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低空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低空经济指的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产品涵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和传统固定翼飞机,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低空经济的发展背景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随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被提及,显示出国家层面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视。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长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重要作用。据估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低空经济涉及的产业涵盖广泛,从航空器研发制造到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再到飞行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2023年,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到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
低空经济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无人机产业的显著优势。2023年,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到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飞行时长达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和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蕴藏着大产业:在高层建筑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的农产品,乘坐eVTOL旅游……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有望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每个人。
无人机产业的迅猛发展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优势显著。中国现有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已形成规模化应用。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无人机物流配送已在安徽合肥和其他地区得到规模化应用。
此外,安徽、广东、江西、重庆等省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聂爱国介绍,安徽省已建立了以合肥市、芜湖市为双核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并推出多项政策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到2023年底,安徽省低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
低空经济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实名登记无人机126.7万架,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全国通航企业达689家,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
飞行时长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安全高效的国家空域系统和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中国民航局修订了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了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各试点地区也在积极探索,通过政策红利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今年2月,《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国内首部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的专项法规。
低空经济的新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的广泛应用需要政策、资源和资金的支持。各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正在搭建对接平台,帮助企业链接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等资源,促进低空经济从“空中飞”到“落地用”。
低空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随着低空装备制造从“消费级”向“工业级”加速跨越,低空经济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