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承载文明重要的载体,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形成,往往要花费极为漫长的一段时间。拿中文来举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最早的样子其实更为抽象。
因为文字最初是使用类比的形式创造而来的,在远古时期,人类光是生存下去就已经非常艰难,因此也就不会想要去思考与记录。但是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以及语言系统的完善,我们渐渐地明白了文字的重要性。
时间回到现在,追根溯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都是由一个个简化的符号演化而来,虽然这中间经历了千年之久,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这些简体字中,依稀看到曾经文字的样貌。就比如代表自然的“日”与“月”它们与自己最初的形态差别并不大。
况且汉字有一个不同于当今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文字的特点,那便是它们之中有些是单纯由笔画构成的独体字,有些是由两个不同文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就好像我们今天要讲的“母”与“毒”。
它们一个是独体字,一个是合体字,但令人不解的是,一般提到“母”就会联想到“母亲”“母爱”等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母爱如此伟大,“毒”这个字中的下半部分却有一个“母”字呢?
文字的演变与发展结绳计数是文字最初的形态,而后随着我们的先祖活动内容愈加广泛,简单的绳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因此他们开始尝试使用一些符号。虽然现如今感觉有些抽象化,但在当时来讲是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了。
我国的考古学家曾经在距今4500年历史的遗迹中,发现很多器物上都带有大量的刻符,毫无疑问这是能使历史界震动的一件大事。毕竟它们的存在是要比之前发现的甲骨文还要早将近1000年左右。
由此可见,我们古老的华夏文明,竟然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刻符的出现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改变。
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结构愈发的趋于复杂多样化,简单的符号只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不能满足更高级别的交流。于是更复杂的甲骨文便由此诞生。
随着一代代综合实力的进步,我们的汉字也由繁入简,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只可惜由于距今时间过于久远,我们挖掘出的甲骨片数有十五万多片,收录的文字近四千字,可我们只能解出其中一半的内容。
文字的结构与规律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从它所代表的意象中描绘其本质,比如日、月。它们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深刻的记忆点,让人过目不忘。可有一些字则有所不同。
它们使用一些合理的规则彼此相互组合,最后变成一个全新的字体。因此广泛被认可的“六书说”成为了字体与字体之间组合的重要依据。据《说文解字》中记载,共有六种造字之法,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在这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便是这三类。象形指的便是最直白的那种,根据形状样貌来进行区分。形声则是通过字体的偏旁部首来推测读音。而会意则是字体与字体组成与原有字相近意译的全新文字。
就好比三个“木”的组合,便是代表拥有高密度树木的“森”。再比如“歪”是由非常直观的“不”与“正”组成。这个规律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会意字,但在它们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存在。
“母”与“毒”“母”一字算是最早被辨认出来的两千多个甲骨文字体之一,作为象形字它格外的直观,在甲骨文中的“母”字,表现为一个跪坐在地的女子,整个字体最明显的位置,便是那代表哺育新生命女性特征。
时间来到现在,“母”字也随着代代的演变,将这一女性明显的特征慢慢地弱化。
但是它真实的意义依旧与甲骨文上所代表的形象紧密相连。拜这层关系所赐,所有与“母”字相关所延伸出来的词,都显得格外美好。
而反观“毒”字,很明显,他是一个会意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它最初的意译很简单,与神农尝百草的典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指的是一丛丛害人的草。拜这层关系所赐,由“毒”相关引申出的词,都或多或少带有贬低的含义。
毫不客气地说,它们两者的含义处于两个极端,所以我们难以想象为何“母”会作为“毒”的一部分而存在。但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也许这是我们所关注的角度过于狭窄。
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对比两个简体字的不同,要去思考它们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各自的字体有过怎样的变化。毕竟由于现代汉字的精简化,让很多字体与它们曾经的样貌有了天差地别。
这时,我们就要介绍一个全新的字体“毋”,这个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音同“无”且它本身的的意义也与“无”相关,指的是“不要、禁止”。因此从它延伸出来的词汇也大多与其本身的意义相关,都代表一种否定。
那如果这时我们将“毒”下方的“母”想象成“毋”那么一切就都会显得分外的和谐,“毒”也正式变成一个合格的会意字。但究竟是为何“母”与“毋”会出现混用的情况呢,那是因为最初,这两个字就是同源而生。
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早期这两款字就连书写都极为相似。直到小篆体的出现,才将字体中的两点,换成了一处竖撇,它们才正式地区分开来。于是“毒”下方的“母”字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由字体由繁体往简体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笔画的简洁、文字结构的稳定以及书写的方便性。就会出现类似于 “毒”这类字的巧合:虽然是很明显的会意字,但组成它的字体与它的意义毫无关联。所以遇到这类情况,我们也不可以严格地用会意字的标准来衡量它们。
我们的汉字经历了千年的演化,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它既是文化传承的见证者,也是动荡历史中的幸存者。
作为现如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仅剩的古文明字体,它所承载的意义绝非仅有记录那么简单。汉字的学问博大精深,其本身也值得我们将其视为瑰宝代代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