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办公室调试代码时,收到儿子语文老师的消息。
她说儿子最近在课堂上经常与同学争执,甚至顶撞老师。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仔细想了想最近和儿子的相处。
确实,他变得爱抬杠,说话语气冲,连妈妈布置的任务也会顶嘴。
作为一个程序员爸爸,我习惯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
孩子的顶嘴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01
顶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指出,青春期的孩子会通过质疑和反抗来建立自我认同。
我记得儿子读四年级时的一个场景。那天他做作业,我看他写得慢,就催促:"快点写,别磨蹭。"
他突然抬头说:"我就是这个速度,你老催我有什么用?"
我第一反应是生气,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他会这样说?
我蹲下来,平视着他:"告诉爸爸,是不是觉得压力很大?"
他眼圈红了:"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字就是写不快。"
这时我明白了,催促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重他的焦虑。
02
面对孩子的顶嘴,我发现三句话特别管用:
"你说得对,爸爸理解。"
记得有次儿子放学回家,我让他先写作业。他一边摔书包一边说:"我都累死了,能不能先休息会儿?"
我没有强迫,而是说:"你说得对,学习了一天确实累了,休息15分钟再开始好不好?"
他愣了一下,情绪立刻平复下来。
"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上周日,儿子想去打篮球,我要求他先把数学作业做完。他顶嘴说:"为什么每次都要我先写作业?"
我说:"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既能打篮球又能完成作业?"
最后我们商量好,把作业分成两部分,打完球回来再做剩下的。
"说说你的想法。"
前几天,儿子对我说:"你们总觉得我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我放下手机:"说说你的想法,爸爸在听。"
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原来是因为和同学玩游戏起了争执。
03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倾听和理解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当我们用平和的态度回应孩子的顶嘴时,他会感受到被尊重。
我的一个同事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儿子初中时特别叛逆,动不动就顶嘴。
有次他让儿子去补习班,儿子说:"我就不去,你能把我怎么样?"
他强压怒火说:"爸爸想听听你为什么不想去。"
儿子说出了真实想法:补习班的老师讲课太快,他跟不上。
通过沟通,他们找到了更适合的补习班。现在他儿子读大学了,常说小时候最感激父亲的就是肯听他说话。
04
面对孩子的顶嘴,我们要看到表象下的需求:
渴望被理解。李玫瑾教授指出,顶嘴常常是孩子表达诉求的方式。
一个月前,儿子对我说:"你整天就知道工作,都不陪我。"
这句顶撞背后,是他对陪伴的渴望。
寻求独立。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反抗是青少年获得自主权的尝试。
我观察到,儿子在做决定时,越来越希望有自己的想法。与其压制,不如给他做选择的机会。
05
作为父亲,我学会了:
保持冷静。情绪失控只会激化矛盾。
找对时机。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交流。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我经常用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和儿子分享。
建立规则。我和儿子约定: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要用平和的语气。
看见进步。当他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时,我会给予肯定。
上周,儿子主动和我商量周末的安排。我发现他的表达变得理性了许多。
这让我想起《非暴力沟通》中的话: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连接。
写在最后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慢慢松手的过程。我们与其阻止孩子顶嘴,不如教会他如何恰当地表达。
昨晚,我陪儿子散步。他说:"爸爸,你知道吗?我觉得和你说话特别舒服。"
我笑了,这大概就是教育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