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0.5岁、61.5岁计发月数分别是多少?

暖心为您 2025-02-17 16:34:59

今天有朋友问,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1岁则是132个月,62岁是125个月,那么60.5岁和61.5岁计发月数分别是多少呢?难道是135.5个月和128.5个月?

退休计发月数的由来。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实际上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并公布的。至2025年一直也没有改变,特别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的计算月数也是一样的。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从40岁到70岁,总共31个年龄的计发月数,并没有半岁或者其他小数点的计发月数。40岁计发月数最大是233个月,70岁最小是56个月。如果退休年龄早于40岁或者晚于70岁(一些特殊的退职或者高级专家等情况),一般都是使用40岁和70岁的计发月数计算。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有疑惑,退休年龄计发月数的制定是有什么科学依据吗?在最初的假设中,是以我们达到人均预期寿命,恰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完为目的。

在推导退休年龄的计算时,人均预期寿命采用的是2000年城镇人口预期寿命75.21岁,这是第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而且在计算的时候使用的是四舍五入值——75岁。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按照国家规定每年都会计算一定的利息,在2005年的改革中,是想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做实。按照当时的投资理财利率,而不是过去相对较低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当时的假设是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或者投资收益率是4%的情况假设的。

但现在情况有变,2016年记账利率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结合定期存款利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结合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因素综合确定的。2016年高达8.31%,但是近年来有所下降,2023年是3.97%,2024年是2.62%。

根据以上两个因素,按照下面复杂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来。这是一个指数计算公式,套入相应的退休年龄以后可以计算出计发月数值,最终得到的小数四舍五入取整数后,就是现在的结果。比如说42岁的计发月数值是226.4826,并没有采用226.5等情况。

这种情况下,在过去各地出现的一些没有按照整数年龄退休的情况(过去的退休年龄大家都没有选择权,是符合退休条件,到龄必须退休),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等地,都是按照下一个退休年龄的整数来计算的。也就是说60.5岁和61.5岁,计发月数分别按照61岁和62岁来计算,即132个月和125个月。

未来的计发月数会怎样?

其实计发月数在推导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养老金的增加,会导致个人账户余额支取额度提高。因此,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人会在75岁以前把个人账户余额领完。

在考虑到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2023年已经达到了78.6岁,男女预期寿命也有很大的不同(女性比男性普遍长5岁以上),相信未来会出台更科学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不过,不管计发月数是多少,养老金每年提高多少。只要参保人不去世,养老金是不会降低或者停发的,安心好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