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综艺节目为了争夺观众,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刚刚开播的《演员请就位3》,由于扬子的一段“纣王戏”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扬子这个名字,曾在去年的《再见爱人》中因其张扬的个性而被无数网友抵制。
然而,风水轮流转,这一切反而让他成为了各路综艺的“抢手货”。
在《演员3》中,尽管扬子的年龄偏大,长相也显得穿搭老成,却依旧在节目中展现出一副“耍大牌”的姿态。
当所有选手都端坐在凳子上认真面对评委时,他却在第一排翘着二郎腿,一副“我是老大”的气派。
即便是当惠英红和杨晓培进屋时,其他选手纷纷起立致敬,他依然懒散不已。
直到旁边的李奕臻提醒“老师来了你也不站”,他才慢吞吞站起。
这一幕跟他在《再见爱人》中的表现如出一辙。
对其他嘉宾他极为恭敬,唯独对黄圣依的态度始终冷淡,仿佛始终想强调,掌控一切的是他。
扬子在节目中被询问是否有剧本,他竟表示:“没有。”
换来的只是众人的惊愕,仿佛新发现了什么重磅秘密。
随着《演员3》强势上线,热度也一路攀升,在收视率榜上名列前茅。
但看完第一期的我,竟然明白了这部综艺为何负评不断。
不如想象中美好的自我介绍第一期节目的第一环节是选手们的自我介绍,原以为会是一个温馨的开场,没想到却充满了戏剧性。
热度刚刚上升的网红陈百乔,这回以意想不到的形象亮相。
他身着皮夹克,但与帅气形象毫不相搭,很像刚从农村来的大学生。
而他旁边,其余演员或化妆精致,或穿着华丽,唯独他的呆萌造型让人忍俊不禁。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同样出类拔萃的选手,像网红刘梓晨,凭借“大长脸”走红,如今已然脸庞臃肿,眼神同样算不上迷人。
一位被称为“胖妇人”的锤娜丽莎在舞台上,身姿娇媚自然是天壤之别,身形显得格外臃肿,令人质疑综艺的底线何在。
或许综艺为了“火”,何尝不是越过了无数个底线?
相比于前半段怪异又令人不适的表现,最让我想发声的反而是评委的口舌之毒。
原本要求大家在20分钟内准备一段情景表演,期间不仅要熟悉场景,还需要用心选择服装与编撰剧情。
而这样的高要求,唯独展示出能够兼顾编剧、导演和演员三重身份的人,才有可能完成一场出色的表演。
然而,作为评价嘉宾的陈凯歌,似乎误入了不该发生的领域。
他刚刚进门便直接要求:“你们再演一点东西给我看看。”
如同冷风一样,无情又无趣。
而看似一场高竞技的选拔赛,更像是为了“拉仇恨”而特意安排的场景。
在目睹了刘家祎和韩丽丽的表演后,陈凯歌也未曾多留,轻声扔下一个字:“演”,然后毫不留情地离去。
这番操作让在场的选手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选人?
还是抬杠?
综艺的趣味何在?这样的冷酷场面在其他评委身上也并不鲜见。
吴镇宇在看到代高政的民国表演时,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并未看完选手的表演便随意离去。
对于从未在综艺领域深陷的我来说,见到如此直白的评判简直令人瞠目。
以往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看综艺的意义在于乐趣与娱乐。
可如今,身居高位的评委却在节目中无所顾忌地抨击他人。
这类综艺究竟在追求何种意义?
无疑,这样的节目让人只能寥寥可数地感受到其中的笑料和乐趣。
似乎整个综艺的节奏都是为了“制造矛盾”。
为了获取热度,相互骂战,观众争吵不休,导演组到底为何如此策划?
在这种环境下,反而让健康的竞争氛围荡然无存。
致力于成为观众们心中优秀综艺的《演员3》,现在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因果。
观众们在网络上发表看法,称对节目效果的不满愈演愈烈。
节目虽保持高收视率,却无法阻挡不断增多的弃剧观众。
不少观众针对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展开讨论,认为节目毫无情怀可言。
正如一名网友所言,愈发荒诞的表现形式令人失去期望。
观众们自信地表示,想看的是对演技的呈现,然而节目的氛围却影响了整个内容的质量。
既然娱乐圈本应是一方斗技的舞台,现在这场表演竟然沦为一出“闹剧”!
全然放任选手的自我表演,使得演员真正的价值被忽略。
无论是扬子的“耍大牌”,还是评委们的随意发言,观众们都愈发认为这样的综艺并非自己期待许久的作品。
当然,这样的思考并非无情。
一方面,综艺为吸引流量不断迎合观众口味,却也在无意中越陷越深。
众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表示,坚决不再追看这样的节目。
或许,有关《演员3》的争论,远不止收视率一事。
在追求高热度与引发矛盾之间,导演组又该如何平衡?
或许,真正需要修复的不仅是节目结构,还有观众对演员与舞台的期望。
如今的综艺市场中,反复制造冲突与噪音,固然热闹。
但在失去自然流动的表演魅力时,观众们最终将会被这种“噪音”所淹没。
结语综艺本是表达个体与团体的一场盛会,应该传达出的是热情与面貌。
然而,长期以来持续引发焦点的各种争议,也许将这场盛会搅得支离破碎。
《演员3》虽一度引爆收视却不得不面对选择的困扰。
在争夺流量与质量间,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最终受害的将是观众的期待。
未来的综艺,需更深切地关注细微之处,恢复热情与情义的展现。
不妨去欣赏那些真正有优秀表演的作品,毕竟在最终的舞台上,观众才是最重要的评判者。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里,观众的反馈固然重要,但找到方向与真实的自我,或许才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