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坑孩子的一碗“毒鸡汤”,家长注意了

初二说电影 2020-10-08 23:08:45

快乐教育是100多年前,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博士提出的,他倡导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要快乐,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他强调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孩子积极的心态,挫折面前培养孩子的勇气,最终“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快乐教育”开始备受诟病。我们常听说的快乐教育变成了减负,降低课业难度,不约束孩子,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不少人批判这种做法是放纵,只会让孩子懒散,没自律,是骗人的毒鸡汤。

01说国外教育轻松的,绝对是没经过调查。

近年来,有不少父母崇尚“快乐教育”;他们认为让孩子快乐,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教育方式。然而,“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快乐一生吗?前段时间,著名歌星刘欢在《我是歌手》的后台采访中也谈起了“快乐教育”。

刘欢表示,当初和太太奉行“快乐教育”,现在觉得很不应该。他先是盛赞了女儿的音乐天赋,夸女儿音乐感悟力特别好;然后不无遗憾地说:“从小没有迫使她学点音乐,我感觉有点后悔。”

看到完全有能力给女儿提供她想要的一切的刘欢,也对“快乐教育”持反对态度;

很多网友都在反思:孩子的童年,真的只要快乐就好吗?当孩子学习时半途而废,我们真的要顺了孩子的心意吗?我想,刘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家长们说的这句话,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家长适时推一把、逼一下的。

实施快乐教育,小学好轻松,四点半就皆大欢喜的放学了。减轻书包重量,家庭作业少些,多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孩子要时常表扬,尽量不要批评。不能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样的教育看起来真的很理想。

一位老教育家曾经这么反对过:"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难度。这点难度都接受不了,孩子们将来还能干点啥?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

也许你会说,你看人家国外教育也是让孩子早早放学,也没见老师在骂学生和体罚学生。

可你只看到人家四点放学,平民家小孩高兴的玩去了。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却在付出额外的金钱精力购买教育,学乐器、学外语,以此作为大学精英教育的敲门砖。

你看到人家老师和颜悦色,却看不到国家立法“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

其实,美国推行快乐教育不假,但真正的美国教育早已经分化,其中有一部分早已经脱离大众,施行了“精英教育”。

美国的学校分为三类,私立学校,高级公立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精英教育的孩子会成为社会的上层人士,而快乐教育下的孩子,会成为美国的底层。

在美国,也是有学区划分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只能上普通的公立学校,这样的学校资源匮乏,奉行的是快乐教育,所以学习气氛非常淡薄,孩子们早上八点到校,下午三点就可以放学,他们消遣时光的方式,大多是打游戏。

而精英教育下的孩子,大多数家境较好,就读的学校要求严格,教育资源是顶配的,当然,学费也不是普通家庭消费得起的。父母有大量的资源和财力支持,孩子很早就要起床,课后也有繁重的课业,周末也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用“寒窗苦读”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些以欧美教育为范本,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人只看到人家快乐,却没考虑过背后的机制。看看日本教育、看看被誉为“比死刑更残酷”的韩国高考,再看看欧美精英们提前学大学课程,说国外教育轻松的,绝对是没经过调查。

02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在惠特尼高中(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做过长达1年的调查,结果他发现:虽然这所顶尖学校的学生早上8点上课,下午3点就放学,但他们的课余时间,却安排得满满当当。

放学后,他们不是撒欢了去玩,而是阅读大量的书籍(据悉一年差不多要背约102斤的课本),做研究,和同学探讨课业问题,上兴趣班……

据统计,这群孩子为了拿到优异的GPA成绩(4.0),平均一天只睡4小时,要喝4大杯咖啡,才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长时间的学习。

为了考上心仪的高等学府,接受着“快乐教育”的美国学生,其实早就悟透了背后的真理,将目光放长远。

只有吃得了现在的苦,才能尝尽未来无尽的甜。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比你厉害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刻苦学习。

03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痛苦的。为什么?

因为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快乐教育的后果,恐怕就是成为一个废物,日本已经替我们试过了。从1989年到2019年称为平成时代,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宽松教育”,内容包括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等等。

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减负。日本的平成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时代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忆,其中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平成“废物”。而造成这批平成“废物”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日本教育中的减负行动。在本该积累知识时,一味提倡宽松教育,号称让孩子的童年开心,可这样的后果却是无比严重的。这是一代及时行乐、没有欲望、追求像猪一样生活的死宅。所以也被称为“平成养豚”,或者“宽松世代”。

平成废物们是怎么炼成的?从社会背景来说,经济低迷、少子化、老龄化都是推手之一,但最直接的推手,则是“宽松教育”的盛行。

日本政府发现宽松教育并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于是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的驰浩,在2016年5月10日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日本将与“宽松教育”诀别,不再强推减负措施。而我们,却正在朝着这个已被试验过一遍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前段时间,浙江大学一位超级学霸的作息表火爆全网。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半,每个学习内容,都精确到了几点几分,名副其实的争分夺秒。

在大多数人眼中,考上了浙大便是天之骄子,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事实上,越是优秀的人,对自己的要求越高,因为他们深信,这个世上没有白吃的苦,那些你吃过的苦,终将照亮你前行的路。

正如钢琴家郎朗所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是天赋并不意味着你会通过更少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1%的天赋+99%的汗水。

所以对于学校,无论是那种情况,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不懂变通,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中国,我们的孩子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高考是最公平的,孩子吃的每一份苦,都可以从成绩中检验出来,也是孩子跨越阶层的资本。

还是那句老话,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快乐也要吃苦,不然,长大了有的苦吃。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