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打败了以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人为首的北洋军阀,从而使中国得到象征性的统一,参与北伐的国民革命第四军,是粤军部队,军长是李济深,同时也是粤军第三任总司令。
由于和蒋介石夺权失败,李济深被迫下野,此后粤军分裂成三大派系,分别是张发奎系、陈铭枢系、陈济棠系。陈铭枢的部队是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的指挥下,第十九路军后来参加了“淞沪抗战”,粉碎了日本人企图把势力扩张到上海的野心,是一支抗日劲旅。

粤军
“淞沪抗战”结束后,第十九路军被派往福建攻打红军,结果导致“福建事变”爆发,最终在蒋介石的镇压下,第十九路军被瓦解,很多将领此后都退出军界,但还有一些将领依旧想办法抗日。
翁照垣是第十九路军的高级将领,“福建事变”失败后,他没有选择退出军界,而是转投到桂系当师长,又参加过反蒋的“两广事变”,后来因为处死日本间谍,他被迫辞去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余汉谋当上“广东王”,翁照垣才返回广东任职,在广东指挥民团和日军打游击。
1892年,翁照垣出生于广东惠来县,父亲是一个石匠,母亲在家务农,他还有一个姐姐。翁照垣小时候在私塾读过两年书,后来家庭困难,就跟着父亲学石匠手艺,平时他还喜欢学拳脚功夫。

翁照垣
翁照垣身体素质好,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村里的“舞狮队”,而翁照垣性格耿直,得罪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因此被诬陷和土匪有联系,于是一家人被迫逃往陆丰县。不久他的父亲去世,为了养活母亲,翁照垣就跑到澄海县一个商铺当伙计,他做事能吃苦又勤快,老板夫妇很喜欢他。
一次有两个巡警跑来商铺勒索,当时只有老板娘在家,看到老板娘被欺负,翁照垣二话不说就把两个巡警打跑了,事后怕巡警来报复,老板夫妇就找了一些关系,让翁照垣到澄海县警察局当伙夫,毕竟巡警不敢在警察局里面乱来。当了半年伙夫后,翁照垣不想继续干了,于是就跑去潮阳县报名参军。
翁照垣在部队里面表现好,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总是冲在前面,所以被调往澄海县警察局的便衣队,负责到处抓捕盗匪,不久升为便衣队队长。通过几年的奋斗,翁照垣手里有了一些积蓄,他就在老家给母亲盖了房子。

翁照垣
1917年,当时广东还是陆荣廷桂军地盘,而粤军只有五千人左右,孙中山怕粤军被桂军吞并,于是就让陈炯明把这五千人带到福建南部发展。翁照垣听说“援闽粤军”成立后,就离开了便衣队,参加了粤军,跟着去福建。
粤军到了福建后,陈炯明重用了一批福建人,翁照垣所在的连被划入张贞麾下,连长不愿意服从安排,所以就辞职不干,翁照垣顶替了连长位置。虽然这个连有七八十人,但枪却只有十几支,幸好翁照垣头脑聪明,通过偷袭闽军小股部队的方式,抢过来了一些枪。
1919年,“援闽粤军”成立了一支警备队,翁照垣调往漳州,在警备队里面当连长。

陈炯明
1920年底,粤军已经发展到两万多人,于是陈炯明率兵反攻广东,把桂军给赶回广西,粤军的实力扩大,陈炯明的弟弟陈炯光担任粤军第二路司令,翁照垣在陈炯光手下当营长。
1921年,为了彻底打败陆荣廷,陈炯明率领粤军进攻广西,翁照垣的营驻守在两广交界处。
1922年初,翁照垣率兵进入广西,在武鸣和韩彩凤的桂军作战,顶住了数倍敌军的进攻。
1923年,陈炯明在广州背叛孙中山,因此粤军分裂,许崇智率领的粤军支持孙中山,翁照垣就加入到许崇智的部队,升为了支队司令。
1925年,平叛陈炯明成功后,在陈铭枢的帮助下,翁照垣取得去日本留学的资格,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了三年。

陈铭枢
1929年,翁照垣返回广东,在陈铭枢的介绍下,翁照垣见到了蒋介石,当时蒋介石想办空军,所以就送翁照垣到法国学习航空,在慕汉尼航空学校学习。
1931年初,翁照垣从欧洲返回国内,当时陈铭枢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他任命翁照垣为省保安第四团团长。不久后,在陈济棠的武力威胁下,陈铭枢被迫下野,陈济棠想收编翁照垣的队伍,而翁照垣觉得陈铭枢对自己不薄,所以不愿意归顺陈济棠。看到翁照垣不愿意归顺自己,陈济棠就动用武力,派兵攻打翁照垣的部队,双方交战一天一夜,翁照垣战败,然后逃到香港找陈铭枢。
翁照垣跟着陈铭枢一起到南京见蒋介石,蒋介石让翁照垣到杭州的第八十八师当旅长。7月,蒋介石派陈铭枢率兵到江西攻打红军,陈铭枢担任右路集团军总司令,他把第十九路军多扩编了一个第七十八师,区寿年担任师长,翁照垣为第一五六旅旅长。

蒋光鼐
由于在江西攻打红军不顺,蒋光鼐就借口到上海养病,让蔡廷锴代理第十九路军的指挥权,接连被红军打败,蔡廷锴也有了厌战情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和广东的反蒋派和解,广东的反蒋派要求把第十九路军调往上海,蒋介石同意了这个要求,翁照垣所在的第七十八师驻守在淞沪、南翔等地。
1932年1月27日,日军在上海制造武装冲突,“淞沪抗战”爆发,蔡廷锴给翁照垣麾下第六团团长张君嵩下令,只要日军在闸北地区动武就直接反击。1月28日,上千日本海军陆战队,对翁照垣旅的辖区发动进攻,翁照垣命令营长刘长江立即还击,让第六团团长张君嵩集合所有部队,防止日军大规模进攻。

蔡廷锴
经过一番交战,第六团守住了阵地,以伤亡三分之一的代价,消灭了日军上百人。1月29日,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对吴淞炮台发动进攻,翁照垣对部下说,就算整个旅打没了,也不能放弃阵地。由于没有反坦克的重武器,翁照垣组织了一百人的敢死队,在蕴藻滨埋伏,这些敢死队员背着炸药包,去炸日军坦克,最终全部牺牲。
翁照垣的旅有三千人,和日军在吴淞大战六天六夜,部队伤亡过半,始终没有退出阵地,上海的百姓为了支援第十九路军,一直冒着炮火给战士们送物资。
1932年,“淞沪会战”结束后,蒋介石派第十九路军到福建攻打红军,蒋光鼐和蔡廷锴深知蒋介石会卸磨杀驴,为了武装第十九路军,他们派翁照垣到南洋,号召华侨出资购买飞机,结果蒋介石知道了这件事,所以计划没有成功,翁照垣去往香港。

翁照垣
1933年,张学良的弟弟与翁照垣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通过这层关系,翁照垣到北平去投奔张学良。3月,张学良任命翁照垣为东北军第一一七师师长,兼华侨抗日救国军总指挥,在热河组织抗日武装,后来翁照垣率兵参加了“长城抗战”。
6月,翁照垣升为第六十七军副军长。不久后,因为热河沦陷,张学良出国考察,翁照垣就辞去职务,去往福建回到第十九路军中,参加了反蒋的“福建事变”。11月22日,“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李济深担任主席,翁照垣为福州城防人民革命军司令,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担任沿海警卫。
为了防止中央军进攻福建,蔡廷锴把第十九路军扩编为六个军,翁照垣担任第六军军长。可惜在中央军的进攻,“福建事变”只经历了一百天不到,就被蒋介石镇压了,翁照垣逃到香港。
1934年,翁照垣到欧洲考察,并且宣传抗日。

陈济棠
1936年,陈济棠联合广西的桂系反蒋,发生了“两广事变”,翁照垣受到邀请返回广东,由于翁照垣不信任陈济棠,所以就接受桂系李宗仁的任命,担任抗日救国新编第一师师长,率兵驻守在北海。9月3日,翁照垣在北海抓捕日本间谍中野顺三,并且把他处死,结果遭到日本大使馆的挑衅,日军四艘军舰进入北海港,翁照垣下令还击。
而蒋介石怕事态扩大,和日本进行谈判,并且派粤军的第一五九师,接管了翁照垣在北海的防区,翁照垣一气之下,又跑到香港居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翁照垣向国民政府申请抗日,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他被派到程潜的第一战区,担任津浦线督战司令,进驻保定,监督东北军作战,结果在空袭中,翁照垣腿被炸伤,送到香港救治。

余汉谋
1938年春,翁照垣伤好后,返回广东投奔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担任潮汕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当地训练民团抗日。为了培养抗日人才,翁照垣卖了自己在香港的房产,在揭阳县开办了抗日干部训练所。
1944年,日军进攻潮汕地区,翁照垣担任潮普惠南抗日游击队司令部指挥官,率领民团在鲤湖外洋新寨一带阻击日军,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大,翁照垣把部队撤往高埔,利用地理优势和日军打游击。
1945年初,翁照垣率兵多次偷袭日军小股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卸磨杀驴,因此撤销了翁照垣职务,他就回到老家居住,说再也不会为国民党卖命。

翁照垣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任命翁照垣为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清剿”司令之职,但翁照垣拒绝任命。不久翁照垣当选惠来县副参议长,当时有政客想霸占西岭矿场,翁照垣听说这件事后,就组织了民团武装,把护矿队给缴械,然后向国民党广州行辕主任张发奎告状。
1949年底,解放军解放惠来县,翁照垣和当地乡绅一起迎接解放军,但不久他选择和家人一起到香港居住。
1972年,翁照垣在香港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