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厨房清洁海绵,每月脱落上万亿微塑料,或加大健康风险?听分析

雅彤康康 2024-07-11 21:37:0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65岁的张大爷坚持每天将家中打扫得一丝不苟。他特别注重厨房的清洁,每次烹饪后都会仔细清理油污,确保厨房的每一寸都光洁如新。为了维持这种清洁,张大爷每三个月会更换一次清洁海绵,并且经常购买各种清洁剂以增强清洁效果。

然而,他的家人最近提醒他,他常用的清洁海绵被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含有微塑料,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脱落。这些微塑料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张大爷对此感到困惑,他不明白微塑料是什么,也不理解为何一个小小的清洁海绵中脱落的微塑料会对健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他尝试与多位好友探讨这个问题,却发现大家对此都知之甚少,感到陌生。

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别急,本文将结合医学知识,详细介绍南京大学的新发现,并解释微塑料的本质及其对心脏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

一、震惊,厨房常用的清洁海绵,每月竟脱落上万亿微塑料!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清洁海绵被广泛使用,然而,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揭示了这种常见物品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清洁海绵磨损过程中的聚氰胺-甲醛微塑料纤维的机械化学形成》的论文,深入探讨了清洁海绵在磨损过程中释放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研究小组从多个品牌和使用状态的海绵中采集样本,随后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日常使用模式,监测和记录微塑料的释放情况。

通过精细的粒径分析和数量统计,研究揭示每块海绵每月平均释放数万亿微塑料颗粒。这些颗粒尺寸多样,从几微米至数百微米不等,主要由聚合物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在常规使用中易于分解为更小的颗粒。

最后,结果表明,这些微塑料不仅污染了厨房环境,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例如,微塑料纤维在人体内无法被分解,它们会在体内长期积累。

而这些微塑料纤维中含有的化学添加剂,如塑化剂和阻燃剂,在特定条件下会从微塑料中释放出来。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能够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控制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当内分泌系统受到干扰时,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例如,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或心脏节律异常,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还指出,这些微塑料纤维的释放不仅限于家庭环境,它们还可能通过污水系统进入自然水体,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随后通过捕食关系传递到更高级别的消费者,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长期暴露于微塑料环境中的人群,不仅影响内分泌功能,其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受到抑制,导致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这种免疫系统的损害是由于微塑料纤维表面的化学物质与人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减少这种潜在的健康风险,研究团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厨房清洁用品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产品,如木质或植物纤维制成的海绵。此外,每半个月更换清洁海绵,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块海绵,也能有效减少微塑料纤维的释放。

综上,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清洁海绵在日常使用中的潜在风险,也为公众提供了实用的健康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微塑料,了解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在生活中,尽可能地远离这种物质。

那么,还有哪些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塑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以及除了上述内分泌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微塑料大增心脏病发病率,提高死亡风险呢?

二、微塑料,悄无声息入侵生活,或大增心脏病、死亡风险。

微塑料,这种肉眼难以察觉的污染物,正以一种几乎无声无息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从海洋深处到城市的水源,无处不在。

值得注意的是,微塑料,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颗粒,却正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微塑料的来源极其广泛,从我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中的微珠,到合成纤维衣物在洗涤过程中脱落的细小纤维,再到大型塑料垃圾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分解形成的小颗粒,这些都是微塑料的来源。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外卖包装盒也包含这种物质。

这些塑料制品在环境中具有极强的持久性,它们不易被自然分解,长期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成为一种难以消除的污染源。

微塑料不仅自身构成污染,还能吸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各种有机污染物。这些有害物质在微塑料表面形成一层污染层,当这些微塑料通过食物链或直接摄入的方式进入生物体内时。它们携带的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对生物体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这种威胁不仅限于环境中的生物,也包括人类自身。

在医学领域,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逐渐被揭示。

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对微塑料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3月7日,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微塑料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还揭示了其可能大幅增加心脏病和死亡风险的可能性。

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积累过程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指出,微塑料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第一道防线,其功能障碍会引发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同时,微塑料的长期积累还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状态与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密切相关。慢性炎症会持续损害血管壁,促进炎症反应,加速斑块的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病理过程,因此,微塑料的这一影响尤为值得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微塑料可能携带重金属等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的积累,会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铅和镉等重金属不仅对神经系统有害,还能导致血管硬化和心脏功能障碍。长期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中,会导致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甚至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微塑料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微塑料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切实措施降低接触。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有效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呢?

三、保护身体健康,如何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

微塑料无处不在,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自然环境,都可能成为微塑料的藏身之地,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采取措施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已成为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日常习惯来减少微塑料的摄入。

例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和袋子来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装,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在购买食品时,携带环保购物袋,或者使用玻璃或不锈钢容器来储存食物,不仅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还能显著降低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风险。

其次,在选择个人护理产品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标签。微塑料,作为一种普遍的环境污染物,常常隐藏在洗面奶、牙膏、沐浴露等日常用品中。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在使用后会随着污水排放进入自然水体,最终可能通过食物链回到我们的餐桌。

因此,避免使用含有微塑料的产品,是减少与微塑料接触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标明“环保”的产品,这些产品通常使用天然成分,如植物纤维或矿物颗粒,既安全又环保。

还有,选择天然成分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能更好地呵护我们的肌肤,实现健康与环保的双重目标。

再者,改善饮食习惯也是减少与微塑料接触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外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这些食品往往包装在塑料容器中,增加了微塑料污染的风险

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吸管,这些物品在使用后往往直接成为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选择可降解或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如竹制或金属餐具,不仅环保,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可持续的消费习惯。

此外,选择新鲜食材,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食品。

这样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从而降低微塑料的暴露机会。

可以说,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选择,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保护我们的健康,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实践和推广。

写在最后:

南京大学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微塑料能够携带和释放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我们应该选择环保材料制成的清洁用品,减少微塑料的使用和排放,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德昊,文少白,龙文芳.饮用水中微塑料及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进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04):133-137.

2、衣晓峰. 微塑料对心血管危害再添新证据[N]. 健康报,2023-10-18(0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