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俄方对乌克兰展开了大规模攻击,一度让基辅方面没有还手的能力。
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邻国的武力压力,2月4日泽连斯基表示,希望美西方国家能够将原本属于该国的核武器归还。
在得知对方想要获得核武器的绝密情报后,俄方一直试图阻拦对方的行径。2月7日,俄媒公布了该国对乌方地下核基地进行轰炸的信息。随着基地的彻底覆灭,基辅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被破灭了。
那么乌方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才失去本国手中的核武器的?两国之间的冲突如今又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自废武功的基辅
在苏联解体前,如今乌克兰所处的地区内有该国35%左右的军工产业。在成为独立国家后,乌克兰甚至成为数量仅落后于美俄两国的第三大核武器国家。
该国单核弹头的数量就达到了4000枚,除此之外还有可以携带1240枚核弹头的176枚洲际导弹,可以携带336枚核弹头的42架战略轰炸机。
这般实力自然会让美国感到恐惧,为了能够彻底消除前苏联留下的威胁。他们索性将包括俄乌在内的4个国家,一起叫到了里斯本开会商讨核武器存留问题。
因为当时本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也承受不了销毁的压力,于是基辅承诺会在1992年7月前,将所有的战术核武器运输到俄罗斯进行集中销毁。
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任期间,以28亿美元的价格,让当时的乌方政府同意按时弃核。
除了放弃核武库以外,该国连从“母体”获得的其他武器都没能留存到自己手上。或许是因为苏联留给他们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西方国家攒足了功夫想要将基辅所有的杀伤性武器统统毁掉。
例如1987年就开始服役于苏联空军部队的名为“白天鹅”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即使在30多年后,这种身涂白色哑光涂层的飞机仍然是本领域目前全世界航程最长、速度最为快的存在,由此可见该机型的杀伤力如此之强。
当时在解体的时候,35架该机型当中有19架都给了乌方,甚至还比俄方多了3架。不过乌方得到这么多武器却并未感觉到高兴,甚至还苦恼于此机型维护起来费用过高。
俄方得知此事后决定以每架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乌方手中的武器,但在这时美方却提出愿意拿1300万美元每架购买这些战略轰炸机。
最后因为美方给的都是现金,而且能够借此机会和对方搞好关系,所以乌方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但很可惜的是,在最后美方并未按照约定给予对方费用,甚至只给了12%的数额。
按理来说,在美方手中吃过这么大的亏,乌方应该提高警惕,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吸取过往的经验。
乌方是否能够如愿以偿
2月4日,在接受公开采访时,泽连斯基坦言,之前他们一再申请能够加入北约,但很明显如今这一目标轻易无法得到实现,所以他希望西方能够将原本属于乌克兰的核武器统统还回来。
实际这个想法并非是他一个人的主意,早在2024年11月时,眼见乌克兰在战场上愈发吃力,美西方的不少官员都认为应该将核武器给基辅,但是并未得到同意。
针对这一申请,2月6日美方俄乌冲突问题特使凯洛格公开表示,基辅方面希望能够得到核武器恐怕是不可能的。
美方能有这样的表态,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明白,基辅倘若真的实现了目标,势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俄方一定会对此进行强烈反对,甚至做出一些让人后怕的事情。2024年10月18日,普京就曾经表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坚决抵制该国生产出核武器。
2月5日时,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相关国家计划向乌方提供核武器的想法当真疯狂。
其次若是乌方真的拿到了核武器,势必会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开一个不好的先例,往后再想要管理其他国家压根不可能实现。
毕竟他们在1994年已经正式签订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同意彻底放弃核武器。
三是势必会引发国际其他国家的忧虑。周边的国家会担忧这两国动用核武器是否会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影响,同时那些希望前往乌方投资的商人,也一定会担心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影响,从而不愿意到该国进行商业活动。
俄乌冲突进展情况
2025年1月,德国境内专门负责训练乌方军队施韦辛空军基地中飞进来6架无人机,德方经过观察认为飞进来的无人机应该是俄方改装的。虽然他们在后续进行了拦截,但并未起到任何效果。
北约组织经过研究后认为,该无人机应当是于俄方安排的船只在北海或者波罗的海发射的,而此次行动足以见得俄方已经将无人机的技术进行了提升,所以北约诸国都应该提高警惕。
而韩国方面表示,根据他们的数据,朝鲜在2024年以学生签证方式进入俄方的数量,竟然足足达到了前一年的12倍,这足以证明俄乌战场前线必然有朝鲜人的身影。
而西方媒体认为,为了能够让朝鲜派遣士兵上库尔斯克战场,恐怕是因为朝鲜方面得到了俄方的无人机技术和导弹精度技术方面的支持。
从2月份开始,两国之间的冲突一直呈现出相当胶着的状态。或许是因为已经感受到了未来可能遇到的危险,2月9日时,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倘若美西方能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方面的后盾,那么他们愿意和俄方坐在谈判桌上就两国胶着的问题展开讨论。
恐怕此事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两国领导人最终讨论的结果。不过对于两国的平民而言,和平当真是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的事情。
参考资料:
《乌总统提出重获核武器,美特使称“不可能发生”》中国日报网
《特朗普大消息传来!》央视财经
《俄乌,突传重磅!》世纪经济报道
《俄乌一天内冲突89次》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