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去世后一般都有庙号和谥号,庙号和谥号也都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是非来定的,但是有些朝代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也不完全符合皇帝生前的所作所为。另外开国皇帝一般都会追尊自己的祖上,所以一些没有当过皇帝的人也有庙号和谥号。
在庙号中,太祖和太宗都是含金量极高的,太祖一般给予王朝的开国皇帝或者是奠定王朝基业的人,太宗一般都给予王朝的二代皇帝。在谥号中,文与武、高都是含金量极高的,很多开国皇帝的谥号不是文就是武,要么就是高。那么历史上的那些太祖文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相比,含金量又如何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历史上的太祖文皇帝既是太祖,那必然就是王朝的开国皇帝或者是奠定王朝根基的人了,也有例外,比如南朝宋的第三位皇帝刘义隆。这里就说说历史上的四个太祖文皇帝。
第一位司马昭,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昭这位两千多年的人物在历史上代代留名。司马昭是司马懿次子,早年曾在曹魏历任多职,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继承其权力,成为司马家的掌舵人,司马昭与哥哥司马师一文一武,一里一外,把持着曹魏的大权。
司马昭影视形象司马师去世后,因为他没有儿子,而且他的儿子还是从司马昭那里继承过来的,所以司马昭就接力成为司马家的掌门人。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司马昭做出了“青史名留”的事迹。公元260年,司马昭的手下当街弑帝,权臣敢明目张胆的当街弑杀皇帝的,司马昭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年后,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灭亡蜀汉。灭国治国也让他晋爵为晋王,此时的曹魏朝廷司马昭已经是实际上的皇帝。
不过司马昭在第二年就去世了,其子司马炎继承其官职和爵位,同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第二位是刘义隆,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第三位皇帝。刘裕去世后是刘义隆的大哥刘义符继位,但是他在位期间不好好的当皇帝,结果被权臣给废了,而后刘义隆被迎立为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刘义隆继位后,也算是做了一些事情,他先后剪除了权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延续了宋武帝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查户籍,免除“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在军事上,刘义隆曾发动了对北魏的三次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而且刘义隆还杀了手下大将檀道济,算是自毁长城了。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所杀,刘劭继位后,给刘义隆上了中宗的庙号,不过刘劭很快被刘骏所杀,刘骏继位后为了抹去刘邵做过皇帝的痕迹,废除了刘邵给父皇的宋中宗的庙号,追尊刘义隆庙号为太祖,谥号文皇帝。
第三位萧顺之,萧顺之是梁武帝萧衍的父亲,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官至领军将军、丹阳尹,死后赠镇北将军,谥号为懿。萧衍即位,追谥文皇帝,庙号太祖。
第四位宇文泰,宇文泰是北周的奠基者,他的先祖出身于南匈奴,后来融入鲜卑族,北魏末年,宇文泰辗转多地,最后投入到贺拔岳帐下任职。在贺拔岳的引领之下,宇文泰屡建功勋,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众人推宇文泰为首领,率兵杀了侯莫陈悦,威震秦陇一带。
当年7月,魏孝武帝因不敌高欢,于是率领轻骑从洛阳到长安,宇文泰被加封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同年十月,宇文泰的政敌高欢拥立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迁都到邺城,史称“东魏”,而高欢则是东魏的“太上皇”。
宇文泰孝武帝到长安后,政权却被宇文泰把持着,孝武帝不愿受制于人,与宇文泰逐渐不和,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当年12月,宇文泰毒杀了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宇文泰则是西魏的“太上皇”,把持西魏政权,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爵安定郡公。
期间,宇文泰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先后夺取了东魏的河东等地和南梁的巴蜀等地。宇文泰还创立了府兵制度,由八柱国统领,而八柱国也影响了后来的北周、隋、唐三个朝代。
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病逝,终年49岁,次年其子宇文觉称天王后追尊他为文王,宇文毓称帝后,追尊他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这四位太祖文皇帝,只有刘义隆生前实实在在的当过皇帝,但是他并不是刘宋的开国皇帝,能够得到太祖的庙号实在是占了太大的便宜。而司马昭、萧顺之和宇文泰生前都没有当过皇帝,不过司马昭和宇文泰都是前朝的权臣,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2、历史上的太宗文皇帝相比于太祖文皇帝,历史上的几个太宗文皇帝更加广为人知。
第一位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刘恒的这个太宗文皇帝含金量是极高的,他被称为“百帝之师”,就连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都以他为榜样。
公元180年,吕后去世,在陈平、周勃等人的权衡之下,对诛吕无尺寸之功的刘恒被迎立为皇帝。刘恒继位后,迅速摆平了宗室和朝中大臣,而后他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德治,兴礼仪,励精图治、宽仁节俭、爱民重农,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其子汉景帝时期合称“文景之治”。而且刘恒还是历史上第一位免除农业税的皇帝。前157年刘恒去世,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文帝刘恒第二位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事迹就不需要多说了,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且他还被外族尊为“天可汗”,他虽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干的却是开国皇帝的活。历史上的几百位皇帝中,论功绩,李世民绝对是前三的位置。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位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我们现在都称朱棣为明成祖,这是因为它是后来被嘉靖帝改掉的,朱棣原本的庙号是太宗。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急于削藩导致朱棣起兵,经过四年的征战,朱棣打进南京城,继位为帝。继位后朱棣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内阁和东厂,营建北京紫禁城,迁都北京;五征蒙古,修建《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大事,开创了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终年65岁,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后来嘉靖帝为了让自己没有当过皇帝的父亲的名号进入太庙,强行把朱棣的庙号“升为”成祖,如果朱棣泉下有知,不知道得给嘉靖帝多少大耳刮子。
朱棣第四位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清朝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继承汗位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继续对明朝用兵。公元1636年正式称帝,将国号改为大清。
他在位期间,不断对明朝作战,崇德七年(1642年)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入主中原成为必然之势。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庙号太宗,初谥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至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
皇太极小结:
客观而言,在熟悉了这四位太祖文皇帝和四位太宗文皇帝的事迹以后,能够明显的区别出来他们之间的差异,四个太祖文皇帝有三个生前没有当过皇帝,能得到太祖文皇帝的庙号全是因为他们的后代当了皇帝。而四位太宗文皇帝都是实打实的皇帝,而且都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他们的文治武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是拔尖的。所以如此相比,明显是四位太宗文皇帝的含金量高。
太祖文皇帝第一是周文王,第二是隋文帝,太宗文皇帝第一是汉太宗圣皇文帝,第二是唐太宗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