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研读心得:火热除阳盛、阴虚还有其它

炎黄国医吴越 2025-02-08 08:53:03

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讲:火热内生,指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又称“内火”或“内热”。

(1)阳气过盛化火:机体阳盛有余,机能亢奋,转化为火热的病理状态。阳气过亢,中医学称为“壮火”,即“气有余便是火”。此气之有余,即指阳有余而言。

(2)邪郁化火:外感六淫,或痰湿、痰血、食积等,阻滞气机,导致阳气内郁则生热化火,形成实热内结的病理状态。

(3)五志过极化火:多指精神情志的刺激,使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失衡,气机郁结,久则从阳化热,火热内生的病理状态,又称为“五志之火。

(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为精亏血少,阴液大伤则阳亢,因而化热的病理状态。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之虚热征象。阴虚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牙痛、咽痛、骨蒸……

总之,火热内生中的实火多源于阳气有余,或邪郁化火,或五志过极,病程亦较短,临床多见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红肿火疮,或舌红目赤,甚则神昏、狂躁、舌苔黄燥、脉洪数等症。虚火多源干精亏血少,可显现多种阴虚的症状……

此外,火热内生还有其它病机——阳虚也会有“火”!关于这一点,因为太重要,所以我们另文专论!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

2025年2月6日

郑重提示:文中如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需求医诊治。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文章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实践问题。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而学习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则最为容易!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著作、文章和课程。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含《医案借鉴》类课程)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第三部分、《经典深解课程-伤寒金匮》等

五、其它经方课程

1、通方课程:《阳主阴从:中医通方,简易多能》

2、综合课程:《经方应用总体思路》

第二类:针灸课程:略

第三类:古法养生课程:略

第四类:其它课程(多数公益免费):略

……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