承,毕竟他在香港最后几年推了不少民主改革,像立法会选举啥的,虽然当时也惹了不少争议。

他在上议院的发言挺有分量的,毕竟他资历摆那儿,但也有人觉得他太偏激,尤其在香港问题上,总拿老眼光看新问题,有点不接地气。

不过,他自己不在乎,觉得自己有责任替香港说话,毕竟那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站。

2011年,彭定康又接了个烫手山芋——BBC信托基金主席。这活儿是管BBC的战略和运营,相当于给英国最大的公共媒体当“监工”。

本来这是个露脸的机会,但结果不咋地。

他上任没多久,BBC就爆出一堆丑闻,最严重的是个叫吉米·萨维尔的家伙,死了之后被曝出几十年性侵案,BBC还被指早就知道但没管。

接着还有管理混乱、经费问题,弄得BBC名声稀烂。

彭定康夹在中间,压力山大,公众和媒体都盯着他,看他咋收拾这烂摊子。

他试着改革,调整BBC的方向,但效果有限。

2014年,彭定康因为心脏问题提前辞职,干了不到三年。

这段经历算是他职业生涯的低谷,BBC的麻烦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他走的时候,外界评价挺两极,有人觉得他尽力了,有人觉得他没能力。反正这几年,他过得挺憋屈。

家庭还算稳,香港情结放不下来

彭定康的个人生活没啥大波澜,1971年,他跟老婆拉文德结婚,生了三个闺女:劳拉、凯特和爱丽丝。

在香港的时候,全家都跟着他,闺女们在那儿长大,对香港都有感情。

回英国后,三个女儿混得都不错,大女儿劳拉当了杂志编辑,二女儿凯特在BBC做电视制片人,小女儿爱丽丝跑去演戏,还演过印度电影《芭萨提的颜色》。

他老婆拉文德一直挺低调,没啥新闻,家庭算是他后方的稳定器。

2005年,彭定康写了本回忆录《东方与西方》,讲他在香港的日子,书卖得不错,很多人拿来研究他怎么看香港回归。

2024年从牛津卸任后,彭定康80岁了,算是正式淡出公众视线。现在他过得挺简单,家里弄弄花园,看看历史书,偶尔写点文章评论时事。

他当港督时推的民主改革,比如立法会直选,确实给香港人留了点盼头,所以有些人挺感激他,尤其是现在搞民主运动的那些人,老拿他当精神偶像。

可也有人烦他,觉得他在香港搞乱摊子就跑,回归后还老指手画脚,净添乱。

特别是亲北京那帮人,总说他不懂现在的中港关系,瞎掺和。

这两派吵得挺凶,彭定康每次发言,都能掀起一波口水战。

在英国,彭定康的评价也好坏参半。政界有些人支持他,觉得他有经验,敢说话,尤其在香港问题上,英国有历史责任,他站出来挺合适。

可也有人觉得他太固执,老拿香港说事儿,对中英关系没啥好处。

普通英国人可能没那么关心他,毕竟他离开港督位子快30年了,除了香港迷和政客圈,关注他的人不算多。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香港回归的1997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