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女子最为难养!再谈30出头女子7婚6孩经典案例震古烁今…

凌霜剑影逸尘风 2025-01-03 13:20:24

震惊的我把这新闻连续看了几遍,甚至对这个经典案例的记忆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我用最精炼的方式将这案例的核心事件回顾一下:

综合【看看新闻KNEWS】12月23日报道,赵先生(化名)与吴女士闪婚后,发现吴女士好吃懒做、不顾家,且隐瞒了此前6次婚史和5孩生育史(加上自己的则是7婚6孩)。

吴女士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并要求赵先生拿钱才让孩子回来。赵先生找到吴女士后,她再次消失。赵先生认为婚姻是骗局,希望离婚并解决孩子抚养问题。

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刷新了我几十年来对婚姻家庭情感的认知,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故事情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影视剧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根本分不清楚。

看完新闻及相关视频,回到现实,掩卷沉思,又觉得其中场景似曾熟悉,周围的市井生活中,或多或少、隐隐约约又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尽管没有这起新闻事件中这么夸张、那样突出,但有女主角那样轻佻、随意、无视道德、鲜廉寡耻性格者,大有人在。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摊上这样一个“捞女”特性的人,是极其不幸、可能又般无奈、而且还可能无所适从。

说到这里,无厘头的想到了《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姑且不去讨论太深。我想说的是,结合这样的案例,我觉得我可以把它简译理解成为通俗话中的“小人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注意,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男人,摊上了一个“小人”特性的“女子”的话,这一生就是很难办的事情,真的很“难养”。亦即我的普通百姓口中所说的“养不住、喂不家”。

也就是“子曰”的后面半句,对她太过亲近宠溺她会容易不遵守礼数,也无规矩,为所欲为、任性胡为;

而稍稍有一些疏远或是照顾不周到、不细致,她又非常容易记恨怨怼、心生不满、翻脸比翻书还快、离家比顾家还勤等等。

仔细寻思,就真的是这个理!

如这则新闻中,男子就遇上了这样一个奇葩至极的女子。只因自己30多岁尚未婚娶,懵懵撞撞的便与认识仅2个月的女子闪婚,谁知最后竟摊上的是这样一个“小人女子”。

生了女儿,按普通人的想法,应该逐渐安定,谁知愈发露出本性好吃懒做只知花钱而不顾家…

甚至带着女儿离家出走,花钱接回之后,竟然要糟,花钱、出轨、又离家出走…;再后竟然牵扯出她已经有过6次婚史,加上“案发”这一次,7婚6孩!!

毋庸赘述,单单能够做到7婚6孩这个事情,足见此女已经没有把什么婚姻、情感、家庭当回事了。

这样的女子心中只有自己,思想中容得下的只有钱。什么家庭责任、什么风雨同舟、什么儿女牵挂,通通都是云淡风轻、了无牵挂…

这样的女子,甚至比所谓的小人还难应付!用钱也买不回她已经刻在骨子的随性随心。

这样的女子而且头脑也极为简单,她心中始终坚信性别就是她的天生优势。张家不要李家要,李家烦了王家去,更难听的话,就不再说了。总之,身为女人走遍天下不挨饿的理所当然应该在她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这辈子都没办法改变了。

从新闻案例中回过神来,再看看我们现实生活的周围,也许你也会发现有这种倾向的女子不少,但愿自己永远不要碰上。

如果是男子不幸碰上类似的女子,正如这个事件中的男子,最后可能就是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毕竟正如女子的经历一样,离开了先家,不用几天,只要高兴开心随性,不愁找不到下家。

因为咱们这个社会,上了年纪仍然找不到女子的“大冤种”其实是很不少的。

这也许也是“捞女”的“克敌制胜”的先天因素吧!

我们也不能谩骂这样的女子,也许这样的女子脑筋本身就相对迟钝或者说反应不过来太多。也许这样的女子本身也有她自己的苦楚之处,进而养成了一种不在乎一切的习惯。

比如这个案例中的女子,也有叫人同情之处:(引用原闻)【“第一次15岁被他老爸卖到安徽,生了两个孩子,第二次在四川被人家骗生了一个……第四次在福泉生了一个……第7次就是我……她总共结了7次婚,生了6个娃娃。”】云云。

同时,可怜之人又有可恨之处:(引用原闻)【…而她在视频平台上还有点名气,发日常博取同情,骗男人的钱、诈骗钱财。】云云。

只不过,无论可怜可恨,真正遇上的话,也不知该如何了却心中的那一份愤懑…

最后,以案例中男主角的心愿作结:提醒大家不要被人欺骗,同时希望吴女士能够回来离婚,把孩子的抚养问题解决清楚,并归还自己最后给她的2万块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