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浦东美术馆举行重磅大展“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The Greats of Six Centuries: 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开幕仪式。展览以八个空间梳理自文艺复兴至战后的“西方美术史”。据悉,此次展览是西班牙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建馆以来的首次大型国际展览,展出作品均为第一次亮相中国。
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法埃尔·德斯卡亚(Rafael Dezcallar),陆家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而进,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彭薇芬,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浦东美术馆公司董事长李旻坤,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艺术馆长吉列尔莫·索拉纳(Guillermo Solana),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行政馆长艾维里奥·阿塞维多(Evelio Acevedo)出席了开幕仪式。
“六百年之巨匠”位于美术馆二层,八大空间精选西班牙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以下简称“提森博物馆”)馆藏中跨越六个世纪的绘画珍品,呈现了自文艺复兴直至战后欧洲和美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画卷”,引领观众通过名家杰作了解西方世界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在过去六百年间的变迁。
展览开幕仪式现场
展览“六百年之巨匠”集合了70幅来自近70位艺术大师的宝贵真迹。拉斐尔、彼得·保罗·鲁本斯、爱德华·马奈、文森特·梵高、瓦西里·康定斯基、马克·夏加尔、乔治亚·欧姬芙、安德鲁·怀斯等国内观众熟知的欧美艺术大师杰作亲临现场,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在提森博物馆馆长吉列尔莫·索拉纳的导览下,笔者看到展览按照时间线索,展示了15世纪起至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涵盖了诸多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俄罗斯先锋派、美国现代主义、不定形艺术、波普艺术、美国现实主义等,展开了一卷浓缩的西方绘画史。
展览开幕参观现场
其中,多件提森博物馆馆藏珍宝悉数亮相:《年轻男子肖像》出自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有着柔和的主色调以及精美的光线效果;巴洛克的理想典范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维纳斯和丘比特》完美展现了艺术家叙事性绘画中的丰盈之美;威尼斯城市景观画的杰出代表卡纳莱托带来《从威尼斯圣维奥眺望大运河》,通过高视角精准地描绘了威尼斯的城市地标与生活细节;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古斯塔夫·库尔贝的《溪流》是其职业生涯后期的经典之作,在捕捉风景真实性的同时保留了对绘画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阿尔勒的装卸工》展现出其风格的转变,他放弃了点彩派与印象派的画法,以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超现实主义“教父”马克·夏加尔的《乡村圣母》描绘了被天使环绕的圣母子,一个想象力洋溢的梦幻世界跃然而出。
西班牙驻华大使Rafael Dezcallar和欧洲艺术协会主席Emma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现代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马奈的佳作——《女骑士》。女骑士英姿飒爽,自由的运笔技巧营造出随性、鲜活的氛围,黑色的服饰呈现出艺术家对黑色的超凡表现力,以及捕捉光泽、轮廓和纹理的自如。这件作品曾在 2011 年法国奥赛博物馆举办的“马奈——现代艺术缔造者”大展中作为重点作品展出,并作为展览主视觉海报出现在巴黎街头,引起万众瞩目。这一代表着 19 世纪巴黎现代女性形象的《女骑士》此次来到上海,相信也将在摩登上海。
展览还展出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基希纳的《雪中的容克博登》,作品与中国山水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康定斯基的《穆尔瑙:约翰尼斯街尽头》是其通往抽象之路的重要前奏;马蒂斯的《黄色花卉》中,预示着野兽派时期的行将到来;美国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安德鲁·怀斯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我年轻的朋友》画面中艺术家对于绒线衫质感的精确描绘让观众赞叹不已。
据介绍,提森博物馆的收藏始于德国企业家奥古斯特·提森之子海因里希·提森,他于1926年完成了首笔重要购藏,之后持续购入不同流派古典大师的经典杰作。在他去世后,其子汉斯·海因里希接手了这一事业,并在1961年开始收藏为父亲所轻视的现代绘画。整个收藏的发展见证了两代人的热情和努力。
提森博物馆馆长吉列尔莫·索拉纳导览中
提森博物馆,与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皇后现代艺术中心被并称为西班牙马德里“艺术黄金三角”。这次展览是提森博物馆第一次携镇馆之宝来到中国,也是它自建馆以来的首次大型国际展览。“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想把馆藏中最好的部分带到上海,带给中国观众。也想让大家知道,提森博物馆并不是一个专注于某一时期或专题绘画的博物馆。整个西方艺术史中最伟大的作品,我们都有收藏。”提森博物馆馆长坦言。
展览空间构成了作品与观众对话的主舞台。策展团队将70幅杰作呈现在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宽敞展厅中,并配备先进的照明设备和精心设计的灯光,最大程度地烘托观展氛围,促进观众与作品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结。游走于展览空间,观众既能清晰捕捉到作品的每一处细节,又能深刻体验到不同作品中所特有的时代气质。(摄影:唐增华 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