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了不到三个月,白宫内部已经悄悄刮起了一股“倒鹰派”的风。
4月1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六名资深官员被集体解雇,其中包括长期主导对华战略的技术事务主管戴维·费斯。
这一动作被《经济学人》直接定性为“对华鹰派失宠的信号”——他们被指控“不忠于总统”,而背后推手竟是一名极右翼网红劳拉·卢默的指控。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近期频繁释放对华缓和信号,甚至公开批评“无休止的关税战正在摧毁美国农场主”。
一场白宫内部的权力洗牌,似乎正在重塑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
“网红一句话,六名鹰派卷铺盖走人”这次人事地震的导火索,源于4月初的一场“网络举报”吗,极右翼网红劳拉·卢默在社交媒体上指控NSC六名官员“暗中阻挠总统政策”,短短48小时后,特朗普便签署解雇令。
被清理的官员中,戴维·费斯曾参与制定“印太战略”,主张联合盟友全面遏制中国;另一名官员约翰·博尔顿则是“对台军售常态化”的积极推动者。
英国《经济学人》分析称,这场清洗标志着主张对华全面施压的“主导权派”和“优先派”被边缘化,而更倾向孤立主义、关注内政的顾问派系正在崛起。
讽刺的是,特朗普本人至今未明确阐述对华战略,但白宫幕僚的“换血”已暴露出政策转向的蛛丝马迹。
例如今年2月美国国务院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事后被证实是鹰派顾问的“私自操作”,而非特朗普授意。
一名前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现在更信任那些能帮他解决经济问题的人,而不是天天喊着‘中国威胁’的冷战活化石。”
小特朗普的“生意经”:关税战让美国农民快活不下去推动白宫转向的另一个关键人物,竟是特朗普家族内部成员,小唐纳德·特朗普近期多次私下向幕僚抱怨:“我们的关税清单上连大豆和玉米都没放过,但中国转身就从巴西买了更多,价格还更便宜。”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3%,而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量激增37%。小特朗普名下的农业咨询公司客户中,已有三家因失去中国市场而破产。
这位“第一公子”的焦虑并非孤例,4月10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首次承认关税政策存在“过渡性问题”,并松口称“中美最终会达成协议”。
知情人士称,小特朗普正联合财政部长贝森特推动“以谈判替代对抗”,而贝森特的核心主张是“用中国市场缓解美国债务危机”。
截至2025年3月,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6月还将有6.5万亿美元债务到期,相比之下,国务卿卢比奥等鹰派鼓吹的“对华科技脱钩”,在特朗普眼中成了“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空谈。
解雇潮背后的经济账:高关税反噬,美国消费者扛不住了白宫的人事动荡,本质上是一场“经济现实与政治野心的博弈”,特朗普引以为傲的“245%对华关税”,正在让美国普通人付出惨痛代价:最新款iPhone价格从1199美元飙升至2149美元,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商品普遍涨价40%!
而美国制造业却未能如愿回流——宾夕法尼亚州百年车企Mack Trucks裁员350人,瑞典沃尔沃关闭三家在美工厂。
耶鲁大学测算显示,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因关税增加4700美元,消费者实际承受的关税税率已达25.3%,创1909年以来最高。
更让特朗普团队焦虑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击中美国软肋,稀土出口管制让洛马公司F-35战机生产线一度停摆,农业关税则让艾奥瓦州的摇摆选民大骂“总统背叛农民”。
就连特斯拉CEO马斯克都忍不住吐槽:“关税让上海工厂的电池成本比美国低30%,我们不得不把更多产能转移到中国。”
从“联俄抗中”到“对华求和”:一场失败的地缘赌博特朗普的对华态度摇摆,还暴露了其外交战略的混乱,3月18日,他与普京通话148分钟,试图以“稀土合作”和“冰球外交”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结果遭俄方冷处理。
克里姆林宫事后声明强调“对华承诺不可动摇”,而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中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超90%,美国能给我们什么?”
这场尴尬的通话,反而促使特朗普在24小时内改口称“要同时与中俄保持友好”,被美媒嘲讽为“战略溃败后的找补”。
与此同时,中国却悄然织就一张抗压网络: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至14.7%,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接入东盟十国,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感叹:“当特朗普还在用关税恐吓盟友时,中国已经用市场和基建项目把发展中国家变成了供应链同盟。”
“特朗普主义”的黄昏:商人逻辑终将压倒意识形态如今的华盛顿,正上演着一场“商人总统”与“冷战政客”的终极较量,财政部长贝森特取代鹰派纳瓦罗执掌贸易政策,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从“对华强硬代言人”变身“谈判恶人”。
而马斯克等实业巨头则通过私人渠道向特朗普施压:“每加征10%关税,特斯拉就要多花15亿美元重建供应链。”
这场内斗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数据里:4月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因关税战暴跌至44.9%,创上任以来新低。
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撞上超市里翻倍的物价,即便是最忠诚的红脖子选民,也开始质问:“总统的敌人究竟是中国,还是我们自己的钱包?”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特朗普家族开始算计关税背后的选票和钞票时,那个喊着“中国偷走美国工作”的愤怒老人,正不可逆转地走向现实主义的谈判桌。
毕竟对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来说,选票经济学永远比地缘政治更真实,你们觉得美国关税大战还有胜算吗?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