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出发,坐地铁直通鲁迅故里,跟着课本游绍兴

天成聊旅游 2023-07-27 01:58:00

暑期带小孩游学绍兴,总要来一趟鲁迅先生的家,把看过的书,变成走过的路。

我先说一下攻略吧:

第一,鲁迅故里景区是全年是免费的,刷码进景区。景点开放时间是早上8.30-下午5点。

第二,暑期游客非常多,如果你问我哪个时间段人少一点,那就是中午!大家都去吃午饭了。

第三,要找最方便的停车位置,可以搜索“鲁迅故里停车场”。该停车场每小时收费10块,价格相对较高,可供选择的位置有限。另外,你也可以搜索“开元颐居鲁迅故里店”,这家酒店位于景区对面,非常方便。在2小时内停车费为10块,超过2小时后,每小时收费10块。

第四,从杭州出发,坐地铁最方便,直通“鲁迅故里”站,再走几百米就到景区。

第五,鲁迅故里景区很大,但没必要都参观,主要有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在这),寿家台门(三味书屋在这),这三个景点是必须打卡的。

下面我对上述三个景点,分而述之,建议收藏,欢迎点赞留言。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

鲁迅故里景区的第一景点,是鲁迅先生的祖居老宅,也被称为周家老台门。

这座封建士大夫住宅占地3087平方米,采用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与戴家台门相连,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当我下车后,我发现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在进鲁迅祖居,是在室内排队,有空调,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不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

进入祖居后,我们穿过狭窄而漫长的走廊,逐步深入,经过小客厅、老台门、主人房和祭祀厅,可以看到一个清代绍兴本地大家族的生活场景。

第二进的屋子是祭祖的,挂了一幅有意思的画像,上一男两女,男士是鲁迅的爷爷,前面是他的奶奶。请问哪位是正夫人。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有一位是老太太,我们猜是老太太,结果,错!年轻的那位是正夫人,因为英年早逝,画像上一直就是年轻的模样。

祖居整体保存相对完好,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专用仆人走的小门。每堵白墙的前面都摆放着盆栽,在斑驳的墙壁上展现出独特而精巧的美感。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居住地。然而,事实上,鲁迅先生平时很少来祖居,只有在家族祭祀或举办大事时才会光顾此地。

鲁迅先生的家族曾经是富有的大户人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道中落,从显赫的阶层降为小康之家,再从小康之家走向没落,最终连祖宅也被卖掉。

现在的老台门以周家鼎盛时期为背景,融合了其他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进行实景布置。

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

鲁迅故居,也叫周家新台门。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是周氏家族中建成时间最晚的台门之一,位于东昌坊口西侧,紧邻纪念馆。

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包括台门斗、大厅、侧厢和杂屋等大小房屋80余间。

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占地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台门建筑。

在绍兴,接待宾客的场所似乎被称为“堂前”,而这里的客厅便是鲁迅先生家的大堂前。原名为“宁寿堂”,后来改为“德寿堂”,寓意积善有德、福禄长寿。

新台门曾是覆盆桥周氏中六个房族的居所,而鲁迅故居则位于新台门的西面。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座故居中,他在这座房子里度过了18年的岁月。

鲁迅的卧室陈列着当年的原物,包括一张铁梨木床。正是在这里,他创作了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

就在那段时光,鲁迅与“忙月”帮工章福庆的儿子有了首次相遇,并在小说《故乡》中创造了“闰土”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形容章福庆的儿子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脖子上戴着明晃晃的银项圈”。通过这个孩子,鲁迅认识了书本上未曾涉及的陌生世界。

鲁迅故居,见证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印记。

三味书屋(寿家台门)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

就在周家祖宅的斜对面,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先生上学还是挺近的。

怪不得鲁迅先生的文章里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私塾也是塾师寿镜吾先生的故居,所以也叫寿家台门。应该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寿先生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匾是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作品;

为什么叫三味书屋?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一种肉酱)

匾下面的松鹿图,则暗含“长寿”、“福禄”之意。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里,是这样描述的:“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如今是看不到了,只能靠脑补了。

当然,如今也不提倡在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要爱护公物啊。

结语

鲁迅故里景区很大,分为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三味书屋三个部分,这是当时一个相当富裕的家族,乃至整条街都充满了周家的氛围。

不过,里面的房屋,从大厅到卧室再到厨房,其布局和陈设,都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

它与我之前所见的周庄的沈厅、张厅以及宏村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都展现出江南人家独特的格局。

当然与西洋建筑的奢华还是不同的,这里的布置整体上显得朴素而又贵气。

很多东西,第一次看的时候总是最新鲜的,但再次目睹时就显得重复无感了,这就是我对鲁迅故居的感受。

也许参观游览时,人潮涌动,走马观花式地看,也确实看不出什么奥妙和特别的地方。

其实,这么庞大的宅子隐藏着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故事。每个房间的摆设和布局都有其讲究,都蕴含着历史的痕迹。

这时候,一个有经验的导游的解说会很有必要,否则,仅仅凭借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吸收到表面印象。会觉得三味书屋只是一个读书的书房,百草园也只是一片南瓜地,顶多与课本进行印证产生一些趣味。

如果有导游的讲解,整个游览也许不会那么苍白而乏力了。

0 阅读: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