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望——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描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和对亲人的思念。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由长安赴奉先县探亲途中,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描绘了农民在五月麦收时节的忙碌和艰辛,以及贫妇人因赋税繁重而拾穗充饥的悲惨遭遇。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本诗刻画了一个以卖炭为生的老人的贫苦形象,反映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本诗以贫女的独白,倾诉了她抑郁惆怅的心情,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浔溪棹歌
董蠡舟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此诗写出了百姓在青黄不接时的艰难生活,以及对辛苦劳作却不知为谁的无奈。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人通过描写渔者在江上捕鱼的艰险,反映了他们生活的不易。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也暗示了自己生活的艰难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却至死未能如愿,反映了他生活在南宋动荡时期的无奈和悲愤。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回顾了自己因科举入仕和艰辛的抗元历程,以山河破碎和身世浮沉比喻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背景是文天祥兵败被俘,拒绝投降。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诗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王旗变换百姓都受苦的现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在成都草堂历大风破屋、夜雨屋漏的艰难处境,推己及人,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关怀。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寒冬,百姓生活的困苦。
蚕妇——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人以蚕妇的视角,揭示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的不公平现象。

无题 难
破晓微光破雾迟,寒街孤影步如羁楼前外卖催单急,巷尾三轮载货疲病榻高堂愁药费,学堂娇子盼书资夜深独坐难成寐, 月色空凉照鬓丝
文 隐溪书社
素材中华文学集
图 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