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传统的海洋霸主,其航母舰队一直以来都是海上实力的代表。不过,最近几年,美国的航母似乎显露出了一些“日薄西山”的感觉。
最近,有个消息从美国“战区”网站传出来,说五角大楼发布了最新的年度报告,里面提到“福特”号航空母舰的问题不少,依然存在许多毛病。其DBR双波段雷达在实际演习和作战时的表现,真是差得令人失望,常常出现不太靠谱的情况;还有,电磁弹射系统作为“福特”号的一项重要新技术,现在也还是没能实现什么突破;再说,舰上的床位严重不足,要是舰载部队全员到位的话,居然还缺少高达159张床呢。这些问题显然对美军在高强度实战中的作战能力造成了影响,让美国在航母作战领域的“黄金时代”似乎正慢慢褪色。美国对“福特”号的失落感,其实主要是因为中国第四艘航母的动态,让美军倍感压力。现在,中国的航母数量已经达到了三艘: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 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属于6万吨级,而福建舰预计会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跟之前的两艘比起来,福建舰可是采用了常规动力,搭载四台蒸汽轮机。基于这个情况,第四艘航母的进步可真让人刮目相看。
最近,有西方的军事专家通过商业卫星影像发现,中国某个陆上航母的舰岛结构有了显著变化。原本在舰体中间的舰岛被拆了,换上了一个新舰岛基座,位置移到了更靠近舰尾的地方。而且,这个舰岛的整体尺寸也扩大到了跟美国“福特”级航母差不多。西方专家分析认为,这些迹象很可能暗示着,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已经开始建设了。更让人关注的是,从卫星图上的舰岛位置和甲板布局看,这新航母可能是走核动力的路线。核动力的好处可大了,啥都不说,最明显的就是不用再频繁加油了,续航能力那叫一个强。同时,核动力的舰岛设计也变得灵活多了,摆脱了传统排烟系统的限制,真是方便得很啊。换句话说,核动力不光能显著增强航母的整体战斗力,还能让舰载机在起飞、发射和回收这些关键环节中展现更优秀的表现。对美军来说,这简直就是个重磅炸弹,因为他们一直倚靠核动力航母来稳住海上优势,如今面对同样具备,甚至超越他们技术水平的新型航母,过去的海上老大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美军眼中,航母不仅仅是战斗平台,更是全球威慑和远征力量的标志。“福特”级航母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显示出它在战斗系统升级上有些慢半拍。相对而言,中国新航母的研发恰恰在这种情况下显得颇具战略“杀手锏”的意味。假如咱们的第四艘航母能尽快入役,那它那一流的核动力设计和先进的舰载系统,肯定能在亚太地区,甚至是整个全球的海上力量格局上掀起波澜。中国海军不仅能实现更远的打击距离,还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迅速集结,协同作战,真是能有效地制约甚至压制美军的远征作战能力啊。可以想象嘛,没多久的将来,面对着一支配备了第四艘“杀手锏”的中国海军,曾经高高在上的美军航母打击群,可能会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动状态。说白了,第四艘航母的消息,不仅是中国海军技术的一个大突破,更是意味着全球海洋战略的格局可能要大变样了。未来的海上战场,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肯定能在国际舞台上发言更有分量,拥有更多的战略优势。这场博弈,谁弱谁强,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