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明显,尤其是大盘一度跌破3000点关口,这让沉浸在科技股狂欢中的投资者心慌不已。
大家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短期内市场的波动并不一定是牛市到来的信号,这也是牛市的常态。
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在这个时候仍然缺乏坚定立场,面对市场的波动往往显得处变不惊。
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家的观点往往更加分歧,甚至形成了“回杀”这一趋势。
“为什么市场在近期大幅下跌?”
“是因为三季报披露的H股大幅下跌吗?”
“又或者是H股大幅下跌造成的冲击?”
还是说重磅事件没有落地,最终造成市场的情绪波动?
市场大跌的原因?也许是近期H股的暴跌,让不少散户投资者认为港股大跌会引发A股暴跌,但是从历史上来看,香港股市已经不再对A股产生直接的影响。
回溯到2018年9月和11月之间,港股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期间,A股市场出现了两大热点群体的回撤特征。
在此期间,科技股整体的表现相对较为疲弱,特别是以科创50为核心的科技股指数,在这期间出现了两个下跌的过程。
分别是2018年11月12日跌至11月23日,科技股惨遭49只个股跌停,而且这49只个股都是以科创50为核心的科技股。
再从这时的点位计算,科创50指数下跌幅度达到近35%的涨幅,然而在经历了大幅的调整之后,科创50指数又再次出现了快速的回升,走势非常的强劲。
但是在当时,A股市场却并没有受到H股的影响,踊跃地进行着反弹,对于H股的下跌,则是无动于衷。
虽然H股市场存在一定的投资逻辑,但是这种逻辑只能解释一部分原因,如今还无法形成一种系统,属于一种非主流的逻辑。
因为在A股市场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炒作逻辑,不同的资金、不同的机构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其中的命脉和主流逻辑都贯穿在这些主流的逻辑当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上涨受到压制。
因为在近期的季报和年报披露时,市场面对着资金的避险情绪,导致个股大部分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进而影响到市场大盘的走势。
其次是重磅事件没有落地,造成市场的情绪波动。
在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方向,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市场上的问题,比如疫情的问题、产能的问题等。
这些政策实施后,市场信心会逐渐恢复,但在政策尚未落地之前,投资者的情绪会影响市场。
最后是外部市场的干扰。
因为外部市场的变化,给A股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A股市场的走势也受到一定的压力。
市场大跌的真正原因。但是我们发现,在A股市场出现下跌的同时,和涨停个股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尤其是短线交易非常活跃,反弹的个股较多,多数个股的上涨幅度都非常的高。
从这一方面来看,大盘虽然下跌,但是涨停的个股在增加,反映出短线交易的活跃情况,尤其是以涨停近百个数量来体现。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主力想要上涨反而没有反弹,反而涨停个股数量比较高,可以理解为主力资金在反弹过程中遭到了打压。
也就是说,主力资金想要上涨,却被其他资金压制,造成大盘下跌的现象。
这也就能解释A股市场出现下跌的真正原因,就是主力资金在进行洗盘,忍痛割肉,进场接盘的资金还有更多,导致大盘反而下跌。
这也相当于主力资金进行了一次“倒车接人”的行为,所以这才造成A股市场下跌的现象,也促使大盘跌破了3000点的关口。
但从短期来看,A股市场仍然有政策的支持,主力资金也会再次回归,携手大盘一起向上运动。
扣好安全带。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的A股市场的下跌并不是因为系统性风险造成的,也并不是因为经济问题造成的,而是由于市场情绪的波动所引起的。
毕竟在很长时间内,A股市场的走势都是比较稳定的,如今也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不会影响到长期的走势。
尽管我们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带来一些波动,但是从长远来看,A股市场仍然是向好的。
但我们从这一时刻来看,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科技股方面,未来科技股可能会有更大的投资潜力。
从这一点我们要做好准备,市场的波动或许就是给我们创造更低的买入成本,适合我们长期布局。
所以说,A股市场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总会遇到一些波动或起伏,但无论如何,A股市场的趋势并不会改变,市场的情绪也不会影响到长期的走势。
毕竟市场的情绪都是非理性的行为体现,虽然有些人认为A股市场永远不可能崛起,但其实我们不能否认市场的潜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市场也会逐渐崛起,毕竟市场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无论是经济还是市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结语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A股市场的潜力,不要因为眼前的波动就对市场产生否定的态度,毕竟市场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
当市场出现问题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
毕竟短期的波动毕竟并不能影响长期的走势,我们要相信,A股市场永远有机会,我们要善于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