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心地善良的绝色美女,却心甘情愿嫁给杀人不眨眼的“湘西匪王”

知历史 2018-09-27 09:40:34

“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人见张平,九死一生。”

这是解放前流传的一首湘西民谣,民谣中的张平究竟何许人也?

张平生于清朝末期,他的祖父张朝玉是张家坨有名的大财主,家有160亩水田。作为富二代,张平从小就比较猖狂,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恶霸。张平在十五岁便成了亲,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婚后,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张平对妻子动辄拳打脚踢。他的第一任妻子不堪忍受凌辱,最终选择了自杀。第二任妻子也跟他没过多久便逃回娘家。

1922年,张平花100多块银元买了一支汉阳枪。开始了靠好勇斗狠打拼的日子,一年后,他混上了当地团防局副局长。后来他凭借自己的黑社会势力和敢打敢拼的狠劲,鸠占鹊巢逼跑了局长,自任团防局长。

张平天生就有一种土匪的气质,他吃喝嫖赌、烧杀掳抢,可谓无恶不作。在那个乱世里,他这种够狠能拼命的人很有市场,1928年,张平被人介绍到一二八师时任团长的舒安卿手下当了副官。1935年,他跟随舒安卿部到永顺、保靖一带“剿共”。而也就是这个时候,张看上了杨炳莲——他后来的第三任妻子。

杨炳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高峰乡李家洞村张家坨人,她年轻时是一位绝色美女,后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如今92岁的杨炳莲眉宇间还依稀可见当年的美艳:瓜子脸,慈祥的笑容,白皙的皮肤,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儿孙满堂的杨炳莲,经常坐在织布机前纺各色花布,她经营了一家小麻将馆,碰上三缺一,偶尔也会玩上一把。

当年,杨炳莲家在永绥县城经营一家杂货店。当时军人身份的张平经常来光顾,“只是觉得这个当兵的很奇怪,隔一两天就来店里买一根针或一根线”。有一天,张平来买线没带零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银元。“我说找不开,要他另外拿零钱出来。他说不用找了,拿着线就走。”

后来,张平和驻防永绥的最高长官舒安卿一起来到杨炳莲家中。二人的到来让杨炳莲的父亲不知所措,当听说张平看上了他的女儿,要明媒正娶时,这个老实巴交的小生意人很是高兴。杨炳莲也觉得“这个人应该不是个坏人”。张平上门提亲后不到一个月,就把杨炳莲娶进了门。

“嫁过去我才晓得自己是张平的第三个老婆。”杨炳莲说,她开始也担心张平会像对前两个老婆那样对待她,“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种担心没了,结婚大半年,他还像结婚两三天那样对我”。婚后第二年,张平随舒安卿开拔宁波抗日。临行前,他把杨炳莲安置在老家张家坨。

张平跟随舒安卿参与的嘉善会战非常惨烈,他们以两个师的兵力,阻击从全公亭、金山卫登陆的日军第六、第八师团,以保障淞沪抗战部队撤退,众将士以劣势装备抗击有飞机大炮作掩护的日军,战斗持续到七天七夜,直到接防部队赶来,才撤下战场,取得了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000多人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舒安卿率部与日军展开肉博战,不幸左肩中弹,昏迷倒在地上,苏醒后仍坚持指挥,不下火线;战斗结束后,舒安卿部763团生还者除他之外,仅连长1人、连副级司务长4人、士兵100余人。张平带去的300多人的队伍,仅剩他和一个外号叫李疤子的人。

从浙江回来后,张平在古丈县警察局当上了中队长。由于张平残害百姓,危害地方,百姓纷纷向永顺专署和沅陵专署告状。1940年10月,张平被撤去警察中队长职务,他带着妻儿和几名心腹回到了李家洞老巢。张平回到老巢后组织武装,结拜28个“弟兄”,纠集人枪100多,在金华山称大王。

1944年,张平当上了古丈自卫团副司令。作为养鸟喂狗都有专门佣人负责的“司令夫人”,养尊处优的杨炳莲经常劝张平少树敌、多积德。可惜张平根本听不进去。杨炳莲自己则经常行善,帮助老百姓,希望能为这个家庭带来福运。

1949年,张平被委任为国民党暂编第11师少将师长,坚持继续为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府卖命。就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张平还派人袭击了酉水河上的解放军运输船队。

兵败后张平完全可以亡命天涯,远走高飞。但由于他留恋夫人和儿女,一直携家带口在家乡古丈附近的深山密林中四处逃窜、疲于奔命。数月后,张平让杨炳莲带着孩子们回娘家。自己依然舍不得离开,继续藏匿于山中,半年后,张平被击毙,当地的军民将其枭首示众,这样的死后“待遇”在湘西剿匪的历史上并不多见。28岁的杨炳莲成了寡妇。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