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一个古镇,恍如回到40年前,赶早来,游客还不多

天成聊旅游 2023-06-10 21:06:03
早起

一大早,天发黑,这个古镇就有了亮光。

骑三轮车的人,嫌车灯不够亮,戴上头灯,一道雪白的光,顶着前方同样骑车的人,把那人的影子放大在墙壁上,影子快速地移动跳跃着,消失在夜色中。

乍一看,以为在放映露天电影;细一想,想必是人猿泰山。

原谅我没法拍下来,手慢了。

来浙江兰溪的游埠古镇游玩,一定要早起!

为什么要早起?

游埠古镇最有特色的,就是这里的早茶文化!

我是昨天傍晚到游埠古镇的,在古镇上住一晚,为的就是今天能早起。

早茶

江南的早茶,我曾经在新市古镇体验过,但那里的早茶,只是零星的存在。

游埠古镇的早茶,却有着震撼人心的气势。

镇上的居民从凌晨四点,便开始三三两两向着老街聚集。

围坐在熟悉的茶馆店铺里,在昏暗的灯下,一边吃茶,一边聊天。

很快,茶馆渐渐满座,沿街用门板拼成的长茶桌,也坐满了人,

到了六点,到了六点,拥挤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再接下来,就是游客渗入,老街人流几近高峰,画面不如刚才纯粹。

因此,来这里感受浓郁的江南烟火气,可得赶早。

我建议早起,最好早上5点就来这里,点一份早饭,吃完再来一杯茶。

我是自己带茶叶,老板提供杯子和一壶开水,只收一块钱。

就这样,自己给自己热水壶续水,看着袅袅升腾而起蒸汽,听着滋滋作响的煎饼声,假装自己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

我看镇上的本地人,并不讲究小盏慢饮,而是用大杯泡茶。

茶是老茶,泡得严严实实。

镇上的人,到底不像村里的人,吃顿早饭,也有一套仪式感;

镇上的人,也不像城里的人,城里人一大早跑步锻炼,爱唱歌会跳舞。

这些他们都不会,或者说不习惯。

还不如简单地坐下来,喝茶聊天,顺便把早饭解决了。

也许他们品味的是生活的实惠和本真。

这种岁月风蚀而成的习惯,不是你想融入,就能融进去的,我终究是一枚过客。

不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开心就好。

没有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美食

杭州也有很多家游埠豆浆早餐店,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早餐的品种并不多。

只有真正到兰溪的游埠古镇后,你才会发现,这里的小吃品种,那才叫作多:肉沉子、豆腐汤圆、鸡子粿、带饼油条、酥饼等等,且别具风味。

能让茶客们一连三天换着花样吃。

其中,特别推荐“肉沉子”。

这是游埠古镇一道特有的祖传小吃。它底汤清口、肉末鲜美、鸡蛋滑嫩。

制作起来也是相当费力,用一盏酒杯,打入一个鸡蛋,再用筷子把猪肉末塞入鸡蛋。

动作要轻,呼吸要稳,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

据说这道菜,早年是用来招待新女婿的,加的肉末越多,丈母娘对新女婿越满意。

“豆腐汤圆”的制作难度与肉沉子不相上下,也是一门精细活。

老豆腐紧紧包裹着肉粒,然后放进装满淀粉的圆碗里中反复滚动,沾满淀粉后,如同乒乓球大小,轻手轻脚地倒进已经烧开水的大铁锅里,待其上下翻腾时盛起。

豆腐汤圆外表光滑晶莹,细腻柔软,细细品味,能品尝出“一片匠心在豆腐汤圆”里味道。

还有酥饼,我们只记得金华酥饼有名,其实当地一直有一句俗话:“婺酥饼数兰溪,兰溪酥饼看游埠”。

还真是!我吃了以后,都舍不得吃完。现在是后悔没有多买一点酥饼带回杭州。

由来

浙江有四大千年古镇,分别为桐乡乌镇、湖州南浔、义乌佛堂、兰溪游埠。

浙北动乌镇南浔,早已名声在外,浙中的佛堂和游埠,却隐藏其中。

浙中的魅力,其实是被低估了。

古代交通,船运最为便携,河就是高速公路。

建德,兰溪,衢州,金华这一带,皆有大河,衢江,兰江,婺江,新安江互为交通。

而古代兰溪,地处浙中,堪称一大交通枢纽。

上可至衢州,进入闽赣;下可至杭州,进入太湖流域。

每日数千艘船舶靠岸投宿,有一大部分会靠岸在游埠镇上。

这么大的一个码头,那么在这里做活搬运的苦力,也就很多了。

游埠古镇的码头性质,同样也解释了,为何镇上早茶店营业那么早?

毕竟行船人家,落帆起锚,行泊没个定数,只有人等船,哪有船等人?

等风来,等潮来,等货来,等客来。

总不能干等吧,泡一壶粗茶,抓一把花生,来一个烧饼。

这一等不要紧,等出了一个游埠早茶文化。

感想

与其他古镇不同,游埠古镇并非以徽派民居,厅堂建筑,名人古迹见长。

相反,纵观整个镇,从古至今,各个年代的建筑,穿插交错,

尤其是一些上世纪年代的建筑,比如公屋,与民居毗邻而座。

难能可贵的是,保存得完好,令人恍如回到40年前,走在郑宅老街上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我喜欢的,是我能理解,可以品味的老镇。

它不是古,而是怀旧。

图文原创,笔耕不易。郑在别处,行摄天地,赞颂人间。

承蒙点赞,感谢留言,老郑祝你2020年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