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50佳,贾樟柯第6,管虎也上榜

红魔 2025-01-01 02:29:04

作者:Catherine Wheatley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Sight & Sound(2024年12月6日)

在2024年这样一个充满暴力和分裂的年份,电影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要求艺术拯救地球或许不切实际,但我们希望,它至少可以提供信息和教化,拓宽我们的集体视野——在这个充斥着错误信息、文化战争和严重两极分化的政治辩论的时代,这无疑是一剂良药。

由全球影评人评选出的本年度五十部佳片,及其题材的国际多样性,给人以开阔视野的振奋之感。电影一直是最快捷的旅行方式。

我们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影片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同时,它明确地反对仇视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反对种姓和阶级偏见,这些偏见限制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这部影片的导演看来,爱情「既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抗,也是女性获得选择权的一步」。

在今年的调查中,这样的女权主义信息并不鲜见。在前十名中,女性导演的人数多于男性导演,这种情况以前只出现过一次,那是还处于疫情的2020年,当时有七位女性上榜,今年则是六位。

并列第41名

《孤寂午后》

导演:阿尔伯特·塞拉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葡萄牙/西班牙

阿尔伯特·塞拉的这部关于斗牛的纪录片获得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金贝壳奖,本片令人印象深刻、平实动人,聚焦于秘鲁天才斗牛士安德烈斯·罗卡·雷伊的14场斗牛比赛,展现了这一备受争议的传统的美丽与野蛮。

并列第41名

《都是陌生人》

导演:安德鲁·海格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美国

安德鲁·海格的这部时空穿梭电影,以超自然的方式探讨了悲伤和恐同症的深远影响,直击人心。

并列第41名

《四月》

导演:迪亚·库伦贝加什维利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意大利/格鲁吉亚

迪亚·库伦贝加什维利继其令人惊叹的出道作品《开始》(2020)之后,又以一个讲述了一个格鲁吉亚产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因堕胎而受到威胁的故事,向社会发出了诘问。

并列第41名

《狗阵》

导演:管虎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在这部出人意料的犯罪题材影片中,一名前科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负责清理一个沙漠小镇,他与一只狗结下了不解之缘,该片既有黑色电影式的幽默,又有神经喜剧般的荒诞。

并列第41名

《秘密会议》

导演:爱德华·贝尔格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美国

拉尔夫·费因斯在爱德华·贝尔格改编自罗伯特·哈里斯的畅销小说《秘密会议》中,带领一群尖酸刻薄、爱说闲话的红衣主教试图选出一位新教皇:这是一部节奏明快、引人入胜的教会恶搞片。

并列第41名

《沙丘2》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加拿大/阿联酋/匈牙利/意大利/新西兰/约旦/冈比亚

丹尼斯·维伦纽瓦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同名小说《沙丘》的系列电影的最新一部作品,是一部战争片兼神话冒险片,片中充斥着巨大的蠕虫和生动的反派角色,并与当前的全球强权政治状况不谋而合。

并列第41名

《绿色边境》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制片国家/地区:波兰/法国/捷克/比利时/美国/德国/土耳其

阿格涅丝卡·霍兰的这部影片充满同情心,讲述了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上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审视了欧洲应对移民危机的复杂性和不公正性。

并列第41名

《留校联盟》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这部由亚历山大·佩恩执导,发挥了职业生涯最佳演技的保罗·吉亚玛提领衔主演的校园暖心喜剧,有意识地唤起了70年代初好莱坞中等成本电影的风格,并且不逊于那些激发其美学灵感的电影。

并列第41名

《我仍在此》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制片国家/地区:巴西/法国

影片以虚构的手法再现了工程师鲁本斯·派瓦(赛尔顿·梅罗饰)于1970年在巴西独裁统治下失踪的真实经历,他的妻子尤妮斯(费尔南达·托里斯饰)为查明鲁本斯·派瓦失踪的真相倾注了毕生精力,令人动容。

并列第41名

《二号陪审员》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这部关于道德和良知的严肃寓言中,一名谋杀案的陪审员怀疑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本片借此对美国司法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拷问。

并列第35名

《枯草》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制片国家/地区:土耳其/法国/德国/瑞典/卡塔尔

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这部影片思想深刻、形式大胆,讲述了安纳托利亚一个宁静村庄里一位渴望逃离现状的美术教师被指控有不当行为的故事。

并列第35名

《在溪边》

导演:洪常秀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这位多产的韩国作者导演以四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为中心,用简约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小品故事,这也许不是洪常秀最具视觉创造力的作品,但表演却充满了优雅和深刻的真诚。

并列第35名

《宽恕》

导演:阿兰·吉罗迪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阿兰·吉罗迪是电影界最独特、最具反叛精神的导演之一,这部充满黑暗欲望、令人目不转睛的乡村情节剧再次展现了他对类型杂糅和叙事不可预测性的偏好。

并列第35名

《沙漏标志下的疗养院》

导演:史蒂芬·奎/狄莫瑞·奎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波兰/德国

奎氏兄弟的这部电影改编自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同名小说,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在朦胧鬼魅的东欧某地,开启了一段如梦如幻的火车之旅。

并列第35名

《神圣无花果之种》

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制片国家/地区:伊朗/德国/法国

在这部流亡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的作品中,一个氛围紧张的小家庭成为了伊朗专制制度下普遍生活的缩影。

并列第35名

《法式火锅》

导演:陈英雄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比利时

伯努瓦·马吉梅尔和朱丽叶·比诺什在这部美食家与厨娘的甜蜜爱情片中大秀演技,其中不乏令人垂涎欲滴的场景。

并列第31名

《野兽》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加拿大

这部由蕾雅·赛杜主演的时间穿梭题材的科幻片聚焦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是波尼洛迄今为止最具话题性的影片。

并列第31名

《美国内战》

导演:亚历克斯·加兰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芬兰

在亚历克斯·加兰这部令人血脉偾张的好莱坞暴力题材影片中,四位摄影记者和作家历尽千辛万苦,试图报道美国内战中的暴行。

并列第31名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导演:乔治·米勒

制片国家/地区:澳大利亚/美国

在这个作为《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充满神话色彩的背景故事中,乔治·米勒依然是血腥而充满机械味的朋克视觉效果的巨匠,安雅·泰勒-乔伊演绎了复仇女神弗瑞奥萨可怕而惨烈的成长史。

并列第31名

《隔壁房间》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制片国家/地区:西班牙/美国

佩德罗·阿莫多瓦的首部英语长片以温情的手法讲述了由蒂尔达·斯文顿和朱丽安·摩尔饰演的两位老友一起面对死亡的故事,对安乐死提出了富有哲理的看法。

并列第25名

《穿行》

导演:列万·阿金

制片国家/地区:瑞典/丹麦/法国/土耳其/格鲁吉亚

在这部由格鲁吉亚裔瑞典导演列万·阿金执导的优雅而又具有政治共鸣的影片中,一位格鲁吉亚妇女寻找着她疏远已久的跨性别侄女。

「通过蒂克拉逐渐浮出水面的背景故事,我们了解了变性人生活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些人在格鲁吉亚这个父权制社会中每天面临的暴力风险——蒂克拉的家人就将她赶出了家门......在这片生存艰难的土地上,阿金创造出了一种优美诗意的空间感。这证明了他对差异的尊重(以及他的家族与土耳其的联系),这一切都不会让人觉得是偷窥或剥削性的观察。」(卡门·格雷,《视与听》7月刊)

并列第25名

《膝盖骨乐队》

导演:里奇·佩皮亚特

制片国家/地区:爱尔兰/英国

来自贝尔法斯特的说唱组合「膝盖骨」在这部根据该组合起源故事改编的离奇、令人兴奋的电影中,反对英帝国主义,为爱尔兰语而战。

「从他们的第一首单曲因『提及毒品和骂脏话』而被爱尔兰电台禁止播出,到他们提出的『英国人滚蛋』口号激怒了工会政客,膝盖骨的成员是不折不扣的粗鲁的共和主义者。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它用『我们的日子终将到来』(Tiocfaidhár lá)的欢快口号激怒观众——唯一使用频率更高的话可能是『一群芬尼亚傻缺』(译者注:芬尼亚兄弟会是致力于建立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秘密政治组织)——警察常常如是对着组合三人嚎叫,而这些警察则被表现得愚蠢且具有虐待倾向。」(托马斯·弗莱夫,《视与听》9月刊)

并列第25名

《成为一只珍珠鸡》

导演:伦加诺·尼奥尼

制片国家/地区:赞比亚/英国/爱尔兰

尼奥尼继《我不是女巫》(2017)之后的第二部作品,通过一个女人、一个家庭和一个社区为一个无人怀念的男人举行哀悼仪式的黑色幽默故事,拷问了赞比亚的代沟问题。

「近乎永恒的黑夜让影片的画面更加如梦似幻,每一个瞬间都被宝蓝色的月光照亮,月光似乎就像波光粼粼的丝绸一样在翩翩起舞。这些瞬间时不时被电视机的刺眼原色打断,舒拉的记忆不断回到一个名为《农场俱乐部》的老式儿童电视节目中——尤其是关于珍珠鸡的一集。」(莱拉·拉蒂夫,《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并列第25名

《裹尸布》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制片国家/地区:加拿大/法国

在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的骇人的现代爱情故事中,文森特·卡索饰演一位丧偶的墓地主人,他发明了为悲痛者服务的墓穴摄像头,以此来抚平失去亲人的痛苦。

「在这位艺术家所选择的语言中,《裹尸布》的类型手法让人感觉像是在与深深的失落作斗争。长期以来,柯南伯格一直利用类型片的自由来解放我们的移情想象力,让我们去感受一些忌讳的或陌生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如此熟悉的东西,以至于他给了我们一种疏离又粗暴的拥抱,让我们重新感受它——将悲伤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鬼故事,而且通过「裹尸布摄像头」(ShroudCam)的存在而得以延长。」(尼古拉斯·拉波尔德,《视与听》网站)

并列第25名

《政变的配乐》

导演:约翰·格蒙佩雷兹

制片国家/地区:比利时/法国/荷兰

约翰·格蒙佩雷兹在这部充满活力的纪录片中,以20世纪60年代的爵士乐为背景,讲述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独立领袖帕特里斯·卢蒙巴遇刺事件。

「格蒙佩雷兹用当时的爵士乐,这种充满了新的政治激进主义和非洲中心主义意识的音乐,为这一恶性事件的缓慢发展配乐。这些音乐是对卢蒙巴的斗争和失败的一种评论,但在格蒙普佩雷兹的镜头下,这些音乐本身也带有悲剧性的一面:阿姆斯特朗和吉莱斯皮等音乐家被说服到非洲和亚洲巡演,作为文化推广活动——后来被证明是中情局支持的公关活动。」(萨姆·戴维斯,《视与听》11月刊)

并列第25名

《共同的语言》

导演:马修·兰金

制片国家/地区:加拿大

马修·兰金继首部长片《二十世纪》(2019)之后,再创超现实主义佳作,这部精彩离奇的喜剧想象了一个用波斯语和法语作为两种官方语言的加拿大。

「影片中的怪诞情节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最后一幕中演员角色的快速互换再次体现了这一特点,肯定了片名所指的共通性和我们人类的令人欣慰的相似性。兰金的主要影响来源包括来自加拿大温尼伯的导演盖伊·马丁的作品和罗伊·安德森不动声色的风格,而他的新作则主要受到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童年寓言的影响。」(萨弗隆·梅芙,《视与听》网站)

并列第21名

《闭上眼睛》

导演:维克多·艾里斯

制片国家/地区:西班牙/阿根廷

维克多·艾里斯暌违30年带来的新片讲述了一位虚构演员的失踪,探讨了失落、悲伤和电影的微妙力量。

「《闭上眼睛》开场镜头的精心构思让人感觉艾里斯从未离开过银幕。日光逐渐洒满阴暗的室内,就像《南方》(1983)的开场一样。影片中的人物用低沉的语调讲述着四分五裂的家庭和父女间的互相指责,让人想起《蜂巢幽灵》,尽管与后者梦幻般的寓言相比,他们用更直接的方式指涉了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利·辛格,《视与听》5月刊)

并列第21名

《不同的男人》

导演:亚伦·施密伯格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塞巴斯蒂安·斯坦在亚伦·施密伯格执导的这个分身故事中,饰演一位因遗传病接受实验性治疗而面目全非的演员。

「在《不同的男人》这部元电影中,即使弥漫着刻意的故弄玄虚和诡计多端的气息,但其中也充满了恶作剧的味道。施密伯格对二元性、道德性和两极性进行了巧妙的扭转,却从未给予正面回答『因你是你而被鄙视是否比因你不是你而被钦佩更好』这个问题。不过,它确实嬉皮笑脸地坚持认为,如果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就该感到庆幸了。」(杰西卡·江,《视与听》10月刊)

并列第21名

《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

导演:拉杜·裘德

制片国家/地区:罗马尼亚/卢森堡/法国/克罗地亚/瑞士/英国

拉杜·裘德的作品粗鲁、冷酷而又独具匠心,在资本主义晚期的布加勒斯特飞速穿行,对管理阶层进行了讽刺。

「裘德讽刺了管理阶层,以及当权力和金钱严重失衡时赋予工人选择权的虚假性。但他并没有宣扬政治观点,而是努力捕捉现代生活的质感和节奏,在其不连续性和冷酷性中,他的冒险精神和特殊性在同时代的电影中也非常突出。这部影片有时看起来像是讽刺作品,但最终却成为扭曲现实的一面镜子(例如,一位制片助理被强迫不眠不休地工作、最终过劳去世的轶事。)伊林卡·马诺拉切在安吉拉这个角色中表现出了令人艳羡的不自知,一头埋在多线任务同时处理的匆忙之中......裘德的影片值得重看......充满了生活中的细节和嘈杂声。」(尼古拉斯·拉波尔德,《视与听》4月刊)

并列第21名

《亨利·方达竞选总统》

导演:亚历山大·霍尔瓦特

制片国家/地区:奥地利/德国

这是一部三小时的论文电影,通过美国最经久不衰的偶像之一、演员亨利·方达的生活和工作,探讨美国的历史和政治。

「这部精彩绝伦的论文电影的导演亚历山大·霍尔瓦特是维也纳著名的电影策展人和作家,,在掌管奥地利电影博物馆多年之前,曾在维也纳主持当地电影节。在这幅关于亨利·方达的肖像中,霍尔瓦特对电影的博学和严谨的分析达到了极佳的效果,方达的个人经历和对电影角色的选择——尤其是与约翰·福特合作的角色——将他塑造成一个典型的完人形象;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美国民主理想的化身。因此,这部影片既是方达的写照,也是美国的写照,霍尔瓦斯通过错综复杂的联系,揭示了这位演员的工作和生活如何与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相互交织,并从中得到启示。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让人赏心悦目,摄影师迈克尔·帕尔姆的镜头也让画面看起来美轮美奂。在特朗普再次当选的背景下观看这部影片,难免会让人觉得格外心酸和辛辣。」(基伦·科尔斯)

并列第17名

《粗野派》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匈牙利

在这部时间背景跨越三十年的精美战后史诗中,阿德里安·布罗迪饰演一位逃离欧洲前往宾夕法尼亚的包豪斯建筑师和大屠杀幸存者。

「包括序曲和中场休息在内,影片长度略超过三个半小时——似乎对观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科贝特的故事绝不会让人觉得平铺直叙。这样大胆的美国电影很容易让人将其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血色将至》(2007)和《大师》(2012)以及金·维多的伟大默片《群众》(1928)联系在一起,但它也完全体现了科贝特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视角。阿德里安·布罗迪饰演的托斯以一种破碎的姿态登场,这是他多年来最出色的表演。在《粗野派》中,艺术家受苦受难,但不是为艺术而受苦受难:他所受的苦只是历史造成的。科贝特的电影是一座宏伟的建筑,但他对崩塌的地基和高耸的屋顶同样感兴趣。」(约翰·布雷斯代尔,《视与听》网站)

并列第17名

《艾米莉亚·佩雷斯》

导演:雅克·欧迪亚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比利时

雅克·欧迪亚在本片中讲述了一个墨西哥贩毒集团头目伪造死亡以掩盖自己转换性别的秘密的故事,极其细腻,妙趣横生。

「《艾米莉亚·佩雷斯》看似很难成为一部佳片。首先,这部电影有太多的元素:犯罪悬疑、酷儿歌舞、变性肥皂剧、女同性恋爱情、国情揭露等各种类型的混合;不切实际的救赎弧线,以及瞬息万变的色调变化,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这位年逾古稀的法国导演肯定会在政治正确的风云变幻中失手吧?或许,《艾米莉亚·佩雷斯》最大的惊喜并不是欧迪亚对类型和形式的眩目式尝试(他在这方面从不怯场,犯罪是他作品中的一个普遍主题),而是影片对跨性别的真挚甚至是同情——不过表达方式都不含蓄。《艾米莉亚·佩雷斯》包罗万象,但绝不无聊。」(索菲亚·萨切尔-贝萨,《S&S》11月刊)

并列第17名

《壮游》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制片国家/地区:葡萄牙/意大利/法国

米格尔·戈麦斯以一个实验性的、跨时空的殖民时代故事,优雅地衔接了百年电影史,讲述了一个英国公务员试图逃离他执着的未婚妻的故事。

「《壮游》是这位最迷影的导演创作的又一部极具魅力的电影颂歌。戈麦斯和他的合作编剧在构思剧本时,曾以『之』字形的路线横穿东南亚和东亚,沿途拍摄了一些16毫米胶片的镜头,其构思让人想起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正午显影》(2000)。所有由专业演员出演的剧本场景都是在欧洲的摄影棚内拍摄的,呈现出古典电影的风格。通过交替使用棚内拍摄的画面和真实记录的画面,《壮游》在百年(电影)历史之间架起了一座优雅的桥梁,尽管它并不刻意追求无缝连接。与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的《过境》(2018)不同的是,过去与现在的坍塌并不传达政治信息,其效果纯粹是诗意的。影片的故事及其情感可能植根于现实,但它们遵循的是电影独有的逻辑。」(乔瓦尼·马尔基尼·卡米亚,《视与听》网站)

并列第17名

《大都会》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酝酿了四十年之久打造的这部大胆的「新罗马城」电影,其实是一个老式的爱情故事。

「科波拉最雄心勃勃、最大胆的电影《大都会》历经四十多年的筹备,其迷人之处和令人沮丧之处在于它对自身修改的陶醉程度——将看似后期的草稿叠加在早期的草稿之上,而不是将它们作为替代。《大都会》不仅没有让人感到悲伤,反而让人更加清醒,它的无拘无束让我们既快乐又哑口无言。用公元前63年的卡提林阴谋(一场针对统治罗马的执政官的未遂政变)来想象纽约,这一自负不仅意味着今天、明天和昨天的崩溃,而且意味着这三者是彼此替代的,因此每当有新的场景出现时,这座城市就会重塑。但《大都会》的意义可能在于,我们最终会教会自己如何去理解它。」(乔纳森·罗森鲍姆,《视与听》11月刊)

第16名

《完美的日子》

导演:维姆·文德斯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德国

维姆·文德斯在这部细腻、沉思的影片中集中展现了一位东京厕所清洁工的平静日常,并将其标志性的纪录片手法运用到了虚构题材中。

「《完美的日子》是文德斯自《柏林苍穹下》(1987)以来最优秀、获奖最多的一部虚构电影,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愉快的惊喜啊!这部电影既是文德斯回归初衷后逐渐形成的晚期风格的典范,更确切地说,是文德斯将他很少失手的纪录片手法运用到虚构题材上的典范。平山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与其说他是参与者,不如说他是影片中小剧场的旁观者。『木漏れ日』(komorebi)是平山的生活态度的核心,在日语中,它指的是树叶随风摇曳时产生的光影闪烁,只存在于那一瞬间。同样重要的是,平山在他的乐趣中坚持复古式文化。他的论点似乎是,录音磁带和乳剂胶片的不完美增强了短暂的美好瞬间。」(尼克·詹姆斯,《视与听》3月刊)

并列第14名

《珍妮特星球》

导演:安妮·贝克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剧作家安妮·贝克的电影首作沉稳大气,讲述了1991年马萨诸塞州西部一个漫长而慵懒的夏天,11岁的莱西与新来的伙伴们争夺着母亲的注意力。

「贝克以不惧怕沉默的留白和稀疏的情节而闻名,她的第一部电影也大胆地采用了省略的手法,通过逗趣的字幕和莱西卧室窗下低沉的成人对话来表示时间的流逝。看到红头发莱西的温暖的16毫米广角镜头——在翠绿的林地和存在主义问题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渺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瑟琳·席安玛的魔幻现实主义童年寓言《小妈妈》(2021),但《珍妮特星球》的气质更加冰冷。该片有足够的共鸣——母亲被孩子无止境的需求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孩子则为不断变化的亲情规则而痛苦不堪。就像被贝克视为深受其影响的莫里斯·皮亚拉的《赤裸童年》(1968)一样,这部影片的关键在于儿童演员传达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能力,而齐格勒做到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凯蒂·麦凯布,《视与听》9月刊)

并列第14名

《利益区域》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波兰/美国

格雷泽的这部影片将重点放在党卫军军官鲁道夫·霍斯和他的家人身上,并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背景下,展现了他们平淡无奇的生活。

「格雷泽对于视角的选择游刃有余,他将我们带入陌生区域的微妙地带。与《索尔之子》(2015)的逼仄镜头,或哈内克的《白丝带》(2009)的暴风雨前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格雷泽和摄影师卢卡斯·扎尔用广角镜头将我们锁定在阳光明媚而又冷峻的画面中,让霍斯夫妇与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他们的脸。这种自我专注的特质正是格雷泽的电影从马丁·艾米斯的同名原著《利益区域》中改编或采用的,同时摒弃了大量的情节和人物,包括军官和囚犯。我想到了艾米斯的另一部小说《时间之箭》,它以电影式的反转展现了大屠杀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思想实验。格雷泽的这部影片也让人觉得是一种自成一体的试验(有时还带有黑暗的讽刺意味)。」(尼古拉斯·拉波尔德,《视与听》2023-24冬季刊)

第13名

《挑战者》

导演:卢卡·瓜达尼诺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意大利

卢卡·瓜达尼诺在这部由赞达亚、乔什·奥康纳和迈克·费斯特主演的诙谐、狂热的三角关系电影中大展拳脚,充分展现了网球场上和场外的性张力。

「在网球场的方寸之地和三角关系的磁性拉扯之间,瓜达尼诺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中的强烈渴望再次召唤了出来,并将它们置于一个主调中。《挑战者》是一部热辣而沉重的剧情片,但它也充满了轻松诙谐和奇异、近乎不可思议的触动,即使不总是奏效,但至少能让你目不转睛,乐在其中。网球显然代表着欲望,瓜达尼诺正是在这种情色的真空状态下,通过贾斯汀·库里茨克斯的灵活剧本,展开了影片中的各种游戏,包括背后捅刀子、戴绿帽、打嘴仗和阴谋诡计的大杂烩,同时保持了比赛本身的紧张气氛,而比赛也是这部影片的架构手法。」(比阿特丽斯·洛伊扎,《视与听》6月刊)

第12名

《邪恶不存在》

导演:滨口龙介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滨口龙介继《驾驶我的车》(2021)之后,以暧昧而优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湖边社区抵制大企业的露营开发计划的故事。

「石桥英子变幻莫测的配乐不仅助推着整部影片所构建的谜团,并且为影片营造了一种与剧情发展截然不同的强大结构——几乎就像是在传达自然和特定地点的内在气质,但这种描述仍然将其功能简化了,当配乐突然中断时,甚至会产生令人不安的效果。在前面极富情绪和戏剧性的管弦乐之后,模棱两可的结尾显得更加突兀。不过,这非但没有让人感到沮丧,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冒险的举动,它可能成功地将人类行为不可预知的本质包裹了起来。《邪恶不存在》展示了一位导演愿意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打破自己的自负,承担令人欣慰的风险。」(尼古拉斯·拉波尔德,《视与听》3月刊)

第11名

《荧屏在发光》

导演:简·申布伦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在简·申布伦这部极富创意的第二部长片中,两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郊区的少年因一部神秘的、巴菲式的20世纪90年代电视节目而结缘,现实与幻想在他们身上变得模糊不清。

「这部影片展现了前数字时代的观看文化的古朴质感。片中的节目《神力粉红》的饱和色彩和模拟质感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双峰》《吸血鬼猎人巴菲》和《X档案》等其他引领90年代潮流的剧集,都这部影中戏的重要参考对象:在这些剧集中,非正统的主角们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威胁和隐藏的现实——它们揭示了日常生活世界就像一块薄薄的纱布,覆盖着难以想象的其他事物。尤其突出的是与跨性别经历的共鸣。欧文和麦迪看起来都是酷儿,似乎被他们的成长经历活埋了,他们意识到,如果一个人鼓起勇气去杀死那些致命的熟悉事物,转而追求诱人的未知事物,可能会有更好的现实存在。」(本·沃尔特斯,《视与听》9月刊)

第10名

《五分钱男孩》

导演:拉梅尔·罗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拉梅尔·罗斯的首部剧情长片改编自科尔森·怀特黑德的普利策奖获奖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被关押在一所残酷的改造学校的两个年轻人的故事。

「这部影片给人的直观感受就像在陆地上潜入水下,被推入一个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不断扫描地平线和重新定位内心才能解码的世界。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朋友——哈蒂的孙子埃伍德(伊桑·赫里斯饰)和特纳(布兰登·威尔逊饰)的故事。他们就像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的镜像,被困在一个阴暗世界(五分钱学院,一所少年改造学校),哈蒂多次试图营救孙子,但都失败了。罗斯以忠实的视角将观众带入这些年轻人的世界,看到他们所看到的,见证他们所见证的。长镜头和局部视角确保了影片的主观性,观众会发现自己躁动不安、多愁善感、充满爱意和心酸。《五分钱男孩》唤起了一个纯真迷失、生活迷失和超然救赎的世界。」(B·卢比·里奇,《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第9名

《唯一的家园》

导演:巴西勒·阿德拉/哈姆丹·比拉勒/尤瓦尔·亚伯拉罕/拉谢尔·瑟尔

制片国家/地区:巴勒斯坦/挪威

这部雄辩的纪录片由来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媒体活动家拍摄,记录了巴勒斯坦居民与试图驱逐他们的以色列占领军之间的土地斗争的现实。

「从2019年到2023年末,以色列国防军在马萨费尔亚塔实施破坏,拆毁当地居民的房屋,将他们赶入洞穴。当冲击部队、装甲车和推土机开进某个村庄,捣毁教室、浴室和鸽舍时,影片的节奏就会随着暴力的爆发而骤然加快。一名男子在试图抢救自己的便携式发电机时被击中并瘫痪。这已经够让人难以忍受了。想象一下生活在其中的情景吧。」(尼克·布拉德肖,《视与听》12月刊)

并列第7名

《血爱成河》

导演:罗斯·格拉斯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美国

罗斯·格拉斯继出道作品《圣人莫德》(2019)之后,又推出了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的犯罪惊悚片,故事情节虽不连贯,但引人入胜,充满了血腥、性和肌肉。

「《血爱成河》再次展现了格拉斯的恋物癖般的眼光,她将自己对变态欲望的兴趣泼洒在更大的画布上,将一个原本在苏格兰想象的故事转换到了神话般的美国西部。格拉斯提到了《艳舞女郎》(1995)和《欲望号快车》(1996)对她的影响——很容易就能在片中找到这两部影片的影子,如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另类坎普文化和健美表演世界的描绘,以及随着杰姬对类固醇依赖性的增加而涌现出来的一股狰狞的身体恐怖暗流。」(雷切尔·普朗格,《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并列第7名

《某种物质》

导演:科拉莉·法尔雅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法国/美国

黛米·摩尔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已经过气的好莱坞明星——她接受了惨不忍睹的分身治疗,摩尔的表演让她成为了颁奖季的热门,但科拉莉·法尔雅的这部影片在「怪物化」年长女性身体的同时,也对老龄化政治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论点。

「《某种物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让我想到了中世纪的「讨嫌淑女」,她知道女性最渴望的是什么——主权,并且可以选择白天还是夜晚美丽......芭芭拉·克里德的评论性研究《阴性怪物:电影、女性主义、精神分析》(1993)将女性生殖器官定位为恐怖电影中所有畸形定义的原型,为法尔雅的构想提供了蓝本,即一个女人生下年轻的自己,然后可怕地衰老。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电影,虽然其情节让人联想到约翰·弗兰克海默的《第二生命》(1966),但法尔雅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汲取灵感,将好莱坞『貌美的』小妞电影与其邪恶的孪生兄弟——肢体恐怖片愉快地结合在一起。」(简·贾尔斯,《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第6名

《风流一代》

导演:贾樟柯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贾樟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角色巧巧(赵涛饰)在这部影片中寻找着她的爱人,该片对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亲密的沉思,并且拼接了贾樟柯最优秀的几部影片的片段和花絮。

「无论是数十年的时间跨度,还是赵涛寻找离城男子的主题,对于贾樟柯的作品来说都不是新鲜事。但贾樟柯用自己电影中未使用过的片段(大部分——最后一部分是新拍的)拼凑了这个叙事,他找到了一种暗示性的方式,将跨越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电影制作原料重新利用,变成了一部游移的、充满音乐的、对现代中国快速变化的出神入化的反思。贾樟柯的这部电影既是一部社会史,也是对他自己职业生涯的拾得镜头式的摘要,而最有感染力的是,它是贾樟柯对他的妻子、御用女主角赵涛的实时衰老的一种亲密的、累积性的、《少年时代》式的描摹。赵涛饰演的角色几乎从不开口:她是贾樟柯镜头下的一个沉默流浪者,每一帧画面都捕捉到了一个正在经历转型重建和现代化的国家的大量文献证据。」(塞缪尔·威格利,《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第5名

《残酷真相》

导演:迈克·李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西班牙

迈克·李和《秘密与谎言》的主演玛丽安娜·琼-巴普蒂斯特再度合作,讲述了两个性格相左的加勒比海非裔英国姐妹及其家庭的故事:琼-巴普蒂斯特饰演相对内敛的潘西,米歇尔·奥斯丁则饰演活泼跳脱的香特尔。

「李标志性的悲喜剧混杂风格在潘西肆无忌惮的辱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玛丽安娜·琼-巴普蒂斯特充满敌意的表演也不失趣味。这是一次无所畏惧的表演,也许可以用她的笑与哭同时出现的精彩瞬间来浓缩概括。琼-巴普蒂斯特与米歇尔·奥斯丁的演技旗鼓相当;两人因共同的、悬而未决的过去而纠缠在一起的场景是影片的高潮。人们很容易认为李的作品是轻而易举拍成的——尤其是像本片这样的小制作,但同样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事实是,他在英国电影界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在这个国家,很少有其他当代电影人能够如此细致入微、有尊严地去面对那些别人会横穿马路避之不及的人,并深挖他们脆弱生活中的蛛丝马迹。」(李·辛格,《视与听》2024-25冬季刊)

第4名

《达荷美》

导演:玛缇·迪欧普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塞内加尔/贝宁/英国

玛缇·迪欧普熟练地将非虚构和幻想融为一体,讲述了19世纪末法国殖民入侵期间从达荷美掠夺的26件皇家文物的归还过程。

「对于这位类型片导演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混合项目,模糊了非虚构和幻想的界限。迪欧普和摄影师约瑟芬·德鲁安·维亚拉尔以一种乍看之下很奇怪的慎重目光呈现了文物归还的旅程,所有镜头都是光滑的宽幅画面,极少华丽。伴随着国王盖佐的沉思,沃利·巴达鲁和迪恩·布朗特幽灵般的电子配乐,以及潮汐般的合成器和异域音调,为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面纱:雕塑被小心翼翼地包装,它们的状况也经过了鉴定。情感瞬间从边缘溢出:欢迎被掠夺的珍宝回家的热闹游行;总统花园的夜景,盖佐以一种全知视角打量着他年轻时变迁的街道;贝宁文物保管员对着面前被找回的雕塑静静地歌唱。」(凯利·韦斯顿,《视与听》11月刊)

第3名

《奇美拉》

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

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法国/瑞士/土耳其

乔什·奥康纳在这部充满欢乐的民间魔幻作品中饰演一位忧郁的盗墓者,他与一伙人从托斯卡纳古墓中盗取文物。

「任何对《奇美拉》中发生的事情的描述都无法充分表达其中的内容,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咒语的角度观看古代魔法。亚瑟醒悟到,他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对他所热爱的事物的亵渎之上的。但罗尔瓦赫尔真正的故事,关乎于托斯卡纳这片土地,以及沉睡在我们脚下的美丽秘密,将其与《奇迹》(2014)中的朴实无华和《幸福的拉扎罗》(2018)的异想天开区分开来,并在生动的奇异性方面超越了它们。」(杰西卡·江,《视与听》6月刊)

第2名

《阿诺拉》

导演:肖恩·贝克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米奇·麦迪森凭借这部电影迅速成为一名新星,她在片中饰演的阿妮是布鲁克林一名风趣、火辣的性工作者,与俄罗斯寡头的娇生惯养的儿子闪电结婚。

「肖恩·贝克的《阿诺拉》一举夺得金棕榈奖,这部精彩绝伦的爆笑悲喜剧是对《漂亮女人》的致敬,也是对『漂亮女人』式幻想的猛烈抨击,女主角那咄咄逼人的态度和脆弱的世故使她成为布莱顿海滩的魔镜版圣徒,而她甜美的笑容实际上是在传达『快给我钱』的含义。阿诺拉(由即日巨星米奇·麦迪森饰演)的布鲁克林口音又细又窄,就像用吸管吸走了所有元音一样,她不喜欢自己『乌兹别克语的烂名字』,坚持用阿妮自称。这使得片名既是一种温和的斥责,又是一种肯定——贝克已经不是第一次展示出他的奇妙技巧,他甚至能爱上角色身上那些他们自己都无法爱上的东西。这是导演迄今为止最生动的一部作品,时而令人沉醉,时而令人发笑,时而令人恐慌,时而令人悲伤。」(杰西卡·江,《视与听》11月刊)

第1名

《想象之光》

导演:帕亚尔·卡帕迪亚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印度/荷兰/卢森堡/美国/意大利/瑞士

印度导演帕亚尔·卡帕迪亚的第二部长片获得了戛纳评审团大奖,她以诗意的手法表达了痛苦的真相,别出心裁地讲述了三位护士在孟买的生活。

「卡帕迪亚从一开始就将渴望——对爱的渴望、对结束不稳定的生活状况的渴望——确立为她的关键主题。影片以孟买的镜头开场,画外音朗诵了移居者写给这座「梦想之城」的信。他们所表达的流离失所的感受并没有与任何特定的人联系在一起——也许身处现代印度的孤独是一种普遍的痛苦?——但卡帕迪亚很快就通过三位主角——两名护士和一名医院厨师——开始聚焦她的核心故事,她们都是从其他地方搬来孟买的。

结尾处,影片放弃了大都市的视角,转而表现农村的神秘主义。一个毁灭性的幻觉瞬间让整部电影脱离了现实主义,同时提醒我们,即使是电影中更接地气的日常场景,也具有梦境或记忆般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超现实的发展让人想起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或拉夫·迪亚兹等其他亚洲导演在不同程度上采用的超验主义电影主题。但《想象之光》有一种独特的质感。正是从迫在眉睫的贫民窟清拆或经济移民等非常真实的环境中,影片的梦幻性才得以显现。」(阿琼·萨吉普,《视与听》12月刊)

0 阅读:0

红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