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喃风 编辑丨喃风
2016年,一个名字在中文互联网上掀起了巨浪——赵潘书。
这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抹黑中国的言论,公然“崇洋媚外”,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怒。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一开始的赵潘书并不是这样,反之,他甚至可以说是个爱国青年,拿到公派留学机会后,也承诺过学成归来后报效祖国。
这么一个出身穷苦,靠努力改变人生的励志年轻人,去到美国后究竟是怎么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且屡屡发表过激言论。
回望他的人生,不难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

赵潘书的故事,要从遥远的湖北农村说起。出生于1987年的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来,赵潘书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家庭并不富裕,然而尽管生活艰苦,但赵潘书从小就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异,是邻里乡亲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2005年高考,赵潘书考了630分,虽然没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但也算相当不错了,最后被南开大学化学系录取。
从农村走进城市,赵潘书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之后的他更加刻苦学习,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大学期间,赵潘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他的勤奋和才华,使他成为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跟同学打好关系也不在话下。
所有人都坚信,赵潘书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不动声色,2009年,赵潘书获得了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公派留学的机会。
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从农村娃到留洋大学生,赵潘书这一路走来,可以说充满了励志色彩。
学校和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国家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希望他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彼时的赵潘书,也和所有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渴望通过学习先进知识,回国后报效祖国。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来到美国后开始转向。在美国留学期间,赵潘书像是突然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异世界”,接触到了大量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美国留学期间,赵潘书渐渐被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迷住了。
醉生梦死,纸醉金迷,都在一点点腐蚀着这颗年轻的心,将他推向堕落的深渊。

美国的发达和繁华,让赵潘书对中美两国的差距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美国的价值观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让他对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动摇。
他开始觉得中国和美国差距太大,想要留在美国发展。
按理说,想去哪儿发展是个人选择,但问题是,赵潘书是公派留学生,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按协议是应该回国服务的。
可他倒好,为了留在美国,不惜一切代价。

赵潘书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顺利。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德州农工大学担任大学老师,拥有了优厚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曾经的“寒门贵子”,如今已经在美国站稳了脚跟。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赵潘书的内心却开始迷失。
他渴望融入美国社会,渴望拥有美国身份,渴望过上他眼中“更美好”的生活。

为此,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加入美国国籍。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抛弃中国身份,就能在美国实现他的“美国梦”。
为了能够拿到美国绿卡,赵潘书选择参加了MAVNI计划,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
这个计划允许外籍人士通过服兵役获得美国国籍,对于急于摆脱“中国身份”的赵潘书来说,无疑是条捷径。

在社交媒体上,赵潘书发布了自己身穿美军军装的照片,甚至声称“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发表了一系列“跪舔”美国的言论,甚至公开抹黑中国,以此来表达他对美国的“忠诚”。
他以为,这样做就能取悦美国政府,就能实现他留在美国的梦想。
然而,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2018年,美国暂停了MAVNI计划,赵潘书的“美国梦”也随之破灭。
他被美军拒绝,申诉无门,曾经的“努力”和“牺牲”都成了泡影。

为了能够留在美国,赵潘书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他成立“亚裔美国士兵组织”,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美国国籍,甚至不惜将自己的祖国称为“外国”。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美国政府并没有因为他的“忠心”而对他网开一面,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无处可归的“黑户”。

赵潘书的故事,说到底还是一个“利”字当头。他渴望成功,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本身没有错。
但错就错在他为了个人利益,背弃了祖国,背弃了培养他的学校和老师,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

赵潘书以为自己找到了捷径,却不知道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他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却最终沦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了“黑户”,在美国待不下去,回国也无颜面对父老乡亲。赵潘书的经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赵潘书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失根浮萍”的悲剧。他从一个心怀梦想的寒门学子,一步步沦为了一个背叛祖国、迷失自我的可怜虫。
他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赵潘书的故事是一个警示。留学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知识,开拓国际视野,最终的目的是回国服务,报效祖国。
忘记自己的根,为了个人利益而出卖国家和民族,最终只会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忠孝”二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历史的滚滚车轮从未停歇,我们的祖国母亲在无数先辈的奋斗中走向辉煌。而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是否也能扛起这份责任,为她添砖加瓦,让她更加耀眼?
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是否真的能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答案,或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