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之久了,此前西方早就预测过俄罗斯将会面临“耗尽军火库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普京肃清内部反叛的瓦格纳集团,俄军在乌克兰前线面对巨大损失,不但没有耗尽军火库存,反而能够做到用军火库存维持新动员的军队进入前线,呈现出一种越打越强的态势。可西方不是已经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的贸易封锁和经济制裁了吗?俄罗斯究竟是哪里来的武器?
据柏林智库表示,乌克兰与西方情报机关已经注意到,俄罗斯正在利用国际贸易体系的漏洞不断从某一个幕后的大买家手里获取武器装备,然而,对于这个向俄罗斯出售军火的幕后大卖家,整个西方却没有任何国家敢于揭露其存在,并要求其停止向俄罗斯出售军火。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呢?这里笔者也不卖关子,这个幕后大卖家就是美国和伊朗。1.空壳公司,俄罗斯逃避国际制裁自从俄军在乌克兰北部发动进攻之后,西方媒体就一直在利用国际贸易体系对俄罗斯实行了全面制裁,导致俄罗斯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战争所需的大批资源,如重金属,弹药,武器装备等等。
就连身为俄罗斯重要伙伴的中国也被西方要求不得提供军事援助,出于中国本身的中立立场,中国也同意了这一请求。理论上来说,俄罗斯是不可能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获得武器的,随着战争越打越持久,战线越来越大,西方国家很快便乐观的认为俄罗斯会因为军火库的武器储备耗尽,而最终撤出乌克兰。然而,匪夷所思的来了,虽然俄罗斯在北乌克兰战场遭遇溃败,南线的攻击被击溃,甚至还被乌军打到了库尔斯克本土,但他们的军队就是能在这些反攻之后稳住阵线,并且投入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武装新动员的军队来填补战线。
战争陷入了僵局,就仿佛一个财政的黑洞般不断吞噬着西方的钱财,资源,让西方世界的政局动荡。本以为援助的无人机给俄罗斯装甲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能够实现将俄罗斯战略军备库拖垮的目的,但俄罗斯很快也拥有了大量无人机,反过来杀伤乌克兰的装甲部队。此消彼长之下,家底太薄的乌克兰逐渐在漫长的拉锯战和消耗战中处于劣势,而俄罗斯则在一点一点抢下丢失的主动权。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根据西方情报部门调查,俄罗斯非法采购武装的记录如下:首先是俄罗斯陆军部队,自从2023年以来,他们从一家注册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贸易公司Silva采购了数十万的战术头盔和防弹衣,这家公司的交货时间也异常短暂,经常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带回来10万套战术头盔和防弹衣。西方的情报部门很快便开始着手调查这家公司,他们发现这家Silva贸易公司成立于俄乌战争发生后,其注册资本来源不明,公司法人不明,就连成立的途径都不明确,却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俄国提供战术装备,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空壳公司。
这样的公司还不只有一家,另一家注册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俄罗斯贸易公司也从亚洲进口了总价值约6000万美元的10万顶战术头盔,还从无人机工业国伊朗进口了数千架无人机。消息一经披露,英国《卫报》很快便发表长文接了俄罗斯政府注册了一大堆空壳贸易公司,并通过这些空壳贸易公司钻国际贸易体系的空子,从和西方对民用和军用装备定义不同的第三方国家,来购买战术头盔和防弹衣。这所谓的空子就是一个文字游戏,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表的贸易制裁中明确声明了,俄罗斯禁止向任何国家购买军用武器装备,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对于民用和军用的武器装备定义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美国,普通人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甚至可以买到重型武器,防弹衣反而被归类为是军用装备,平民不能购买。但是在韩国,日本这些国家这些东西全部被归类为是军用装备,防弹衣反而是民用的。所以俄罗斯就利用了这个空子,从将防弹衣战术头盔定义为民用装备的亚洲第三方国家里大量采购这些军事装备,然而这些军事装备数量很大,可充其量只是军民两用产品,它们也能有效弥补俄军的战斗力。但就算这样,西方也无力制裁这些第三方国家,因为他们没有干涉他国内政的权利,发布贸易禁令制裁俄罗斯的效果也收效甚微。
他们索性便改变了调查方向,主要查出俄军的重型武器,例如火箭弹,火炮,坦克等等,这些东西的主要来源是哪里?很快,前方打仗的乌军通过缴获装备的技术分析,给西方带来了他们想要的消息,结果却令西方政客们大惊失色。据乌军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表示,近期乌军从战场上收集了大量俄军的导弹、坦克、装甲车等装备残骸,他们在拆解之后发现,这其中超过一半的技术零件来源都是美国的工厂。
也就是说,美国已经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是两面派,一边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技术让他们进攻乌克兰,一方面又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让他们抵御俄军的进攻。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战争继续持续,美国就从这场源源不断的战争中获取巨大的经济收益,而受苦受难的是正在处于战火之中的俄乌人民。可欧洲各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做法是怎么样呢?首先是英国。英国皇家国防研究所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拆解了来自乌克兰战场的27种俄军武器后,英国专家拆解出了总计450种通用配件,在进行溯源后,其中至少有270种零部件来自美国的各大企业。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美国本土的军火巨头。不仅仅是陆军装甲,俄军导弹与制导炮弹70%也是由美国本土的军火公司批量生产的高精密技零件组装而成。以俄军大规模列装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为例,英国专家发现其内部的电路板、转换器、存储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电子元器件均来自10余家美国科技企业,例如赛灵思公司、英特尔公司与德州仪器公司。
这些可不同于第三方中立国家卖的那些防弹衣和头盔,导弹,火炮,装甲,这些可都是战场上面的大杀器,乌克兰军队和平民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伤亡就是来自于这些重型武器。俄罗斯正利用来自美国的技术给予乌克兰重大伤亡,可就算事实是这样又如何呢?西方管不了,也不想管。原因也是俄罗斯采购的装备与零部件本身都属于民用范畴,即使美国禁止俄罗斯进口,但俄罗斯照样可以从亚洲的第三方国家市场购买这些高精密的技术部件。
唯一能够确保俄罗斯不会获得任何技术零部件的办法,就是要求美国禁止所有的芯片与电子元器件出口,然而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芯片与电子元件的出口一直都是美国科技企业收入的大头,且不论各企业究竟会不会放下这巨大的利润,就算这条禁令真的颁布下去,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执行呢?越禁止贩卖什么就越泛滥什么的情况,是美国人从禁酒令时期就取得的教训,他们必然不会重蹈覆辙。
并且只要回顾美国的历史就知道,美国历来是一个靠战争财发家的国家。一战的美国在前期保持孤立主义,进行中立贸易,借给英国和法国一大堆的外债,同时又向德国和奥匈贩卖他们紧缺的食物资源,通过这种两头通吃的做法,他们不仅在战争的关键时候站队英法,帮助他们击溃了德国。还通过这场战争中借给英,法两国的巨大外债和物资援助彻底粉碎了由他们制定的世界秩序,并在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一跃成为了超级强国。
在二战,美国人不仅是希特勒德与复兴德国的最大金主(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断投资建设德国的基础设施,帮助德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实现了黄金时代,经济繁荣。)还在德国人迅速击败法国时,给予英国人和苏联人足够的帮助。最后又是在1944年直接登陆诺曼底,美国人又在战后成为了世界霸主。可以说,两头通吃是美国人一贯以来的政治传统,做起来可谓得心应手。至于乌克兰的未来,美国既不关心,也不在乎。而俄罗斯幕后的第二大卖家便是一直遭受美国制裁的伊朗。2.伊朗为何要这么做?伊朗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敢于和美国作对的国家,毕竟那么多个国家中只有他们占据了中东宝贵的石油资源和辽阔的领土,有足够的资金和底气能够跟美国对抗到底。他们为什么要帮助俄罗斯呢?因为俄乌冲突的战场,早就成为了各国军队试验新式装备的试验田,就连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都坦然承认,“没有比乌克兰更适合当试验场的地方了”。
为此,“海马斯”火箭炮、星链系统、“爱国者”防空系统,都争相用实战成绩为自己打广告,随后爆满的订单也证明这一做法是有成效的,比如说爱国者防空系统,台湾方面就提交了一份价值9500万美元的采购订单。同理,伊朗出口武器,一来能帮助俄军作战,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打消美西方嚣张气焰,二来能为其军工产品下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在未来其他战争中推销自己的军工产品,并根据这些军工产品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做出升级与改进。
比如上文中提到过的无人机,伊朗就根据俄乌战场传来的实际反馈,改进了更多一次性用的自杀无人机和更多的型号,这些无人机相较于之前杀伤力更大,目标更精确,并且能够稳定杀伤敌军的装甲部队。而在战略上来说,伊朗将有机会通过俄罗斯获得重型军事装备的生产技术。通过产品清单不难看出,伊朗提供给俄罗斯的大多是头盔、防弹衣、小型自杀式无人机等装备,这些均属于轻便式军工物资。
从上世纪90年代后,伊朗就遭到美国制裁,几乎丧失了获得战机,坦克,火炮,导弹等等,在未来战争中有极大作用的装备的机会,这也正是为何美国一解除武器制裁令,伊朗军方就急迫进口战机的关键原因,虽然其也有着一定制造战机的能力,但毕竟技术有限。而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工业技术,最善于生产的就是伊朗梦寐以求的战斗机和坦克以及火炮,双方的交易更像是互利互惠的双赢。俄罗斯基于自己庞大的工业设施是不缺重武器的来源和生产途径的,但是乌军的无人机总是能够给予这些重型装备巨大的杀伤,此消彼长下,就算俄罗斯有制造大量坦克的基础也逐渐吃不消。
而伊朗正好帮俄罗斯解决了这一点,他们生产的无人机同样大量杀伤了乌军的装甲部队,双方现在的战斗更像是无人机之间的互殴,从而变量削弱了乌军的战斗优势。作为交换,俄罗斯向伊朗引进自己拥有的重型武器的生产技术,同时,俄罗斯交好伊朗,还是看中了他的地理位置。伊朗地处中欧两洲的交界之处,天然就有巨大的贸易优势,它还拥有庞大的石油储量,这将直接关乎到石油定价权,并且如果俄罗斯拥有了伊朗这个盟友,美国想更好地操控中东,这就成为了不可能的幻想。
因此,伊朗或能成为俄罗斯增强中东话语权的一道关键桥梁。总的来说,伊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强大的军事能力,都让美国难以公开插手、阻挠伊朗出口武器给俄罗斯。
不能简明扼要吗?非得长篇大论[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