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子,一种民间经济互助会。它不同于普通的民间借贷,而是一种有着特殊规则的群体性集资。简单来说,就是把钱汇集起来,由参与会子的会员接替使用。
一直以来,会子游走于正常的金融秩序之外,被认为是非法的行为。但在福建和浙江南部,会子始终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些地区,几乎做到了人人入会。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会子的组织者,也就是会头,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女性?
01. “会子”是什么?
6月,福建泉州一个20多年的老会头卷款跑路,一起跑路的还有她同做会头的姐妹,涉及金额共计千万,几十个老人的养老钱血本无归。
这不是发生在今年的第一起会头跑路新闻。今年4月,福州和宁德,分别发生了一件倒会事件,涉案金额均在百万元以上。
会子学名呈会,又称合会,是一种民间资金互助会。组织者名为会头,参与者名为会脚,会头卷款跑路,就称之为倒会。规则上的不同,又分为标会,轮会,摇会、单刀会,八仙会等多个类型。其中,以标会最为盛行,主要流行于福建和浙江南部。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民间小众的活动,它在福建的渗透率极高,一些地区几乎人人入会。我询问了身边多位福建朋友,他们对会子都如数家珍,家庭入会率达到了100%。这其中大约一半的人自己就是会脚,不乏90后、00后。
每个月,他们都要上交几千元不等的会子钱。
在中裁判文书网上以“标会”和“民间借贷”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4179篇判决。其中,来自福建3128篇,占比约76%,浙江以422篇断崖式排在后面。再往后的省份的判例只有寥寥数件,例如北京,数量只有23,我随机点进去,发现原告被告都是在北京的福建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福建的会头大多都是女性。在开头提到的案例中,会头也都是女性。在我和福建朋友的交流中,也明显地发现,会头和会员女性比例极高。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解释以下两个问题:
为什么会子在福建依旧如此流行?
为什么福建的会子头多是女性?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会子的规则。以福建地区最为流行的标会为例:会头组织会脚参与,每人定期缴纳一笔钱放到一起,然后通过竞标利息获得这笔钱的使用权。之后每期如此往复,但每个人只能得标一次。
这其中,从会款的分配和利息的决定方式,又分为内标会和外标会,标高会和标低回。规则上虽小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将大家的钱定期汇集起来,交由一人使用,最终有融资需求的人获得资金,有获利需求的人获得了利息。
此前,会头做会一般是手头不宽裕,婚丧嫁娶、盖房子,生孩子,买车或是做生意,一旦没钱,都可以做个会缓解一下。发展至今,做会已经不需要理由,会单上一般只会写“经济互助”、“民间互惠”等字样。
会单,图源网络下面为大家实例演示一下。假如我现在要做一个会,召集了公司的10名同事一起入会,约定每期会金是2000元,每个月应会一次,一共11期。我作为会头,寻找会脚、定期组织大家应会、要管理资金,前后张罗,一般可以获得首期的无息钱款,当然,我也失去了获得利息的机会。第一期我可以拿到除我之外的每个人上交的会金2000元,共2万。
第二期,同事A以100元的利息标得会金,他同样可以获得2万元,但从下期开始,他每期要拿出2100元,其中2000元是会金,100元是利息。同时,他失去之后参与竞标的资格。
第三期,同事B以80元的利息标的会金,他可以获得20100元。从下期开始,他每期需要多拿出80元。
第四期,同事C以60元的利息得标。他可以获得20180元,包括初始会金和同事A和B每期多付的利息。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同事无需支付利息,自动得标。他可以获得20000元+80+60,以及后面几位得标者多付的钱。而前面十次标会他一共支出20000元,多出的钱就是他的收益。他也成为整个标会唯一一个纯粹的理财者。
以上示例只是一个简易的模型,实际操作过程中,规则也更为细致复杂。并且,由于每个标会的参会人数和期数都不同,每期的会金也不同,所以整体的资金规模可大可小。在我查到的案例中,从数万元到数亿都有。例如开头提到的倒会案例,涉案金额就可以在千万元以上。
02. 为什么会子依旧如此流行
通过前面的示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越早拿到会金,得标利息往往就会越高。当然,中途也有可能有人遇到突发事件,急需资金,用更高的利息得标。事实上,标会就是一种融资方式,对资金需求越紧迫,就需要付出越多的利息。竞标的方式将这种融资紧迫性量化,并且逐级释放。
对于后面得标的财务投资者而言,虽然获得了他们更多的利息,但同时意味着投入的资金成本更多,面临倒会、也就是前面人跑路的风险更大。在这种融资方之间、以及融资与出资方之间博弈中,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作用。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子会在民间如此流行?一言蔽之,会子解决了个人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就两个字——协调,金融调控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钱借给需要钱的企业。但如何判断谁需要钱,是一件无解的事。假如银行也举行一场像标会一样的拍卖,谁出的利息高,就可以获得贷款,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坏账率一定高的离谱。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大企业不缺钱,但永远是银行的座上宾。中小企业缺钱,却不受银行待见。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都是一大难题。这其中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贷款金额小且较为分散,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前景及违约概率等方面都了解清楚,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中借到款,即便借到了钱,成本也很高。
在我国,这种矛盾又发生在国企和民企之间,国企不缺钱,但有背书,银行愿意把钱贷给他们,民营企业缺钱,但银行害怕坏账,所以不给他们贷款。缺钱的借不到钱,不缺钱的反倒有人赶着借钱给他们。之前和一位经济学教授交流,他说,货币政策不是失效了,而是钱在国企中空转。
现实中,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尽调更为复杂,情况也是一言难尽,坏账有时候不仅仅是眼光的问题,更是关联到弄虚作假,人情往来的幽暗人性。这一点相信混迹过中国投资市场的同学都会十分理解。
会子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一般发生在邻里之间,始终伴随地缘和血缘的加持。通过村口大妈情报网和日常的往来走动,这个人有钱没钱,做的生意靠谱不靠谱,相互之间往往心知肚明。也就是说,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里完全的消除。
假如一个人在村里好吃懒做,嗜赌成性,想要做一个会来还债,首先,他很难拉的下脸去召集亲戚朋友。其次,也不会有人会傻到入会帮他筹措赌资。而一个在村里公认有生意头脑的人,大家都会很愿意把钱借给他。这就像,一位做房地产的许老板要做会,还欠下的一丢丢银行贷款,你肯定头也不回的就跑了。而福建老乡张一鸣如果说要做个会拓展一下抖音的业务,那看在老乡的面子上,肯定是all in了。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稳定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市场形成的信任机制。可能当下城市中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这种关系。原因在于真正的人与人的连接,是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经年累月才能形成的。而现在的人是流动的,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感觉自己结识了一千个朋友,实际一个也不认识,反而更容易被他们骗。我们常常会感觉,还是老家的人淳朴老实,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好人,但至少不会傻到骗街坊邻居,还要在这里混的好吧。
这种关系越稳定,倒会的概率就越小。在一篇以标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某地地税局在员工之间,已经形成20多年的标会活动。他们在食堂定期进行标会,那些从外地过来的公务员,也会在同事的影响下成为会脚。可以说,体制内稳定的关系,是这个标会组织维持如此长久的关键。
除了社会关系,福建地区对于人的行为道德还有一层制约,那就是妈祖。典型例子是福建人全球免签,妈祖是早上拜的,行李是中午收拾的,船是晚上出发的。妈祖有时候比法律还管用。所以,只要标会在妈祖面前举行,那福建人基本不会跑路。
03. 为什么会头多是女性?
整个标会过程,会头往往获益最大,她们的融资需求最先得到解决,并且不用为此支付利息。当然,会头也不是所有人都当的了的,一般他们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诚实可靠的个人品质,二是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样才能做到一呼百应。
1930年,毛主席在江西寻乌调查时,就已经对会头这个群体做了精准的描述:“打会的人(会头)不是全无资产的人都打得的,多半是中农阶级及小商人中间打会的多,富农不屑打会,极贫的贫农想邀个会也邀不到。要是半自耕、佃农中之有牛力农具者,自耕农,市镇上较活动没有破产危险的小商人,他们邀会才有人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会头依旧是以“中农阶级”和城镇里的小商贩为主,但性别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之前是由男性主导,而现在是女性主导。在所有有关会子的调查中,女性都是以绝对优势占据大多数。在一些地区,会子中的女性比例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
从实际观察中看,我接触到的三位福建会头都是女性,她们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妇女,经营着门面或者小厂。在成为会头之前,她们多是女工或家庭主妇,做会帮助她们获得创业的活动资金,可以说,是标会改变了她们的生活状态。
前面我们解释了,标会方便了个人和小企业融资。而之所以福建会头多是女性,答案也十分明了,因为女性在经商过程中融资更困难。
有多项研究表明,无论是从银行等官方渠道,还是直接向周边朋友借钱,女性在借贷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都更大。即便是借到了钱,女性往往也要面临更高贷款利率和更短的还款期限。
造成这种情况是极其多元的,包括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改革开发前女性经济难以独立、长期在经济活动中隐身、缺少固定资产等等。这些隐形的桎梏,使得那些渴望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女性,只能通过做会的方式来获取启动资金。
事实上,会子并不是只在中国有,在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以及非洲的肯尼亚、南非、加纳、苏丹等发展中国家,类似的民间金融互助会都广泛地流行。无一例外,参与者大部分都是女性。
对于这些妇女来说,除了在经济上获得支持外,会子帮助她们建立起了社交网络,从原本的家庭短暂脱离,团结起来获得更多注意力。多位学者都认为,互助会组织在帮助女性走向经济独立、获得家庭话语权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如今会子之所以能够在福建如此普及,还在于它具有一定储蓄理财属性,参与的大部分会脚都是为了获得利息。一般认为,女性的储蓄意识强于男性。而且,当下许多家庭中,妈妈是一家之主,掌握财政大权。所以许多参与会子的女性,实际是家庭的代表。
从人群上看,会子的参与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移民”。这也不难理解,在新到一处地方,人生地不熟,想要重新建立本地人的社区,需要在经济上的协助。
项飚在其北京“浙江村”的调查中,就提到一个标会案例:一位姓张的商人在生意亏本之后,趁春节回家之际做会度过难关,而出面人是他的老婆。
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有这样一幕,在法国的温州姑娘周阿雨因为饭菜做得好,受到同是温州人的餐馆老板的赏识,于是他在法国召集了几个温州老乡,用“会子”的形式为周阿雨集资开了一家餐馆。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在阿根廷,福建人垄断了当地的超市生意。据统计,2017年,阿根廷的中国移民超过18万人,福建新移民为15-17万人,其中60%以上从事超市相关的工作。而超市是一个投入颇大的生意,在早期,福建人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标会。
众所周知,福建是一个全球免签的省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富豪榜上,经常可以看到闽籍华人。日本黑帮最怕的是福清帮,各国唐人街上,最常见的就是福建人。而在国内,福建更是衣服鞋子,沙县小吃卖到了全国各地。前面提到,标会主要流行于福建和浙江南部,事实上,浙江南部也有一大部分是福建过去的移民。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子中,“性别”和“移民”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一位学者在调查了福建274个会子以及92名银行家、官员和妇女协会干部后,指出这样一个现象:在建国前,中国的会子主要由男性主导,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流动,现在更多地是由女性商人主导,而且大多都是移民。她认为,在移民群体中,女性往往更受家庭捆绑,她们更难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但正因如此,她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连接,从而互相帮助。
[赞][赞][赞]
这不就是民间的嘛,原来它普通话叫会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