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208160936e49f4804d85539ffe213b.gif)
凡是对古人隶书书法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隶书名碑大都是由摩崖、碑刻遗留下来的作品,古人在书写这些作品的时候,它的笔画并没有明显的对比,也就是说,古人的隶书作品笔画粗线基本相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6aa8626aafd0d143c8a45e8d87a030.jpg)
但是,作为当代书法艺术性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展览上的作品,如果不能有效地表现出书法的艺术性,想要入展是非常有难度的。
如果想要表现书法艺术性,就会涉及下面几个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82a06f48df99576a753a31fac871a2.jpg)
一是用笔上的轻重关系。在艺术性的作品中,用笔上有轻重关系,如果一味地写成轻笔,笔画就显得细了,如果用重笔书写,笔画就粗了,但创作的作品总不能一味地用重笔,或一味地用轻笔来书写,如果全部是用轻笔写,这样的作品从整体上来看,就像是钢笔字。如果全部用重笔来写,就像是用刷子写成的美术字,只有把握好轻重关系和粗细关系,这样的作品就会有艺术性的特点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d2fc6174fb873652cac16324bdd7bc.jpg)
二是用墨上的浓淡关系。书法用墨是考量书写水平的关键要求。有许多书法爱好者在写字时,往往是蘸一笔墨,写一个字,这种做法在书法家的眼里就是写字,而不是书法创作,可见用墨是当代书法艺术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4ba100a8bf806281f53d3cca36e044.jpg)
书法中的墨法很多,但干枯浓淡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幅作品中墨色在浓淡干枯的变化,加上粗细线条的轮番变化,就会让作品有自然书写之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1cc36a22941c40be201d6eef7b835c.jpg)
三是字的大小变化关系。书法创作不能完全把字写得一样大小,有的人认为,隶书是一种静态书体,就不能在书写中去刻意地改变字的大小,要写成一样大小才是最美的,其实这是一种个人偏见和误解。
而当代人们对书法艺术性的考量,除了上述两点外,还要看笔法上的方圆、提按等,也要看章法空间上的疏密安排,更要看字的大小交替,一幅作品根据字的笔画多少,巧妙地在大小和疏密空间上求变化,增加其艺术性,可以说是对粗细线条后另一种艺术性的有效补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