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依然的思索 广东

刚刚颁布的国家1号文件,明确提出“两个不允许,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和“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不是一种预防式的警戒,这是对现实中已存在的违规案例的警告和规正。
两个典型违规案例:
“浙江义乌等地,出现了以“祖宅修缮”的名义,把宅基地改建豪华别墅。”
“在福建等地,出现了20户村民为退休干部“送地”的行为。”
这种错误看起来只是“小炎症”,但偏偏长在了国家的命脉上。土地问题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不允许任何人钻空子。原因有三:
1.土地问题,是历代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有人解读说,“两个不允许”是为了农民兜底收入和归宿感。这种解读太轻了。这不止是“民生问题”,这是最敏感的“政治根基”。
明朝中后期,贵族和官僚通过“投献”“强占”等方式大量兼并农民土地;满清时期,皇亲持续侵占民地,皇帝放任,民怨持续累积,终至覆灭。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多因土地问题和徭役赋税问题。历史证明,土地贪腐,比金钱贪腐,恶劣百倍。
新中国诞生的响亮口号,是“耕者有其田”;
建国初期1号工作,是“土地改革”;
国家强盛的关键改变,始于“土地承包责任制”;
过去十年的光辉岁月,源自“土地持续升值”;
如今,土地问题当下最脆弱的一根神经,土地观念是绝对不允许被演变的。

2.耕地是战略资源,时局瞬息万变,必须尽快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一方面,粮食依赖进口,就很被动。耕地规模不能再被不断蚕食;另一方面,好的耕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代代滋养。一块被改掉用途的土地,就算立刻改回耕地,也难以在几年内实现丰收。
当经济增长失速,AI又重估了劳动者的价值,实实在在“没有泡沫”的价值资源,就只剩下“地里长的”农业资源和“山上挖的”矿产资源。

3.土地供应有且只能有一个发令官
美国的经济价值的锚是资本市场价值,中国的经济价值的锚是土地价值。
我们的土地价值在过去几年拐头下探。库存过剩、产能过剩,已导致房价下跌,并逐步传导至土地公允价值下跌。金融政策的调控不是核心,供求关系才是核心。一端咬紧牙关,谨慎供应,一端回收土地库存、房屋库存,坚持1-2年后,房地产市场才能回稳。
如果战略落地过程中,冒出其他手段供应土地,搅乱预期,尤其是近郊宅基地足以掉起富豪的胃口,战略就会失效。

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两个不允许”会在1号文件当中?因为它确实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土地”爱得深沉。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